(共24张PPT)
《诗经》两首
贰
目录
CONTENTS
参悟比兴
肆
叁
壹
目录
熊猫
深悟诗情
二首异同
总结
参悟比兴
第一篇章
《关雎》写雎鸠鸟相向而鸣,《兼葭》全诗多处出现"蒹葭"的意象,勾勒出朦胧迷离的氛围。这样写实际上是以鸟的相亲相爱写人,以朦胧的意境表现现追求爱人不得的忧伤。
1、介绍比兴,回顾旧知
比兴手法
"以彼物比此物",即为"比";
"比兴"手法在两首诗歌中兼而有之。
"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辞",即为"兴"。
举个“栗子”
探讨:
那些烂大街的歌
程响《四季予你》
起兴
探讨:
那些烂大街的歌
烟把儿乐队《纸短情长》
起兴
探讨:
那些烂大街的歌
李荣浩《麻雀》
比
探讨:
那些烂大街的歌
柏松《世界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起兴
2、品读比兴,细感诗情
思考:两首诗开头描绘怎样情景?有何深意?
《关雎》:
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戏,发出悦耳的和鸣。
→运用"比兴"手法,以河洲上雎鸠鸟关关鸣叫求偶的行为喻指"君子"对"淑女"的殷切盼望和追求。
2、品读比兴,细感诗情
思考:两首诗开头描绘怎样情景?有何深意?
《蒹葭》:
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渲染出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
→以秋景起兴,引出全诗对"伊人"的追求,烘托了抒情主人公求之不得的怅惘、忧伤心情。
深悟诗情
一般认为,《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然而,《关雎》为什么居于《诗经》之首?此外,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诗》,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只有《关雎》一篇。有研究者认为,《关雎》能被编入《诗经》不在于写了一个爱情故事,而在于写了一个符合孔子"礼义"标准的爱情故事,这个标准便是"君子"和"淑女",《关雎》是对"君子"和"淑女"这一标准的内涵的诗化解释、诗化表达。
让我们再次细读诗歌,在诗中圈点勾画关于"君子"和"淑女"的字词,反复诵读,体会其中体现的"君子"和"淑女"的形象特征和内涵。
淑女
“流”“采”“芼”
动词
陆
(
)
窈窕
文静美好
外貌
采摘过程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勤劳
择偶的过程:
广泛交往
逐个了解
细心挑选
壹
陆
君子
动词:
“求”“友”“乐”
1、由这一过程可见,男子对女子爱很深、求很切,求之不得时从不放弃。
2、诗中男子"求之不得"时并未做出过激》事,只是"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就是"君予"能第二个特点——爱得尊重。
壹
陆
君子
动词:
“求”“友”“乐”
3、"辗转反侧"后的"君子"思冥想,思考如何博得"淑女"的芳心——"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为了爱情,"君子"甘愿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高雅情趣。
其实,男子的行为改变是一面镜子,足以照出"淑女"情趣的高雅。
长期以来,人们对《蒹葭》主题的解读众人莫衷一是,这直接导致了对诗中“伊人”形象的多重理解。《蒹葭》真的是一首爱情诗吗?“人”究竟为何人?
观点1:《蒹葭》是一首爱情诗,“伊人”就是自己所爱的人
观点2:《蒹葭》是一首理想抒情诗,“伊人”为社会理想。
观点了:《蒹葭》是一首政治抱负诗,“伊人”为贤能的人。
二首异同
《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
相同点
不同点
同属国风
起兴开篇
四言成句
重章叠句
双声叠韵
人物的大胆与委婉
情感的直露与含蓄
意境的明朗与朦胧
总结
1.语言特点:重章叠句、双声叠韵
2.使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3.主题具有多义性。
4.朦胧美,意境美。
总结收获,明确《诗经》特点
下
课(共21张PPT)
《关雎》仇海平版
《在水一方》邓丽君
《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沾染一丝杂质,就像天山上洁白的雪莲,就像我们前世无邪的记忆。因此《论语》总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跋山涉水只为你
《诗经》两首
读情韵
貳
总结
肆
体会诗情
叁
感节奏
壹
目录
感节奏
壹
1,字音
cēn
cī
xìng
chí
3、节奏
全诗都是四言,可两字一顿,作二二拍诵读。
以四言为主,兼有五言。其四言的均两字一顿,五言的以“二三”形式进行停顿。
贰
读情韵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诗歌音韵、节奏和情感内涵的理解进行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的恰当处理。
在小组内交流展示,推选代表在班级进行展示。
所谓"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不仅能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而且能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
体会诗情
叁
重点词语
窈窕、服
悠哉游哉、溯洄
采采、涘、沚
1.示例翻译,体会情韵。示例∶
《关雎》第一章的翻译∶
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兼葭》第一章的翻译∶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2.模仿翻译,深入玩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关雎》或者《蒹葭》诗中一节,仿照上的形式对诗歌进行翻译。
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余冠英《诗经选译》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程俊英《诗经译注》)
总结
肆
教学结束,下节再见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授课人:南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