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课前提问
13、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
备
人:李雪珍
议课时间:第七周
上课时间:第八周
了解文体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
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
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入中国诗坛。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出版。这本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和对黑暗现实极端的恨。他把自己比喻为正在燃烧的红烛,宁愿牺牲自己,誓为他人造福。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
,这是他的代表作,面对苦难的祖国,严峻的现实,他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加炽烈,而虚幻的唯美主义的成分减少了。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这是一篇即兴讲演,是特殊背景下所作。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调动200万军队准备进攻解放区,并加紧对国统区的法西斯统治,内战的阴云笼罩大地。
1945年11月25日晚,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校师生在国民党军警的枪声中召开大会,反对内战,呼吁和平。闻一多参加了大会11月26日,昆明31所大中学校宣布罢课抗议反动派暴行,提出系列民主要求。12月1日,数百名特务和军人袭击四所大中学校捣毁教具,劫掠财物,用铁棍、刺刀和手榴弹残害爱国师生,制造了“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为烈士的灵堂送去挽联并在会上发言。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
签定了《停战协定》。
2月10日,重庆各界举行庆祝
大会,国民党特务前来捣乱,
郭沫若、李公朴等60多人被
打伤。3月17日,闻一多参加
为“四烈士”举行的出殡公葬
活动,参加游行、路祭,
并在入殓典礼上致词。
写作背景
4月17日,闻多任社长的《民主周刊》发表时事评论,严正批判蒋介石。其后不久,国民党“悬赏250万元购买闻一多的头颅”。闻一多不怕反动派恐吓,坚定地表示:“我留在昆明一天,就要战斗一天。”
7月11日晚,反动派暗杀了杰出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闻一多带病主持李公朴的丧事。这时,闻一多的处境非常危险,许多消息表明,国民党特务下一个暗杀的对象就是闻一多,可闻一多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未予理睬,没有躲避。
7月15日上午,李公朴治丧委员会在云南大学召开大会,请李夫人报告李公朴遇难经过。闻一多准时参加会议。李夫人发言泣不成声,混入会场的特务却起哄扰乱,公开挑衅。为防止意外,事先约定闻一多不作讲演,但此时他难压怒火,拍案而起,即席发表演说,即“最后一次讲演”。
当天下午5时,闻一多在参加完“李公朴先生被害事件记者招待会”回家的路上即遭暗杀。
学习目标(1分钟)
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2、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课时
自学指导一(5分钟)
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给文中重点字词注音,识记课后词语,准备听写。
卑劣liè
诬蔑miè
蛮横hèng
光明正大
赋予yǔ
悲愤
捶击
挑拨离间
2、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人+事+(情感)
自学检测一(5分钟)
晓得
卑劣
无耻
毒手
诬蔑
屠杀
悲愤
捶击
恐怖
卑鄙
蛮横
赋予
光明正大
挑拨离间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拨运用(4分钟)
考点: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一、弄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领会文章的思想。
二、知道方法种类:
1、段意合并
2、要素串联
3、问题概括
4、标题追溯
5、内容借助
实题演练:《社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社戏》主要写了我和平桥村的小伙伴们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
自学指导二(5分钟)
再读课文,梳理文章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1、全文分为三个部分,请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5)
第三部分(6-12)
2、文中1—3段作者饱含着愤怒、_____、_____情感。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体现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3、第4、5段作者揭露了反动派虚弱的本质,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三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斥(
),颂(
)。
鼓士气,相信(
)。
争取(
),不怕(
),表决心。
自学检测二(6分钟)
1、全文分为三个部分,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5)
第三部分(6-12)
斥(
),颂(
)。
鼓士气,相信(
)。
争取(
),不怕(
),表决心。
2、文中1—3段作者饱含着愤怒、_____、_____情感。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体现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3、第4、5段作者揭露了反动派虚弱的本质,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痛斥
痛恨
杀死了人,
偷偷摸摸地暗杀
李公朴无罪被杀
杀一个李公朴,
疯狂地来制造恐怖
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又不敢承认,嫁祸给共产党
罪魁
英烈
正义的人民必胜
牺牲
民主和平
课堂小结(2分钟)
一、这篇演讲的主要内容是?
二、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情感?
当堂训练(15分钟)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wū
miè(
)人。
2、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tū
shā(
)。
3、反动派tiǎo
bō
lí
jiàn(
),卑鄙无耻。
二、闻一多先生说昆明的青年学生和广大市民是“我们”的力量,号召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末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三、第1段中的五个感叹句,各表达了闻先生什么样的感情?
四、(选做题)课下模拟闻一多先生讲演。
诬蔑
屠杀
挑拨离间
1句:愤恨、鄙视;
2句:赞扬,隐含表达对反动派的痛恨;
3、4句:无比愤恨;
5句:斥责,蔑视
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
课后反思(共13张PPT)
课前提问
学习目标(1分钟)
1、结合相关语句理解词性、句式、人称、修辞在本文中的作用。
2、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第二课时
2、分析下列三组句子,分别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1)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2)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3)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1、朗读第2段,分析标红词语的词性,有何作用?
……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自学指导一(5分钟)
自学检测一(9分钟)
1、朗读第2段,分析标红词语的词性,有何作用?
……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用褒义词“光荣”和贬义词“无耻”这对反义词,词义上具有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彩,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怒憎恨之情,以及对进步力量的赞美之意。
2、分析下列三组句子,分别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1)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2)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3)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2、分析下列三组句子,分别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1)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2)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3)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自学检测一(9分钟)
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了肯定的观点,强烈的讽刺,鲜明的爱憎。
设问句。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观点上的认同。
感叹句。表达强烈感情,揭露敌人的卑鄙与虚弱。
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自学指导二(5分钟)
2、在演讲中人称的不断变换,对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有很重要的作用。下列两句中人称都有变化,简析这种变化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①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②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自学指导二(7分钟)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揭露敌人暗杀手段的无耻。又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用“一个”和“千百万个”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既打击敌人,又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自学指导二(7分钟)
2、在演讲中人称的不断变换,对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有很重要的作用。下列两句中人称都有变化,简析这种变化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①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②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对敌人用“你们”,对正义力量用“我们”,爱憎分明,旗帜鲜明地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交锋。①第一句由“他们”变为“你们”,表现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②第二句“你们”“我们”相连相对使用,表现了讲演者坚定的立场。
点拨运用(4分钟)
富有感彩的词语:
褒义
光荣、宝贵、骄傲、光明
贬义
无耻、卑劣、卑鄙、疯狂、挑拨离间
感叹句
情绪激昂,短兵相接。
反问句
语气凌厉,怒不可遏式。
设问句
引起思考,激发共鸣。
句式
对比
排比
反复
加强语气
增强效果
表现了演讲者与人民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
面对面毫无畏惧地向敌人挑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流露出对敌人极端愤怒和轻蔑的情绪
表达了作者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
人称多变
点拨运用(4分钟)
即时演练:你们完了,快完了!
运用了感叹句,揭露了敌人的虚弱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一、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二、人称变化,对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三、各种句式的应用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
(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
四、短句较多,语言口语化。
五、语言饱含激情。
课堂小结(4分钟)
本文写作特色:
光明:共产党领导下的自由、民主的新中国。
黑暗:当时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旧中国。
二、“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结合背景资料,想想第五段的“光明”和“黑暗”分别指什么?
当堂训练(10分钟)
三、(选做)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死水》,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一、演讲者谈及特务是直呼“你们”,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这两种不同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对敌人用“你们”,对正义力量用“我们”,爱憎分明,旗帜鲜明地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交锋。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