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培优卷】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培优卷】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6 10:3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单元测评培优卷(原版+解析版)
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
(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全国九年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1)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
(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
(4)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关于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对称
(5)圆成轴对称,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6)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互相重合
A.4
B.3
C.2
D.1
2.(2021·云南八年级期末)下列条件中,使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
3.(2021·全国八年级)如图,,是平分线上一点,,,,则长度为
A.
B.
C.
D.
4.(2021·安徽八年级期末)等腰三角形一边的长为,周长是,则底边的长是(

A.
B.
C.7或
D.4或
5.(2020·湖北八年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分别在轴和轴上,,在坐标轴上找一点,使得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的个数是(

A.
B.
C.
D.
6.(2021·河南八年级期末)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中,,,分别以、两点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分别交于点、,直线与相交于点,则的度数是(

A.50°
B.60°
C.75°
D.45°
7.(2021·四川八年级期末)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若,则的周长是(

A.7cm
B.8cm
C.9cm
D.10cm
8.(2020·淮安市浦东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中,,的平分线交于点,过点作交、于、,,,则的长为(

A.
B.
C.
D.
9.(2021·山东八年级期末)如图,中,,于D,BE平分,且于E,与CD相交于点F,于H,交BE于G,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2021·北京八年级期末)如图,是等边三角形,D是线段上一点(不与点重合),连接,点分别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且,点D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周长的变化规律是(

A.不变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1.(2021·湖北八年级期中)如图,在边长为6cm的等边△ABC中,点D从A出发沿A→B的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E从B出发沿B→C的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D,E两点同时出发,当点E到达点C时,D,E两点停止运动,以DE为边作等边△DEF(D,E,F按逆时针顺序排列),点N为线段AB上一动点,点M为线段BC的中点,连MF,NF,当MF+NF取得最小值时,线段BN的长度为(  )
A.5cm
B.4.5cm
C.4cm
D.3cm
12.(2021·湖北八年级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的坐标是,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点,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再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点,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按此规律继续作下去,得到等边三角形,则点的纵坐标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
13.(2020·福建八年级期中)如图,△ABC中,∠C=90°,AB=6,AD平分∠BAC,CD=2,DE⊥AB于E,则等于_____________.
14.(2020·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八年级月考)如图,已知,且,则________.
15.(2021·山东八年级期末)如图,在中,,,,P为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上一个动点,则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6.(2021·黑龙江九年级期末)已知:在中,,,点在上,连接,若,则的长为________.
17.(2021·全国八年级)已知在有一角为的直角三角形中,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若在等腰三角形中,于点,且,则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
18.(2020·湖北嘉鱼·初二期末)如图,△ABC中,∠C=90°,∠ABC=30°,BC=2,点D是边BC上一动点,以AD为边作等边△ADE,使点E在∠C的内部,连接BE.下列结论:①AC=1;②EB=ED;③当AD平分∠BAC时,△BDE是等边三角形;④动点D从点C运动到点B的过程中,点E的运动路径长为2.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2021·北京八年级期末)如图,中,,点分别在边,上,,.求证:
平分.
20.(2021·湖南八年级期末)如图,中,,点是延长线上一点,于点交于点,求证:.
21.(2020·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八年级月考)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已知∠AOB,求作∠AOB的平分线;
(2)如图,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3)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如图,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它的位置.
22.(2020·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八年级月考)某班级在探究“将军饮马问题”时抽象出数学模型:
直线同旁有两个定点、,在直线上存在点,使得的值最小.解法:如图1,作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则与直线的交点即为,且的最小值为.
请利用上述模型解决下列问题:
(1)几何应用:如图2,中,,,是的中点,是边上的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2)几何拓展:如图3,中,,,若在、上各取一点、使的值最小,画出图形,求最小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23.(2021·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1)如图①,△ABC的周长为15,∠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①如果∠A=80°,求∠BPC的度数;②如果BC=5,过P作GH∥BC交AB、AC于G、H,则△AGH的周长为
;③如果∠ABC=60°,BP=3,则△ABC的面积为

(2)如图②,作△ABC外角∠MBC,∠N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Q,直接写出∠Q、∠A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延长线段BP、QC交于点E,△BQE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3倍,请直接写出∠A的度数.
24.(2021·安徽八年级期末)已知:如图,点,在的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与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连接,,,.
(1)求证:①;②;(2)探究:满足什么条件时,是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若,请在备用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并探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5.(2020·浙江省开化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问题呈现)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究思考)
(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
如图1,当点E为AB的中点时,猜想:AE________DB(填“>”,“<”或“=”)
(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
通过探讨,小敏和小聪分别给出了第(1)小题结论的两种证法,思路如下:
小敏:
小聪:
请选择适当的(问题呈现)中问题的解答.
(拓展延伸)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若的边长为1,,求CD的长(直接写出结果).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单元测评培优卷(原版+解析版)
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
(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全国九年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1)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
(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
(4)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关于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对称
(5)圆成轴对称,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6)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互相重合
A.4
B.3
C.2
D.1
【答案】C
【分析】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判断①,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所以全等三角形不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也可以是平移或旋转,从而可判断②,由轴对称的性质及对称轴的位置可判断③,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全等三角形也可以通过旋转得到,从而可判断④,由圆的对称性可判断⑤,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判断⑥,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1)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正确,符合题意;
(2)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错误,不符合题意;
(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错误,不符合题意;
(4)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关于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对称,错误,不符合题意;
(5)圆成轴对称,它有无数条对称轴,正确,符合题意;
(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线互相重合,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正确的有2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轴对称变换,轴对称的性质,对称轴的确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2021·云南八年级期末)下列条件中,使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
【详解】A、∵,∴是直角三角形;
B、∵,∴是直角三角形;C、设a=b=2x,c=3x,
∵,,∴,∴不是直角三角形;
D、设∠A=x,则∠B=2x,∠C=3x,∵,
∴,解得x=,∴∠C=3x=,∴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根据边或角判断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2021·全国八年级)如图,,是平分线上一点,,,,则长度为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作PE⊥AB于点E,再结合平行线的性质,求出∠PME,从而求出PM,最后结合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过点作于点,如图,

是平分线上一点,,∴
.

,,∴
,,

.∵
,∴
,∴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灵活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构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4.(2021·安徽八年级期末)等腰三角形一边的长为,周长是,则底边的长是(

A.
B.
C.7或
D.4或
【答案】A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为两种情况解答.
【详解】解:分情况考虑:
①当4cm是腰时,则底边长是18-8=10(cm),此时4,4,10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
②当4cm是底边时,腰长是(18-4)×=7(cm),
4,7,7能够组成三角形.此时底边的长是4cm.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5.(2020·湖北八年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分别在轴和轴上,,在坐标轴上找一点,使得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的个数是(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分类讨论:作AB的垂直平分线和坐标轴的交点,以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和坐标轴的交点,以B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和坐标轴的交点,根据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得答案.
【详解】作AB的垂直平分线和坐标轴的交点,得到P5,此时AP=BP;
以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和坐标轴的交点,得到P2和P6,此时AB=AP;
以B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和坐标轴的交点,得到P1、P3和P4,此时BP=BA;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6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找出来,不遗漏掉任何一种情况是本题的关键.
6.(2021·河南八年级期末)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中,,,分别以、两点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分别交于点、,直线与相交于点,则的度数是(

A.50°
B.60°
C.75°
D.45°
【答案】A
【分析】根据中垂线的性质可得DA=DB,设∠A=x,则∠ABD=x,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又作图可知: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DA=DB,∴∠A=∠ABD,
设∠A=x,则∠ABD=x,∵,∴∠ABC=x+15°,
∵AB=AC,∴∠C=∠ABC=x+15°,∴2(x+15°)+x=180°,∴x=5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垂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中垂线的性质定理以及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7.(2021·四川八年级期末)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若,则的周长是(

A.7cm
B.8cm
C.9cm
D.10cm
【答案】D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AB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B,AC于点E,D,∴AD=BD,
∴△DBC的周长=BC+BD+CD=
BC+AD+CD=BC+AC
∵,,∴△DBC的周长=6+4=10cm,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8.(2020·淮安市浦东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中,,的平分线交于点,过点作交、于、,,,则的长为(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和平行,可判定△BEO和△CFO为等腰三角形,通过线段和差即可求出CF.
【详解】解:∵BO平分∠ABC,∴∠EBO=∠CBO,
∵,∴∠EOB=A∠CBO,∴∠EBO=∠EOB,∴BE=EO,
同理,CF=FO,,,∴CF=8-3=5,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平行线、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联系已知条件,发现线段相等关系.
9.(2021·山东八年级期末)如图,中,,于D,BE平分,且于E,与CD相交于点F,于H,交BE于G,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B
【分析】根据∠ABC=45°,CD⊥AB可得出BD=CD,利用ASA判定Rt△DFB≌Rt△DAC,从而得出DF=AD,BF=AC.则CD=CF+AD,即AD+CF=BD;再利用ASA判定Rt△BEA≌Rt△BEC,得出CE=AE=AC,又因为BF=AC所以CE=AC=BF,连接CG.因为△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BD=CD.又因为DH⊥BC,那么DH垂直平分BC.即BG=CG.
在Rt△CEG中,CG是斜边,CE是直角边,所以CE<CG.即AE<BG.
【详解】解:∵CD⊥AB,∠ABC=45°,∴△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CD.故①正确;
连接CG.
∵△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CD
又DH⊥BC,∴DH垂直平分BC.∴BG=CG
在Rt△CEG中,∵CG是斜边,CE是直角边,∴CE<CG.
∵CE=AE,∴AE<BG.故②错误.在Rt△BEA和Rt△BEC中
∵BE平分∠ABC,∴∠ABE=∠CBE.又∵BE=BE,∠BEA=∠BEC=90°,
∴Rt△BEA≌Rt△BEC.∴CE=AE=AC.在Rt△DFB和Rt△DAC中,
∵∠DBF=90°﹣∠BFD,∠DCA=90°﹣∠EFC,且∠BFD=∠EFC,∴∠DBF=∠DCA.
又∵∠BDF=∠CDA=90°,BD=CD,∴△DFB≌△DAC.∴BF=AC,
∴CE=AC=BF,∴2CE=BF;故③正确;
由③可得△DFB≌△DAC.∴BF=AC;DF=AD.
∵CD=CF+DF,∴AD+CF=BD;故④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AS、ASA、HL.在复杂的图形中有45°的角,有垂直,往往要用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要注意掌握并应用此点.
10.(2021·北京八年级期末)如图,是等边三角形,D是线段上一点(不与点重合),连接,点分别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且,点D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周长的变化规律是(

A.不变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D
【分析】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和差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从而可得周长为,最后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是等边三角形,,,
,,又,,
,,,
在和中,,,,
则周长为,
在点D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BC长不变,AD长先变小后变大,其中当点D运动到BC的中点位置时,AD最小,在点D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周长的变化规律是先变小后变大,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正确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11.(2021·湖北八年级期中)如图,在边长为6cm的等边△ABC中,点D从A出发沿A→B的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E从B出发沿B→C的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D,E两点同时出发,当点E到达点C时,D,E两点停止运动,以DE为边作等边△DEF(D,E,F按逆时针顺序排列),点N为线段AB上一动点,点M为线段BC的中点,连MF,NF,当MF+NF取得最小值时,线段BN的长度为(  )
A.5cm
B.4.5cm
C.4cm
D.3cm
【答案】B
【分析】先确定点F的运动路径,后确定点M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过对称点向AB作垂线,这条垂线段就是线段和的最小值,后计算即可.
【详解】如图,过点E作EH⊥AB于H,连接FC.
由题可得:∠BEH=30°,AD=1×t=t(cm),BE=2t,CE=(6-2t)(cm),
∴BH=BE=t(cm),∴DH=AB-AD-BH=6-t-t=(6-2t)(cm),∴DH=EC.
∵△DEF,△ABC是等边三角形,∴DE=EF,∠DEF=∠DBE
=60°.
∴∠HDE+∠DEB=120°,∠DEB+∠FEC=120°,∴∠HDE=∠CEF.
在△DHE和△ECF中,,∴△DHE≌△ECF(SAS),∴∠DHE=∠ECF=90°,
∴F点运动的路径为过点C垂直于BC的一条线段CF,
作点M关于CF的对称点K,连接FK,过点K作KJ⊥AB于J,
∵FM+FN=FK+FN≥KJ,∴当点N与J重合,且点F在KJ上时,FM+FN的值最小,
∵M是BC的中点,∴MC=CK=3,∴BK=BC+CK=6+3=9(cm),
∵∠KJB=90°,∠B=60°,∴BJ=BN=BK=9×=4.5(cm),
当MF+NF取得最小值时,线段BN的长度为4.5cm.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原理,三角形的全等,熟练确定动点的路径,把问题转化为线段和的最小值转化为垂线段最短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2.(2021·湖北八年级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的坐标是,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点,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再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点,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按此规律继续作下去,得到等边三角形,则点的纵坐标为(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点的坐标是,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点,得点的纵坐标是;根据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点,得点的纵坐标是;以此类推,得点的纵坐标是,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点的坐标是,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点,∴,
∴,即点的纵坐标是
∵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点,
∴,
∴,点的纵坐标是,即
∵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
同理,得点的纵坐标是
按此规律继续作下去,得:点的纵坐标是,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和数字规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等边三角形、垂线、图形和数字规律、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
13.(2020·福建八年级期中)如图,△ABC中,∠C=90°,AB=6,AD平分∠BAC,CD=2,DE⊥AB于E,则等于_____________.
【答案】6
【分析】由题意根据角平分线上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出CD=DE,进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详解】解:∵AD平分∠BAC,∠C=90°,DE⊥AB,CD=2,∴CD=DE=2,
∵AB=6,∴.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相关,熟练掌握角平分线上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4.(2020·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八年级月考)如图,已知,且,则________.
【答案】44°
【分析】延长BA到F,使AF=AC,连接EF,如图,由题意可得BF=BE,进而可得∠F=,根据角的和差可求出∠FAE=∠CAE=78°,从而可根据SAS证明△AFE≌△ACE,于是得∠F=∠ACE,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CE=∠B+24°,于是可得关于∠B的方程,解之即得答案.
【详解】解:延长BA到F,使AF=AC,连接EF,如图所示:
∵AB+AC=BE,∴AB+AF=BE,即BF=BE,∴∠F=∠BEF=,
∵∠BAD=∠DAC=12°,AD⊥AE,即∠DAE=90°,
∴∠FAE=180°﹣(∠BAD+∠DAE)=180°﹣(12°+90°)=78°,
∠CAE=∠DAE﹣∠DAC=90°﹣12°=78°,∴∠FAE=∠CAE,
在△AFE和△ACE中,∵,∴△AFE≌△ACE(SAS),∴∠F=∠ACE,
又∵∠ACE为△ABC的外角,∴∠ACE=∠B+∠BAC=∠B+24°,∴∠F=∠B+24°,
∴∠B+24°=,解得∠B=44°.故答案为:44°.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2021·山东八年级期末)如图,在中,,,,P为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上一个动点,则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18
【分析】因为BC的垂直平分线为DE,所以点C和点B关于直线DE对称,所以当点动点P和E重合时则△ACP的周长最小值,再结合题目的已知条件求出AB的长即可.
【详解】解:如图,
∵P为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上一个动点,∴点C和点B关于直线DE对称,
∴当点动点P和E重合时则△ACP的周长最小值,
∵∠ACB=90°,∠B=30°,AC=6,∴AB=2AC=12,
∵AP+CP=AP+BP=AB=12,∴△ACP的周长最小值=AC+AB=18,故答案为:18.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的问题以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正确确定P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确定点P的位置这类题在课本中有原题,因此加强课本题目的训练至关重要.
16.(2021·黑龙江九年级期末)已知:在中,,,点在上,连接,若,则的长为________.
【答案】1或7
【分析】证明△ACD≌△BCE(SAS),推出∠DBE=90°,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在△ABC中,∠ACB=90°,AC=BC=4,∴AB8,
①如图1中,当点D在线段AB上时,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到CE,连接BE,DE,
则∠DCE=90°,∴∠ACD=∠BCE,
∵CA=CB,CD=CE,∴△ACD≌△BCE(SAS),∴AD=BE,∠CAD=∠CBE,
∵CA=CB,∠ACB=90°,∴∠A=∠CBA=45°,∴∠CBE=∠A=45°,∴∠ABE=90°,
∵CD=5,∴DE=5,∵BE2+BD2=DE2,∴AD2+(8﹣AD)2=(5)2,解得:AD=1或7;
②如图2,当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CD<BC图2这种情况不符合条件
③如图3,当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CD<BC
图3这种情况不符合条件综上所述,AD的长为1或7;故答案为:1或7.
【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7.(2021·全国八年级)已知在有一角为的直角三角形中,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若在等腰三角形中,于点,且,则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
【答案】、或、或、.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符合的三种情况,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即可.
【详解】解:分为三种情况:①如图,
中,,,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如图,
中,,,,,,,
,,,,
③如图,
,∴,∴,;
故答案为:、或、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能求出符合的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
18.(2020·湖北嘉鱼·初二期末)如图,△ABC中,∠C=90°,∠ABC=30°,BC=2,点D是边BC上一动点,以AD为边作等边△ADE,使点E在∠C的内部,连接BE.下列结论:①AC=1;②EB=ED;③当AD平分∠BAC时,△BDE是等边三角形;④动点D从点C运动到点B的过程中,点E的运动路径长为2.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②③④
【分析】作EF⊥AB垂足为F,连接CF,可证△EAF≌△DAC,推出点E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根据三线合一可证为等腰三角形,即可得到EB=ED,由AD平分∠BAC计算∠CAD=∠EAB=∠EBA=30°,从而证得△BDE是等边三角形,在点D从点A移动至点C的过程中,点E移动的路线和点D运动的路线相等,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析】解:∵△ABC中,∠C=90°,∠ABC=30°,BC=2,∴,故①错误;
如图,作EF⊥AB垂足为F,连接CF,
∵∠ACB=90°,∠ABC=30°,∴∠BAC=60°,
∵△ADE是等边三角形,∴AE=AD=ED,∠EAD=60°,∴∠EAD=∠BAC,∴∠EAF=∠DAC,
在△EAF和△DAC中,,∴△EAF≌△DAC,∴AF=AC,EF=CD,
∵,∴,∴F为AB的中点,∴EF为的中线,
又∵,∴,∵,∴,故②正确;
∵AD平分∠BAC,∴,∴,
∵,∴,∵,∴,
又∵,∴是等边三角形,故③正确;
∵,,∴点E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在点D从点C移动至点B的过程中,点E移动的路线和点D运动的路线相等,
∴在点D从点C移动至点B的过程中,点E移动的路线为2,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③④.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边三角形性质,利用这些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为关键,掌握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为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2021·北京八年级期末)如图,中,,点分别在边,上,,.求证:
平分.
【答案】见解析
【分析】过点作于点,再根据AAS证出,从而得出,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证明:过点作于点.

在和中,.
.点在的平分线上.平分.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正确的识别图形得出是解题的关键.
20.(2021·湖南八年级期末)如图,中,,点是延长线上一点,于点交于点,求证:.
【答案】见解析
【分析】由题意易得∠A=∠C,,,则有,进而可得∠D=∠DEB,然后问题可求证.
【详解】解:,,
又,,,
(等角的余角相等),
又(对顶角相等),,
(等角对等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21.(2020·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八年级月考)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已知∠AOB,求作∠AOB的平分线;
(2)如图,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3)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如图,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它的位置.
【答案】(1)见解析图;(2)见解析图;(3)见解析图,发射塔应修在角平分线与中垂线的交点Q处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作图即可,注意取半径时的范围;(2)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作图即可,同样要注意半径范围;(3)综合(1),(2)的结论,作图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①以适当长为半径作圆弧与OB,OA交于D,E两点;
②取大于长为半径,分别以D,E为圆心作圆弧,交于F点;③连接射线OF即为∠AOB的角平分线
(2)如图所示:①取大于长为半径,分别以A,B为圆心作圆弧,在线段AB上下部分交于M,N点;②连接直线MN,即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3)如图所示:综合(1)、(2),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发射塔应修在角平分线于线段中垂线的交点Q处.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与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及实际应用,熟练掌握作图方法,并灵活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是解题关键.
22.(2020·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八年级月考)某班级在探究“将军饮马问题”时抽象出数学模型:
直线同旁有两个定点、,在直线上存在点,使得的值最小.解法:如图1,作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则与直线的交点即为,且的最小值为.
请利用上述模型解决下列问题:
(1)几何应用:如图2,中,,,是的中点,是边上的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2)几何拓展:如图3,中,,,若在、上各取一点、使的值最小,画出图形,求最小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2),图和理由见解析
【分析】(1)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A′,连接A′E交BC于P,此时PA+PE的值最小.连接BA′,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A′的长,再判断出∠A′BA=90°,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作点C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C′,作C′N⊥AC于N交AB于M,连接AC′,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答.
【详解】解:(1)如图2所示,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A′,连接A′E交BC于P,此时PA+PE的值最小.连接BA′.由勾股定理得,BA′=BA===2,
∵是的中点,∴BE=BA=,
∵,,∴∠A′BC=∠ABC=45°,∴∠A′BA=90°,
∴PA+PE的最小值=A′E===.故答案为:;
(2)如图3,作点C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C′,作C′N⊥AC于N交AB于M,连接AC′,则C′A=CA=2,∠C′AB=∠CAB=30°,∴△C′AC为等边三角形,∴∠AC′N=30°,∴AN=C′A=1,
∴CM+MN的最小值为C′N==.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所给问题抽象或转化为数学模型,把两条线段的和转化为一条线段.
23.(2021·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1)如图①,△ABC的周长为15,∠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①如果∠A=80°,求∠BPC的度数;
②如果BC=5,过P作GH∥BC交AB、AC于G、H,则△AGH的周长为

③如果∠ABC=60°,BP=3,则△ABC的面积为

(2)如图②,作△ABC外角∠MBC,∠N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Q,直接写出∠Q、∠A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延长线段BP、QC交于点E,△BQE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3倍,请直接写出∠A的度数.
【答案】(1)①130°,②10,③,(2)∠Q=90°﹣∠A;(3)60°或120°或45°或135°.
【分析】(1)①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首先求出∠ABC+∠ACB,进而求出∠BPC即可解决问题;②根据平行和角平分线,判断△GPB和△CPH是等腰三角形,把△AGH的周长转化为AB+AC即可;③过点P分别作BC、AB、A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R、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PD=PR=PF,△ABC的面积就等于周长乘以PD,根据30°角,求出PD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别表示出∠MBC与∠BCN,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CBQ+∠BCQ,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3)在△BQE中,由于∠Q=90°﹣∠A,求出∠E=∠A,∠EBQ=90°,所以如果△BQE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3倍,那么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①∠EBQ=3∠E=90°;②∠EBQ=3∠Q=90°;③∠Q=3∠E;④∠E=3∠Q;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解:(1)①∵∠A=80°.∴∠ABC+∠ACB=100°,
∵点P是∠ABC和∠ACB的平分线的交点,
∴∠BPC=180°﹣(∠ABC+∠ACB)=180°﹣×100°=130°,
②∵BP平分∠ABC,∴∠ABP=∠CBP,∵GH∥BC,∴∠GPB
=∠CBP,∴∠ABP=∠GPB,
∴BG=GP,同理,CH=PH,GH=BG+HC,
△AGH的周长为:AG+GH+AH=AG+BG+AH+HC=AB+AC,
△ABC的周长为15,BC=5,15-5=10,∴△AGH的周长为10;
故答案为:10,
③过点P分别作BC、AB、A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R、F,连接AP,
∵点P是∠ABC和∠ACB的平分线的交点,∴PD=PR,PD=PF,
∵∠ABC=60°,∴∠PBD=30°∵BP=3,∴PD=1.5,∴PR=PF=1.5,
,,
,,
,,
,故答案为:;
(2)∵外角∠MBC,∠N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Q,
∴∠QBC+∠QCB=(∠MBC+∠NCB)=(360°﹣∠ABC﹣∠ACB)
=[360°﹣(180°-∠A)]=(180°+∠A)=90°+∠A
∴∠Q=180°﹣(90°+∠A)=90°﹣∠A;
(3)延长BC至F,∵CQ为△ABC的外角∠NCB的角平分线,
∴CE是△ABC的外角∠ACF的平分线,∴∠ACF=2∠ECF,
∵BE平分∠ABC,∴∠ABC=2∠EBC,
∵∠ECF=∠EBC+∠E,∴2∠ECF=2∠EBC+2∠E,即∠ACF=∠ABC+2∠E,
又∵∠ACF=∠ABC+∠A,∴∠A=2∠E,即∠E=∠A;
∵∠EBQ=∠EBC+∠CBQ=∠ABC+∠MBC=(∠ABC+∠A+∠ACB)=90°.
如果△BQE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3倍,那么分四种情况:
①∠EBQ=3∠E=90°,则∠E=30°,∠A=2∠E=60°;
②∠EBQ=3∠Q=90°,则∠Q=30°,∠E=60°,∠A=2∠E=120°;
③∠Q=3∠E,则∠E=22.5°,解得∠A=45°;
④∠E=3∠Q,则∠E=67.5°,解得∠A=135°.
综上所述,∠A的度数是60°或120°或45°或135°.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灵活运用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4.(2021·安徽八年级期末)已知:如图,点,在的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与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连接,,,.
(1)求证:①;②;(2)探究:满足什么条件时,是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若,请在备用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并探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3)作图,见解析,,理由见解析.
【分析】(1)①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量代换即可;②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代换计算即可;(2)利用四边形PCOD的内角和为360°,计算得证;(3)证明即可得证.
【详解】(1)证明:①为的垂直平分线,,同理:,;
②,,,
同理,,

(2).
理由:∵,,,
,,
由(1)得,,是等边三角形;
(3)作图如下,.
理由:,,,,
在和中,
,,,
由(1)得,,
,.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全等,熟记性质,灵活运用等量代换思想,一般与特殊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5.(2020·浙江省开化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问题呈现)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究思考)
(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
如图1,当点E为AB的中点时,猜想:AE________DB(填“>”,“<”或“=”)
(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
通过探讨,小敏和小聪分别给出了第(1)小题结论的两种证法,思路如下:
小敏:
小聪:
请选择适当的(问题呈现)中问题的解答.
(拓展延伸)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若的边长为1,,求CD的长(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2)详见解析;[拓展延伸]4或2
【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E==∠D=∠DEB,从而得到DB=BE=AE;
(2)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则△AEF是等边三角形,根据AAS证明△BDE≌△FEC得到BD=EF=AE;(3)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两种情况:当点E在AB延长线上时,当点E在BA延长线上时,过点E作EF∥BC,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证明△BDE≌△FEC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1)当点E为AB的中点时,AE=DB,理由如下:
∵△ABC是等边三角形,点E是AB的中点,∴AE=BE,∠BCE=,
∵ED=EC,∴∠ECD=∠D=,又∵∠ABC=,∴∠DEB=,∴DB=BE=AE,故答案为:=;
(2)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
∵EF∥BC,∴∠AEF=∠ABC=,∠AFE=∠ACB=,∠FEC=∠ECD,
∴△AEF是等边三角形,AE=EF=AF,∴BE=CF,
∵ED=EC,∴∠ECD=∠D,∴∠FEC=∠D,
∵∠DBE=∠EFC=,∴△BDE≌△FEC(AAS),∴BD=EF=AE;
[拓展延伸]如图3,当点E在AB延长线上时,过点E作EF∥BC交AC的延长线于点F,
∵EF∥BC,∴∠AEF=∠ABC=,∠AFE=∠ACB=,∠FEC=∠ECD,
∴△AEF是等边三角形,AE=EF=AF,∴BE=CF,∵ED=EC,∴∠ECD=∠D,∴∠FEC=∠D,
∵∠DBE=∠F=,∴△BDE≌△FEC(AAS),∴BD=EF=AE=3,∴CD=BD+BC=3+1=4;
如图4,当点E在BA延长线上时,过点E作EF∥BC交CA的延长线于点F,
∵EF∥BC,∴∠AEF=∠ABC=,∠F=∠ACB=,∠FEC=∠ECD,
∴△AEF是等边三角形,AE=EF=AF=3,∴BE=CF,∵ED=EC,∴∠ECD=∠D,∴∠FEC=∠D,
∵∠DBE=∠F=,∴△BDE≌△FEC(AAS),
∴BD=EF=AE=3,∴CD=BD-BC=3-1=2;综上,CD的长为4或2.
【点睛】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注意运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辅助线EF∥BC的引出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