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读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4.从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赛马获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取适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教学重点
了解赛马双方的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教师: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喜欢赛马。赛马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马奔跑的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这三个等次的马各赛一场,谁的马赢的次数多,谁就获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赛马的课文。
2.板书课题:田忌赛马。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这场赛事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自主识字,练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内分段读课文,学习生字,交流读懂了什么。
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4.小组练读课文。可以齐读、轮读,在组内互相正音。
5.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
(小组齐读、开火车读,或派代表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二)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战国初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取胜的事。)
3.理清课文条理,分析课文结构。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根据故事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孙膑看了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的脚力相差不多,且都能分为三等。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田忌决定赛马。
第三部分(第10~14自然段)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赛马中果然赢了齐威王。
第四部分(第15~16自然段)齐威王得知孙膑出谋划策,重用孙膑。
4.教师小结:从课文的结构可以看出,《田忌赛马》一文是以赛马为线索,具体记叙了比赛的过程。
(三)自读全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名叫田忌的大将特别喜欢赛马。他和齐威王赛马,赢了齐威王。这场比赛的经过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2.板书课题。
二、学习赛马经过
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赛马的段落。
(1)赛了几场?
(2)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赛马?
(学生快速浏览交流总结:第11~14自然段写赛马。)
2.自学这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就能明白。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①大声朗读第11~14自然段。
②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赛马的经过。
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对齐威王的,接着用对齐威王的,最后用对齐威王的。由于,所以田忌。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比赛过程。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
预设:
预设:
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同学来读第11~14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是怎么赛的。(指名朗读)
(1)一学生上台讲述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2)教师:这样的出场顺序就一定能取胜吗?经过和结果如何呢?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
(孙膑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说明他非常聪明。第一场比赛用的是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结果输了。第二场比赛用的是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结果赢了。第三场比赛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又赢了。三场比赛两胜一负,田忌赢了齐威王。)
(3)对这次赛马,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学生1:孙膑真聪明,想的方法太妙了!学生2:这个方法一般人想不出来。学生3:齐威王肯定没想到田忌会赢。)
4.教师小结: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只是调整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获胜了。
三、理解取胜原因
1.马出场的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1)教师: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2)学生推算。教师巡视,找出一两张推算结果多的纸。
(3)展示学生推算结果最多的代表作品。
2.教师小结: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孙膑真是。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神机妙算、计算精密……)
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教师: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
(1)课件出示问题: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2)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3~9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理解“胸有成竹”。(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3)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评价——全班齐读。
2.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画出来,想一想。
课件出示句子:
(1)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2)教师小结: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知己知彼,有着惊人的智慧。
3.在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指名回答)
五、总结全文,感悟收获
1.指名总结全文,老师适时指导。
(这个故事说明了只有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把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方法取得胜利。)
2.齐读全文,进一步理解田忌在比赛中获胜的原因。
3.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
六、布置作业(二选一)
1.田忌赢了赛马,非常高兴,正想与孙膑回家畅饮一番,忽听齐威王在背后大喊:“孙膑,慢着!”……田忌将如何应付?孙膑还能帮得上忙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课文。
2.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什么方法帮齐威王在竞赛中获胜吗?请同学们拿笔将赛马改写一下。
板 书
设
计 16 田忌赛马
孙膑献计
调整顺序
赛马获胜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指导学生围绕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在分析田忌赛马获胜的原因时,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新颖,不能针对个体进行准确评价。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不敢大胆表达。
教学建议:教学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努力创设和谐、愉快、自主探究的氛围,学习知识时,教师不要进行滔滔不绝地分析,而应指导学生通过读、讲、议、演、说等方法亲身体验学习,经历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