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6 23: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正确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阅读对时间的不同体验的句子,进一步体会表示时间的词语在句中的不同作用,进行仿写。
4.思考作文修改的原因。
5.正确朗读并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阅读对时间的不同体验的句子,进一步体会表示时间的词语在句中的不同作用,并进行仿写。
教学难点
思考作文修改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园地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一、交流平台
1.复习引入。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感受到课文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怎样才能更好
地体会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呢?
2.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
(1)孙膑
①自读课文《田忌赛马》,边读边想:孙膑制订赛马计策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②全班交流。
③从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我们可以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可以体会到孙膑的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船长
①默读课文《跳水》,边读边想:船长是怎样想出逼孩子跳入海中这个方法的?
②全班交流。
③船长能够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想到这些,可见船长遇事镇定、冷静,机智、果断。
3.教师小结。
二、词句段运用
(一)体会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词语。
2.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发现有些字的意思在古文和现代文中的意思是相同的。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可以用联系上下文或组词的方法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进行猜测,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二)体会表示时间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例句。
2.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注意加点的部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
4.全班交流。
5.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同样的体验?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
6.学生写句子后全班交流。
(指名读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7.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觉得时间十分漫长,有时又会觉得时间十分短暂,这同我们当时的环境、心理和感受有很大的关系。
三、布置作业
练习写一段话,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写一种体验。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一、词句段运用——修改作文
1.教师:“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初学写作的人,很难一下子就能写出好文章,要一遍一遍地修改,这样才能使文章完善。“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是提高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它可以使文章的中心更明确,层次更清楚,语句更生动流畅。可见修改作文是多么的重要。
我国著名的作家肖复兴在上中学时写了一篇作文《一张画像》,得到了叶圣陶先生的修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读完叶圣陶先生的修改后的感受。
2.读一读,找一找叶圣陶先生都是从哪些方面对文章进行了修改,运用了哪些修改符号,你对叶圣陶先生的修改有什么感受。
3.小组内交流总结。
4.全班交流。
预设:
(1)修改符号的运用。
(2)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进行了仔细地推敲、修改,主要是从以下六个方面修改的。
①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把“书皮”改成“课本的包书纸”,“我递给同桌小强看,还不停地给他讲着”,叶老将“不停”改为“悄悄”,这就更符合当时正在上课的实际情况。作文中写“原来拿画的正是王老师”,叶老将“画”改为“几何课本”,因为王老师拿的是带有图画的课本,并不是一幅画。
②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作文中写“口里还不住地呐喊:‘冲啊,向几何进军!’”这个句子用词不准确,因为呐喊
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画面是不可能出声的,叶老改为“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这样就既符合画面的意思,又表达确切。作文中还写道:“我看见他的粗眉紧皱着,像拧成了一股黑绳。”“拧成了一股黑绳”比喻不当,言过其实,叶老改成“我看见他紧皱着眉头”,不仅文字简洁,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③把长句断成短句。
如,把“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改为“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这样把长句断成短句,不但表达得清楚明白,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④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
这类修改的地方非常多。例如:“简直就看不出他是教几何的,我越看他倒越像《新儿女英雄传》里的‘黑老蔡’。”这句话中的“我越看他越”显得啰唆,叶老都删去了。再如,“说完走回讲台前就又泰然自若地讲起课来”,叶老把“前就”“泰然自若地”都删去了,句子立马变得简洁、通顺了。删去重复啰唆的词语,句子就干净、简洁多了。
⑤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
如,“那站在门口……”这句话,叶老在“门口”前添加了“教室”,同样的“上课了,他挺直了腰板望了望大家”,叶老在“他”后面添加了“走进教室”,这样,意思表达得就比较准确完整了。
⑥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作文中将“像”错写成“象”,叶老加以改正。标点符号方面的修改也比较多,有的增加句号,有的增加逗号,还有的删去多余的感叹号,这些修改都值得仔细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还有几处比较明显的标点错误,如,“心就像刚上岸的鱼‘扑腾、扑腾’一个劲儿地跳”中间要用逗号断开,“扑腾扑腾”不必加顿号。所有这些,叶老都一一加以修改,可见叶老对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细、认真。
5.教师小结:
学完这些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习作过程中,能够把自己的作文进行反复修改,这样,原来不完善的地方就会逐渐完善,原来错误的地方就会得到改正。你的作文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年龄的别称。了解别称的含义。
2.教师:在我国古代,年龄是有着很多种说法的,并且不同的年龄也都有着不同的称谓,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吧!
3.小组借助工具书交流探讨年龄称谓的含义和来源。教师参与各小组中,及时指导。
4.派代表汇报。教师小结并出示。
13岁:豆蔻年华——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该词语出自杜牧的诗《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5岁:及笄之年——古时称女子十五岁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束发用的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指女子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20岁:弱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所以用“弱冠”代称二十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
30岁:而立之年——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40岁:不惑之年——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50岁:知天命之年——是指年至五十,能了解上天的意志和人的命运。
60岁:花甲之年——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为“花甲老人”“花甲之年”。“花甲”是“花甲子”的简称,这一名称的来历和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密不可分。
70岁:古稀之年——该词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他于乾元元年(758)任左拾遗时所写的《曲江二首》(其二)中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句。此时的杜甫慨叹人生蹉跎,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80~90岁:耄耋之年——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100岁:期颐之年——期颐:指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指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后来用“期颐”指人一百岁。
5.你还知道哪些年龄的称谓?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布置作业
1.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内容。
2.运用所学的修改作文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一篇习作。
教 学

思 成功之处:在“交流平台”环节的教学中,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举一反三,在教师点拨、反馈中,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所学的方法。
不足之处:在“修改作文”的环节中,直接出示了叶圣陶先生是如何修改的,没有让学生提前试着自己修改课本上的作文,学生对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体会不够深刻。
教学建议:教学“日积月累”部分时,可以让学生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去理解关于年龄的称谓,结合典故、名言等去学习“年龄称谓”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