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拿来主义
——鲁迅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学习运用驳论的写作方法;
2.领会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
3.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本文写于1934年6月。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之后,又企图吞占中原地区,但国民党政府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外出卖主权,对内军事围剿。同时,一些御用主义则大力鼓躁“尊孔读经”“全盘西化”“少谈主义”等,鲁迅先生在此加“主义”二字就含讽刺之意。而进步文学在探讨文艺大众化时,又对旧形式采取全部否定的态度,这又涉及到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则以“拿来”进行了分析阐释。
针对以上介绍,鲁迅先生此文一方面揭露国民党丧权辱国的同时,阐明了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研习新课:1—4段
1.第一段讲了哪些内容?
揭露和批判清政府排外的“闭关主义”和国民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2.根据2、3段思考: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根据第2段可以看出,一味的“送去”,有悖于平等;从第3段可以看出“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4.第4段中,“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或“送来”指有目的性的、带有恶意的输出。“抛给”是贬义,用鄙视的目光给人,而不是出于善心的施舍。表达了作者的讽刺。
1.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这样写有两个作用。
一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
二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研习新课:5—9段
1.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
过渡作用,由送去过渡到拿来,提出拿来主义。
“摩登”“吝啬”
2.第6段中“送来”和“拿来”有何区别?都“送来”了什么?作者想要用“青年们”对“洋货”的“恐怖”态度来说明什么?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两者性质不同,内容迥异。
鸦片、废枪炮、电影、各种小东西
说明“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3.第7段中,实行“拿来主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你怎样理解这四句话?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
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
自己拿来——只要有选择,自己拿。
★4.“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文化遗产,文章第8段批判了几种错误态度
大 宅 子
文 化 遗 产
不敢进门
接受一切
放火烧光
“拿来”!
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辩证吸收
全盘肯定
第 9 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鱼 翅
鸦 片
姨 太 太
烟枪烟灯
大宅子里的遗产
吃掉
送药房
送,毁掉
走散
喻文化精华
喻益害并存
喻文化糟粕
喻封建文化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
比喻论证:
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
1.什么是拿来主义?
对待文化遗产,我们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2.写作特点:
(1)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2)举例、类比、比喻论证
(3)语言犀利、幽默
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是如此广阔,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作为一个青年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取舍?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拿来主义?
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流产品出口欧美,二流产品国内用,三流产品送中国。(本田的安全气囊问题,三菱的排气管设计缺陷问题)
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中国目前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很多在日本市场都是不出版、不播放的,因为其中充满了暴力、色情的成分;而真正好的作品在中国却看不到。
1.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招回,而在中国,仅提供了一两个补丁软件。
2.法国的电影人抵制美国大片进口。
3.中法合资的广州雷诺公司,因生产的标致汽车国产化率太低,最终不欢而散。
4.摩托罗拉在中国设厂,但几年下来,中国所掌握的仅是该公司硬件生产技术,核心技术却得不到。
5.招商引资,污染企业纷纷到乡镇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