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表格式教案+反思(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表格式教案+反思(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6 18:0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寻找辨别方向方法的乐趣。
3.培养探究大自然的兴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了解更多识别方向的知识。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讨论理解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教学准备
教师 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 查找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诗歌,认识字词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大家想不想去郊游?野外好玩,但迷了路就糟了!假如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初识字词。
自由读儿歌,碰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1)有拼音的借助拼音。
(2)没有拼音的可以和同学讨论。
(3)可以请教老师。
(4)还可以查字典。
3.认读生字,读通儿歌。
(1)“形声字,好识记。声旁表音,形旁表义。”这是形声字的特点,比如“慌、忠、盏、碰、稠、稀、积”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记忆。“盏”上声下形,皿字底表示与器皿有关,本义是“浅而小的杯子”。“积”从禾,责声,本义为谷物堆积。字不离词,尽量在词句中巩固识字。如:慌张、惊慌,忠实、忠诚,积雪、积累等。
(2)“稠”和“稀”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看到下句“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就能猜出“稠”的意思是“密、多”。
(3)“辨”可以利用形近字区别记忆:中间有点仔细辨,中间有言莫争辩,中间结瓜是花瓣,中间丝线扎成辫。还可以扩词理解:分辨、辨别。
(4)结合字形演变理解“实”“导”“永”。
(5)“闯”可以利用儿歌“马儿闯进门”,结合字形字义帮助记忆。
二、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1.范读,感受诗歌节奏。
2.试读儿歌,读好停顿。
读好句内停顿,指导学生“停”后能“连”,即声断气连。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3.依据韵脚,体会韵律。
(1)出示前三小节含韵脚的词:慌张、方向、北方、乱闯,读词语。联系学过的《植物妈妈有办法》,复习押韵,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词语为什么读起来朗朗上口。体会押“ang”韵。
(2)找一找。后三节中,还有哪些押韵的字词,找出来,自由试读,读出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提示:帮忙、南方、想。读一读,同桌互评。
4.利用表格,借助关键点的提示进行理解。
再读课文,说说“什么样的天然指南针,在什么时候,怎样帮我们辨认方向”,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
5.师生接读,回顾课文。
第二课时
一、观察字形,书写美观
“一看二写三对照”,可引导学生观察后比较、学写要求会写的字。
1.写好笔画多的字。
出示:“帮”字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紧凑。
2.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出示:“针、助”左右基本等宽,“指、碰、特、积”左窄右宽。
3.写好主笔字。
出示:“导”字主笔长横占田字格横中线偏下,要大气。独体字“永”第二笔压田字格竖中线,最后一笔是捺。
二、探索自然,积累语言
1.出示句子并朗读:“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2.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是从哪里知道的?
提示:鼓励孩子多多观察大自然,多看课外书,积累课外知识。
3.出示图片,我们也来试着编儿歌:
秋天(大雁)会写字,
空中来写“人”和“一”。
排队往(南)去过冬,
春天回来在一起。
大树也是方向标,
(年轮)会给你指点方向。
间隔(宽)些的朝南,
间隔(密)的是(北)方。
三、作业布置
练写生字。
板 书


教 学

思 成功之处:指导朗读时,利用了表格,借助关键信息点的提示进行朗读。重点指导读出儿童诗的节奏和韵律。
不足之处:本首诗歌中包含了一些科学知识,只突出了识记与背诵,没有加以拓展并做出适当的解释,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为什么它们可以作为指南针,授课缺乏生活化、实践性。
教学建议: 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查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识别方向的方法,体会辨别方向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留心观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