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共36张PPT+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共36张PPT+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6 22:18:23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温故知新
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影响/评价
萍浏醴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
广西镇南关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06年
刘道一、蔡绍南
萍乡、浏阳、醴陵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同盟会声望大振。
1907年
安庆、绍兴
徐锡麟、秋瑾
1907年
广西镇南关
孙中山、黄兴
1911年
孙中山、黄兴、赵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州黄花岗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规模最大、影响最大)
失败
失败
(1)成功的一面: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失败的一面:
①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直接)
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根本)
③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根本)
(判断失败的依据。)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材料一: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发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是疯子。
—吴玉章
材料二:“1915
年,袁世就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
天后被迫取消专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1906年《军政府宣言》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叩头等繁复的旧式礼节被点头鞠躬取代,继后又改为西方传来的握手礼。“大人”、“老爷”等称呼也改为“先生”、“君”,政治思想相同的人互相称“同志”。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912年)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3.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时间:
1912年1月1日
建立:
意义:
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大会议员合影
孙中山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1912年
民国元年
(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
1913年
1915年
1914年
民国2年
民国3年
民国4年

=
民国纪年
1911
民国纪年

=
公元纪年
1911
知识拓展
知识补充: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
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民国19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的爷爷的年龄?
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
1911年+民国(
?)年=公元(
?)年
88
副总统黎元洪
大总统孙中山
五色旗—五族共和





材料研读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
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告各友邦书》
采取这种对外政策主要是为了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
(1859-1916

年轻时曾在朝鲜平乱有功
“甲午”后,于天津小站训练
新军→北洋军
曾被摄政王载沣解除职务。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被迫重新
任用袁,袁成为内阁总理大臣
……
1.背景:
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交涉,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提出的2个条件
2.过程:
袁:逼清帝退位
时间:______________
退位皇帝: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年2月12日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宣统帝
宣统帝——溥仪
退位诏书
《清帝退位诏书》
清宣统皇帝是什么时间退位的?有何重大意义?
1912年2月12日。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我国拥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一位皇帝是谁?
●最后一位皇帝又是谁?
皇帝是从什么时间退出历史舞台的?
秦始皇
宣统皇帝
3.过程:
袁:逼清帝退位
孙:提出辞职
推荐袁世凯继任
袁:通电拥护共和
时间:______________
退位皇帝: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年2月12日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宣统帝
参: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过程:
孙:正式解除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袁:逼清帝退位
孙:提出辞职
推荐袁世凯继任
袁:在北京就职
袁:通电拥护共和
时间:______________
退位皇帝: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年2月12日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宣统帝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参: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合作探究
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1)外因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事政治大权
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2)内因: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
(3)根本原因: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袁世凯作为窃国大盗,有何法宝?
帝国主义的支持;
旧官僚和立宪派的支持;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中华民国成立
清宣统帝退位
袁世凯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1912年1月1日
1912年2月12日
1912年2月15日
1912年3月10日
1912年4月1日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912年3月11日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
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
1、主要内容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主权在民,以法律形式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
1、主要内容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
1.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2.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3.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4.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5.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
6.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
7.人民有信教之自由。
自由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宗教信仰、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
2、主要内容
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下︰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
(行使行政权)
负其责任。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司法权)
三权分立,权力相对均衡,有利于限制大总统的权力。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制衡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意义
小结:中华民国的建立、清帝退位、《临时约法》
元旦
2月
3月
4月
小结:1912年初(民国元年)
大事记
中华民国建立
清帝退位
(清朝结束,
帝制终结)
孙中山荐袁,
提出限袁条件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北京)
颁布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孙中山
辞职
临时政府
迁往北京
注:1912年4月~1928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公历等
意义: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课堂小结
1.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是辛亥革命的唯一成果,由孙中山制定的
D
2.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
D.袁世凯统治未被推翻
B
3.在一篇题为《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B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
5.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