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日本(2)教案
主备人:刘美句
审核人:向前冲
日期:2021.03.2
本册课时序号:5
课
题
日本的工业和文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日本的传统工业模式和新兴工业模式;2.
能概括并掌握日本工业的特点;3.
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措施;4.
掌握日本工业分布情况,能探究其原因;5.
知道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
复习日本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学习新课铺垫架桥;解读图文,认知日本加工出口的工业模式和投资建厂的新工业模式;分析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不利条件,归纳出日本工业的特点;阅读图文,识记日本工业的分布及成因;阅读图文,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通过课堂总结,梳理知识要点,将知识系统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地理窗口,激发学生建设美好世界的热情;从分析问题的困难中提升自我,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增强中日人们的传统友谊。
教学重点
认识日本的两种工业模式;识记日本工业的分布,分析其原因。
教学难点
从日本自然条件分析日本工业的特点。识记日本工业的分布,分析其原因。
教学准备
搜集图片等资料,制作ppt教学课件;选编习题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探究法、归纳法
教
学
活
动
一、情景展示,温故导新(一)复习铺垫图文展示1、
展示日本的自然环境概况在世界地图上,日本南北狭长,地域狭小;
俯瞰日本,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
日本的自然优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日本曾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高度发达,。2、
感知日本是一个工业经济大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引入课题师:你想了解日本的工业状况吗?你想知道日本工业高度发展的原因吗?走进课堂,你会收获多多!
二、教学新知,启智赋能(一)认识日本的加工出口型工业特点1、
出示图文,初步感知日本的工业特点: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人
们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日本的工业产品,
如汽车、照相机等。在我国的市场上,也经常能看到日本的工业产品。2、
分析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的原因。师: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本自然环境进行分析(2)教师出示分析得到思维导图:(3)根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描述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的原因。3、
读图7.11,了解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学生读图后回答:从“图7.11”
可以看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世界各地。日本从世界各地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如煤、石油、铁矿石等。4、
读图7.11,了解日本大量输出工业制成品学生读图后回答:从“图7.12
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可以看出,日本从世界各地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如煤、石油、铁矿石等。5、
概括日本工业的特点提问:你能简要地概括日本的这种工业模式吗?(1)学生交流讨论(2)教师总结并用ppt展示:指出日本工业的模式——加工出口模式
(二)认知日本海外投资建厂的工业新模式及原因
1、
介绍20世纪80年代,日本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用ppt依次展示:
20世纪80年代,日本工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环境污染、土地紧张状况加剧◎国内需求减少以上原因导致日本工业发展速度放缓。2、
介绍日本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ppt展示:为了应对变化,许多日本企业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3、
了解日本的投资建厂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图文展示: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图7.13)。例如,20世纪
80
年代至今,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已达到1万亿美元,雇佣了近7万美国人,涉及钢铁、机械、汽车、电
力及电子等工业部门。4、
归纳日本新工业模式的特点:
依靠本国资金、技术优势,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市场。(三)活动:分析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及主要形成原因读图7.14
分析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及其主要形成原因1、
读图7.14,看看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
分布有什么特点?(1)学生读图,在图中找出日本的工业区(2)学生回答,教师用ppt依次展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3)观看工业区的位置,分布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学生回答,教师用ppt依次展示:日本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2、
下列框图可以用来解释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将代表下列内容的符号填入框图中,使框图完整。A.
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B.
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C.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D.
产品主要出口
教师引导学生在框图中填好下图中的答案。(四)了解日本的文化特征1、
了解日本是东西文化兼容的典型(1)出示:在日本民族构成中,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东
西方文化并存的情形随处可见(2)引导学生读图7.15至图7.17出示图片,教师用pp展示:①服装:和服,西装——和服与“洋”服并存;②饮食:和食,美式快餐、汉堡包、意大利面条——和食与“洋”快餐并存;③建筑:和屋,西式住宅——和屋与“洋”房并存2、
了解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1)展示文字: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远在中国的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
(2)出示图7.18,感受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五)活动:结合实例,感受中日文化的交融。1、
出是问题及张明日记,学生阅读,感受中日文化的交融。2、示例:用ppt展示(1)南屏同学的感想:读了张明的同学的日记,我了解到日本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是黄种人。日本人与中国人都用筷子吃饭,有很多生活习惯相同。日本的文字也有很多是向中国学习到的。日本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花梅同学的例子:在唐朝时,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医学和宗教,鉴真东渡,把佛经传入日本。日本的京都别称“洛都”,它的古建筑风格与我国唐代的长安、洛阳等都城相近。三、课堂练习,固基提能1.
(连云港中考)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只要是利用日本的(
)
A.
资金、技术优势
B.
资金、市场优势
C.
资源、劳动力优势
D.
劳动力、技术优势【答案】A【解析】20世纪80年代,日本工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发展速度放缓。许多日本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在海外投资建厂,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
2.
(上海中考)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
A.
集中在北海道岛沿岸
B.
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C.
集中在各大河流两岸
D.
集中在日本海沿岸
【答案】B【解析】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带,该地区海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3.
关于日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域狭小,人口稀疏
B.
和食与西式快餐并存
C.
经济大国,资源小国
D.
以加工出口工业为主
【答案】A【解析】日本地域狭小,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地带,人口稠密。4.
(黑龙江中考)下列对日本的地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
劳动力丰富,科技水平高
C.
面积较小,国内市场大
D.
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造品
【答案】C【解析】日本是一个岛国,人口稠密,但人口数量在世界占比少,国内市场小,工业产品主要靠出口海外。5.
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带,关于这些地区的有利条件,错误的是(
)
A.
城市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
沿海平原狭小,填海造陆价格高
C.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
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答案】B【解析】日本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6.
(综合题)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业区名称
①
工业区,②
工业区③
工业区,④
工业区(2)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
沿岸
和
沿岸,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主要是
。(3)日本的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主要原因是
。
【答案】(1)①京滨,②名古屋,③阪神,④濑户内(2)太平洋,濑户内海,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进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3)国土狭小,资源短缺,市场狭小四、梳理知识,总结提高1、
简述日本工业的特点2、
日本的文化有何特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复习日本的自然环境入手,导入新课。介绍了日本加工出口型的工业模式和对外投资建厂的新工业模式。通过读图,知道了日本工业分布地带及主要工业区。从日本的国情,分析了日本工业的特点及其原因。介绍了日本东西兼容的民族文化和中日交流源远流长的历史。为了学生能够掌握知识,课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同时设计选编了6道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课件以教材为依据,语言活泼,图文并茂。教学过程,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为出发点,以教材知识点纽带,循序渐进。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第一节日本(2)
2021
第六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1.
识记日本的传统工业模式和新兴工业模式;
2.
能概括并掌握日本工业的特点;
3.
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措施;
4.
掌握日本工业分布情况,能探究其原因;
5.
知道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文化特点。
在世界地图上,日本南北狭长,地域狭小;
俯瞰日本,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
日本的自然优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日本曾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高度发达。
你想了解日本的工业状况吗?你想知道日本工业高度发展的原因吗?
走进课堂,你会收获多多!
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人们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日本的工业产品,如汽车、照相机等。在我国的市场上,也经常能看到日本的工业产品。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
地域狭小→国内市场狭小
资源贫乏→进口原料和燃料
多优良港湾→进出口运输便利
科学技术发达→技术支撑
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保障
海外市场
日本的国情
依赖进口寻求出口
加工生产
出口国外
从“图7.11”
可以看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世界各地。日本从世界各地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如煤、石油、铁矿石等。
从“图7.12
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可以看出,日本从世界各地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如煤、石油、铁矿石等。
你能简要地概括日本的这种工业模式吗?
加工出口模式
进口原料和燃料
加工工业制成品
出口工业制成品
20世纪80年代,日本工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环境污染、土地紧张状况加剧
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
◆国内需求减少
◆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
许多日本企业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图7.13)。例如,20世纪
80年代至今,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已达到1万亿美元,雇佣了近7万美国人,涉及钢铁、机械、汽车、电力及电子等工业部门。
投资建厂
你能简要地概括日本的新工业模式吗?
利用本国的
资金、技术优势
利用世界各地的
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建立
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
读图7.14
分析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及其主要形成原因
活动
1.
读图7.14,看看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
分布有什么特点?
京滨工业区
名古屋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
濑户内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
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主要工业区:
读图7.14
分析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及其主要形成原因
活动
1.
读图7.14,看看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
分布有什么特点?
分布特点: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
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日本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读图7.14
分析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及其主要形成原因
活动
2.下列框图可以用来解释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将代表下列内容的符号填入框图中,使框图完整。
A.
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
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C.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
产品主要出口
A.
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
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C.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
产品主要出口
B
D
A
C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在日本民族构成中,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
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
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东
西方文化并存的情形随处可见(图7.15~图7.17)。
和服
西装
服装
和服与“洋”服并存
和食
美式快餐
汉堡包
意大利面条
饮食
和食与“洋”快餐并存
传统建筑
西式住宅
建筑
和屋与“洋”房并存
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远在中国的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
2011年4月2日
今天是我在日本上学的第一天。当我跨进初中一年级一班教室的时候,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其实与同学们一接触,我的紧张感就荡然无存了。我与日本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有同样的黑眼睛、黄皮肤,同样用筷子吃饭。日文课本中有许多汉字,我可以猜得出课文的大意。这一切都给我亲切的感觉。
……
结合实例,感受中日文化的交融
1.
张明的父母到日本工作,他随父母到日本上学。下面是他第一天上学后写的日记。说说你看了这篇日记后的感想。
活动
2.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中日文化交融的例子,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南屏同学的感想:
读了张明的同学的日记,我了解到日本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是黄种人。日本人与中国人都用筷子吃饭,有很多生活习惯相同。日本的文字也有很多是向中国学习到的。日本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花梅同学的例子:
在唐朝时,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医学和宗教,鉴真东渡,把佛经传入日本。
日本的京都别称“洛都”,它的古建筑风格与我国唐代的长安、洛阳等都城相近。
A
1.
(连云港中考)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只要是利用日本的(
)
A.
资金、技术优势
B.
资金、市场优势
C.
资源、劳动力优势
D.
劳动力、技术优势
【解析】20世纪80年代,日本工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发展速度放缓。许多日本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在海外投资建厂,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
2.
(上海中考)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
A.
集中在北海道岛沿岸
B.
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C.
集中在各大河流两岸
D.
集中在日本海沿岸
B
【解析】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带,该地区海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
3.
关于日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域狭小,人口稀疏
B.
和食与西式快餐并存
C.
经济大国,资源小国
D.
以加工出口工业为主
【解析】日本地域狭小,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地带,人口稠密。
A
1
C
【解析】日本是一个岛国,人口稠密,但人口数量在世界占比少,国内市场小,工业产品主要靠出口海外。
4.
(黑龙江中考)下列对日本的地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
劳动力丰富,科技水平高
C.
面积较小,国内市场大
D.
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造品
5.
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带,关于这些地区的有利条件,错误的是(
)
A.
城市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
沿海平原狭小,填海造陆价格高
C.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
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解析】日本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B
6.
(综合题)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业区名称
①
工业区
②
工业区
③
工业区
④
工业区
(2)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
沿岸和
沿岸,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主要是
。
(3)日本的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主要原因是
。
京滨
名古屋
阪神
濑户内
太平洋
濑户内海
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
国土狭小,资源短缺,市场狭小
1.
简述日本工业的特点。
答:①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加工出口
②20世纪80年代,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投资建厂
2.
日本的文化有何特点?
答:①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②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工业和文化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加工出口、海外基地
沿海分布、进出口便利
东西方文化兼容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第一节
日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