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比较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50~51。
教学目标:
1、通过视觉来判断物体的长短,构建长短的概念。
2、通过仔细观察与动手操作,了解物体长度比较的方法。
3、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4、使学生了解长度比较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物体长短的直接比较:将物体的一端对齐。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投影,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揭示课题
1、比较2支长短明显的铅笔,请学生用眼观察直接说比较结果。
学生交流
(板书:眼睛 直接观察 比较长度)
2、比较2支长短接近的铅笔,学生交流,答案不一,揭示课题。
(板书:长度比较)
二、探究新知,实践体验
1、比较铅笔长短
2支长度接近的铅笔,怎么比较它们的长短?
学生交流比较方法,课件演示,获得结论。
(板书:动手 一端对齐 看另一端)
2、小组活动,动手操作
同桌一组,分别比较铅笔、吸管、彩色纸片,绳子的长度,并说说比较结果。
学生个别演示,交流比较结果。
小结:比较物体的长度时,先要把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
3、比较旗子高低
出示旗子图,你能用什么办法来比较旗子的高低吗?哪面旗最高,哪面旗最低?能按照从高到低给它们排个顺序吗?
学生交流比较方法,获得:
(1)顶端对齐,看另一端
(2)底端对齐,看另一端
小结:物体的长度比较我们可以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办法。这一端对齐可以是下面一端对齐,看上面一端比较;也可以上面一端对齐,看下面一端比较。比较的结果是相同的。
4、小胖、小巧、小亚比高矮
排成一排再比较
5、比较绳子长短
三根绳子怎么分配给三人?最长的绳子给谁?最短的绳子给谁?怎么比较绳子的长度?
学生交流比较方法与比较结果,并观察课件演示获得:
(1)先拉直,把绳子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2)把三根绳子围成圈
(3)把三根绳子从同一个地方开始绕,绕在大小粗细完全相同的圆柱体上
小结:比较物体的长短关键是什么?(一端对齐)当不能对齐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绕圈的方法来比较。
三、灵活运用,巩固提高
1、折纸:
出示长方形纸片
师:长方形的红边长还是蓝边长? 这两条边的长短比较接近,我们无法直接观察比较了,那有什么好方法吗?请学生取出长方形纸片,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方便。
学生思考后动手操作比较
学生间互相交流各种不同的比较方法,可能有
用尺量
用铅笔、手指等
③ 长方形中的红边沿着蓝边对折,使一个顶点重合
2、数方格
(1)出示文具图,印在纸上不能移动,怎样来比较这些文具的长短,引出借助方格纸来比较。
(2)请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先在老师的带领下数出一物体占有几格,再请小朋友独立操作,比较出这些文具的长度。
小结:因为方格纸上每个方格的大小相同,所以我们只要数出这个物品的长度占了几个方格,方格越多,长度就越长,这样就能比较出这些物品的长短了。
(板书: 工具 数数方格 越多越长)
(3)游戏:数格子(方格大小要相同)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学会了哪些长度比较的好方法?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比较方法,这样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五、板书
长度比较
眼睛 直接观察 比较长度
动手 一端对齐 看另一端
工具 数数方格 越多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