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语文活动课,活动主题是“让世界充满爱”。学生都明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道理。平时,学生也不止一次的将爱付诸行动,如到敬老院献爱心,对病、残人的捐助等。不过,这大多是在学校或班级组织下的集体活动,学生有主动参加的,但也有少数是被动参加的。他们有亲身体验,却很少有人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做到最好。因此,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真正理解“爱”的内涵,把“献爱心”化为自觉的行动,并且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想记录下来,升华成一种美好的情感。所以,把活动设计为课外搜集整理材料,课堂讨论交流,课外写作训练这三步进行。
在写作方面,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写作角度,选择有表现力的事例写作。既要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也要注意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教案
授课人 学科 语文 学校
课 题 《让世界充满爱》
知识点 懂得爱的内涵、真正意义的同情与互助的原则
能力点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爱的品质以及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创新点 搜集整理材料 交流与研究
教学方法 活动法 交流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活动选项 1.关爱身边的伙伴 2.同在一片蓝天下 3.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学生以语文学习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项,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准备在班内交流。 提前一周布置任务,目的是让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学会合作,学会搜集整理材料。
以“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故事导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世界也才会更加美好。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其余学生可进行补充) 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这样来的吗?
师提示:侧重于讨论怎样针对需要关爱的伙伴的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 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 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要得体,要尊重同学的自尊心。 一、“关爱身边的伙伴” 1.什么是真正的关爱? 关心只有与“爱”相联,才是一种真正的关心,无“爱”的关心是虚伪的,令人厌恶的,因为没有“爱”的关心,往往对被“关心”者来说就构成了人格上的不平等。 2.我是这样关爱身边伙伴的 从身边的人、事说起,学会发现,学会关爱,也学会表达。
师提示:交流对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捡破烂的观察,思考所得与感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出的感受,甚至相反的感受都可以交流、讨论,可以开阔思路,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二、“同在一片蓝天下” 1、什么是真正的同情心 同情只有与“心”相联,才是一种真同情,同情是人类爱的具体显现,也是互助原则的具体行为。 2、如何表达同情 同情别人和帮助别人都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需要用美好的想象来灌溉这片湿润的土地。 各抒己见,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性和悟性
师提示:讨论应当采取哪些行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 说话要注意针对一定的关爱目标,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不要空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1、互相帮助的原则 任何施舍都是对等的,任何帮助都是相互的,当施舍者施予他人物质的帮助时,他同时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与回报。 2、互相帮助并不能理解为物质上或知识上的交换原则,而是精神上的自我欢娱和自我满足。 让学生明白:培养关爱人的精神,比在物质上给予别人多大帮助更重要。
围绕同学们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抓住他们思维的火化,闪光的语言,进行总结评述。 学生谈收获与启示 让学生学会总结,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布置作业 以“博大的爱”为内容,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观察、思考、感受、讨论以及收集、整理资料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 让世界充满爱 关爱每个伙伴 同在一片蓝天下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点评:
这是一节语文活动课,课上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教师只是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指导性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定目标、自定题目、自定内容、自作主张、自行设计进程、自作评价。学生学有所获,情感受到熏陶。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任务,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做准备,因而在课堂上学生有话可说,课下也会有东西可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