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科版2021初中生物八下8.24.1人体的免疫防线
同步练习
生物考试
一、单选题
1.受伤的狗用沾满唾液的舌舔伤口,能使伤口快速好转,其原因是狗唾液中含有(??
)
A.?抗体???????????????????????????????B.?唾液淀粉酶??????????????????????????C.?溶菌酶???????????????????????????????D.?生长素
2.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是指抗原和抗体的结合????????????????????????????????B.?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D.?非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逐渐形成的
3.2020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中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基本遏制了病毒的大范围传播,被全世界赞誉,有部分新冠患者不治自愈,美国特别倡导此种方法,同时也付出了惨痛代价,在此过程中,人体的哪道防线发挥了主要作用(??
)
A.???
第一道???????????????????????????????B.?第二道????????????????????????C.?第三道???????????????????????????????D.?一二道
4.以下物质或生命体会引起人体产生反应,其原理与使用疫苗的反应相似的是( )
A.?抗体??????????????????????????????????B.?抗生素??????????????????????????????C.?维生素??????????????????????????????????D.?病毒
5.下列关于人体的三道防线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B.?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C.?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D.?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原
6.胸腺既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也是免疫器官。2020年2月21日在《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首次绘制出了人类胸腺细胞图集,旨在了解胸腺是如何发育和产生重要免疫细胞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胸腺没有导管,所分泌的物质通过血液进行运输
B.?胸腺可以合成和分泌激素,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C.?胸腺是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可有效帮助人体抵抗各种病菌
D.?胸腺发育不良会导致免疫功能出现缺陷,人体易受感染
7.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
8.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疫苗可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的“卡介苗”和通过接种卡介苗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9.器官移植自从诞生以来,拯救了无数的患者。但是我国的器官移植现状令人担忧,因为器官捐献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经检测认为可配对的供源也会发生排异反应????B.?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
C.?受体对供源提供的器官都能接受????????D.?从器官移植可看出,人体的免疫对人体不是都有益
10.恶性肿瘤的形成是因为细胞(???
)
A.?不断分化而不分裂?????B.?不断分裂而不分化?????C.?不断分裂而不生长?????D.?不断生长而不分裂
二、实验探究题
11.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细菌等大量的病原体.我们能够健康地生活,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皮肤具有屏障作用,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同样具有屏障作用.下面为某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西红柿进行的模拟探究活动.
实验用品:洁净塑料袋4个,果皮完整、大小相同的新鲜西红柿4个,等量的西红柿腐烂物2份.
探究过程:将4个西红柿洗净、擦干,处理方法如表所示,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均放置在25℃的环境中,四天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编号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1号
果皮完整,不与腐烂物接触
不腐烂
2号
果皮完整,与腐烂物接触
不腐烂
3号
果皮划破,不与腐烂物接触
轻度腐烂
4号
果皮划破,与腐烂物接触
?
请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西红柿在本探究实验中起的是________作用.
(2)请你预测4号西红柿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填“不腐烂”、“轻度腐烂”或“严重腐烂”)
(3)在免疫学上,人体皮肤的这种屏障作用属于________免疫.
(4)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促使其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________,从而参与病原体的清除.
(5)某人不慎被疯狗咬伤,患上了狂犬病.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该患者属于________.
三、综合题
12.如图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图中________属于第一道防线.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图中________属于第二道防线.
(3)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________免疫.
(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属于________免疫.
13.“咳一咳一咳”!咳嗽时,短促深吸气,声门紧闭,肋间肌、隔肌等呼吸肌快速猛烈收缩,使肺内高压的气体喷射而出。随着急速冲出的气流,呼吸道内的异物,分泌物以及所粘附的细菌、病毒等以飞沫、痰的形式被排除体外。飞沫、痰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是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请分析回答:
(1)肺内气体排出体外依次经过了:肺→支气管→
________→喉→
________
→鼻腔。
(2)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3)从免疫学考虑,呼吸道粘膜的作用属于________
(4)肺结核是引发咳嗽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我国卫生部规定,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必须注射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在免疫学上,卡介苗属于________
(5)引起肺结核的结核菌细胞与人的呼吸道粘膜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
14.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脾位于人体内的腹腔内,对人体免疫起重要作用.如果切除脾,人体抵抗力就会降低,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感染,而且感染后死亡率较高.
材料二:2011年春天,烟台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在危急时刻,东营市23岁的汪凯毫不犹豫的捐献造血干细胞328毫升,成为中国第2057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对人体免疫起重要作用除脾是免疫器官外,人体的免疫器官还有________,它们和免疫细胞一起共同组成了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2)对张广秀而言,从免疫的角度分析,输入到她体内的汪凯的造血干细胞属于________,它会通过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大量的________来对抗汪凯的造血干细胞.
(3)王凯的造血干细胞输入到张广秀的体内,成活后会通过________形成各种血细胞.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张广秀,血型会随异体造血干细胞的改变而改变,她的新血型会遗传给下一代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目前,我国大约有四百多万名白血病患者挣扎在死亡线上,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四万多人.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截止到2011年4月底“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仅有1287819份登记资料.作为一名健康的中学生,你有什么想法?________.
15.如图的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请据图回答:([??
]中只填序号)
(1))图中②代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则表示病原体的是[??
________?].若该病原体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则它是________?;若它是某种细菌,则属于________?(选填真核/原核)生物.
(2)当①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它的特殊蛋白质[③]________?,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3)通过注射疫苗也能获得相应的免疫力,疫苗的作用相当于图中的[________?.
(4)该漫画表示的免疫类型为________?(选填: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
16.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饿死癌细胞”可能吗?
癌症为什么有那么大危害呢?因为癌细胞长得快!为什么癌细胞长得那么快呢?因为癌细胞可以诱导在其周围形成血管,从而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它提供养分。癌细胞周围的新血管是从哪儿来的?
卡塔尼亚大学的纳波莱奥内·费拉拉教授在一次实验中,找到了一种新物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就是血管里面那层“皮”,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就是促进血管内皮生长的物质。
在血管内皮细胞上,有各种各样的通路。有些物质可以直接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些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门”通道进行转移,还有些可以借助囊泡进出细胞。囊泡就像是公交车,负责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内的某些囊泡、大囊泡等互相串联,一头连着内皮细胞此面、一头连着内皮细胞彼面,称之为囊-泡小体(VVO)(如图1)。囊-泡小体就像每个小区都有的消防通道,万一发生火灾,消防车可以快速出入。
一旦血管发生堵塞,内皮细胞会首先受到冲击,觉察到氧气或葡萄糖缺乏。于是,内皮细胞对细胞内DNA下达命令: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增加,一方面可以激活囊-泡小体,在细胞膜上打开一个通道以便于运输构成新血管的物质,另一方面,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内皮细胞开始增殖,一条新的血管就形成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这些作用,对于维持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但问题在于,它们有时也会被病变细胞利用。科学家研究发现,当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时,癌细胞就会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使微血管生长进入肿瘤,以满足肿瘤生长所需(如图2)。
动物实验显示,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即不再增大,从而达到让癌细胞“饥饿”,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这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我国科学家研发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治疗晚期结肠癌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论文2018年6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1)癌细胞通过细胞________来增加细胞的数量,从而导致肿瘤增大。
(2)在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各种各样的通路,这些通路表明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控制________的进出。DNA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之中,此结构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图2中的微血管继续分支形成机体内的________,此血管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________,当营养物质和氧到达人体细胞后,通过细胞的________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________,供生命活动需要。
(4)根据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可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两个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考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唾液中有杀菌物质——溶菌酶。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死亡。受伤的狗用沾满唾液的舌舔伤口,能使伤口快速好转。原因是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能够杀死侵入伤口的病菌,从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2.
B
考点: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A错误。
B.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B正确。
C.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C错误。
D.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获得,而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通过接触抗原才产生的,D错误。
分析:(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2)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3.
C
考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骨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生存一段时间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有些患者不治自愈。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骨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4.
D
考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一般情况下,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病原体是能使人患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可见选项中,A抗体、B抗生素、C维生素都不是病原体,D病毒是病原体,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疫苗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病原体和疫苗的概念,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病原体是能使人患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注射疫苗后可以使人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抗体。
5.
D
考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解:A.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如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入侵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B不符合题意。
C.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是指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C不符合题意。
D.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D符合题意。
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及免疫特点如下:
?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呼吸道、消化道黏膜
阻挡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吞噬和杀死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6.
C
考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A.胸腺属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分泌的物质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进行运输,A正确。
B.胸腺没有导管,可以合成和分泌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血液,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人体生命活动,B正确。
C.胸腺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可有效帮助人体抵抗各种病菌,C错误。
D.胸腺属于免疫器官,胸腺发育不良会导致免疫功能出现缺陷,人体易受感染,D正确。
分析:人体有许多腺体,有的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有的腺体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血液,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激素是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7.
B
考点: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A、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甲,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乙,A不符合题意;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符合题意;
C、丁主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C不符合题意;
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8.
C
考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疫苗属于抗原。
接种卡介苗以预防肺结核原因是体内产生了抵抗肺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其免疫类型剩余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特异性免疫。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可能是病原体,也可能是自身细胞或其他异物。疫苗是由被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属于抗原。
9.
C
考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AB、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可配对的供源也会发生排异反应,如用异体皮肤往往会发生排异反应,因为异体皮肤对患者来说,相当于抗原,AB不符合题意
C、受体对供源提供的器官一般不能接受,即使可配对的供源也会发生排异反应,C符合题意
D、当人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免疫不是有益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通过免疫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维持人体的健康,这是对人体有利的,但是免疫的有些功能有时对人体是不利的.如对人体移植器官的排异反应,使移植的器官难以存活;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强,可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等.
10.
B
考点:癌症及其预防
本题考查细胞的癌变。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细胞的癌变的因为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能够疯狂地进行分裂而不分化,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并会进行转移危害其他的组织器官。故答案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了解细胞的癌变。
二、实验探究题
11.
(1)对照
(2)严重腐烂
(3)非特异性
(4)抗体
(5)传染源
考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1)该实验的变量是果皮的完整性,被划破果皮的苹果是实验组,果皮完整的苹果是对照组,说明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2)4号西红柿果皮划破,失去保护作用,并与腐烂物接触,所以实验结果为严重腐烂.(3)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4)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5)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患有狂犬病的人属于传染源.
故答案为:(1)对照;(2)严重腐烂;(3)非特异性;(4)抗体;(5)传染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三、综合题
12.
(1)皮肤;黏膜;AB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CD
(3)非特异性
(4)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特异性
考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A图表示溶菌酶溶解细菌,B图表示黏膜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C图表示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菌,D图表示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图中A、B属于第一道防线,具有阻挡并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的作用。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图中C、D属于第二道防线,它具有溶解和吞噬病原体的作用。
(3)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它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皮肤;粘膜;AB;(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CD;(3)非特异性;(4)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特异性’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代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13.
(1)气管;咽
(2)反射弧
(3)非特异性免疫
(4)抗原
(5)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肺里的气体排出体外依次经过: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2)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咳嗽这种反射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因此,新生儿刚出生就注射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的卡介苗属于抗原,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
(5)人体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这是一种细菌,因此结核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叫非特异性免疫.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
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4.
(1)淋巴结、胸腺;三
(2)抗原;抗体
(3)细胞分化;不会;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4)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的身体并无很大伤害,作为中学生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积极参与,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考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解:(1)脾、淋巴结和胸腺是免疫器官,与淋巴细胞都属于第三道防线;呼吸道粘膜是第一道防线;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的体液中的杀菌物质.脾、扁桃体和淋巴结等都属于人体内的免疫器官,因此都属于第三道防线.(2)移植到人体内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成活.因此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通过脾中储藏的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来对抗移植来的造血干细胞,这种免疫方式叫特异性免疫.(3)王凯的造血干细胞输入到张广秀的体内,成活后会通过
细胞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张广秀,血型会随异体造血干细胞的改变而改变,她的新血型会遗传给下一代吗?不会,原因是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4)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规定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用科学的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份回输体内.捐造血干细胞是不会有什么大的伤害的,因为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复制再生能力.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也可以分化成各种其他细胞.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干细胞可以救助很多患有血液病的人们,最常见的就是白血病.但其配型成功率相对较低,且费用高昂.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的身体并无很大伤害,作为中学生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积极参与,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15.
(1) ① ; 病毒 ; 原核
(2) 抗体
(3) ①
(4) 特异性
考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图中②代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则表示病原体的是[①].若该病原体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则它是
病毒;若它是某种细菌,为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则属于
原核生物.
(2)当①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它的特殊蛋白质[③]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3)通过注射疫苗也能获得相应的免疫力,疫苗的作用相当于图中的[①].
(4)该漫画表示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类型为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①;病毒;原核(2)抗体(3)①(4)特异性
分析: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叫非特异性免疫.
16.
(1)分裂
(2)物质;细胞核
(3)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呼吸;能量
(4)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刺激相关内皮细胞增值
考点:血管,细胞核的功能,细胞分裂,癌症及其预防
(1)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也因此难以消灭.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地分裂,形成肿瘤;二是癌细胞还可以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它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因此,癌细胞通过细胞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量,从而导致肿瘤增大。
(2)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蛋白质和DNA组成。因此,在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各种各样的通路,这些通路表明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的进出。DNA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之中,此结构是细胞的控制中心。(3)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得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因此,图2中的微血管继续分支形成机体内的毛细血管,此血管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当营养物质和氧到达人体细胞后,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4)分析材料可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增加,一方面可以激活囊-泡小体,在细胞膜上打开一个通道以便于运输构成新血管的物质,另一方面,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内皮细胞开始增殖,一条新的血管就形成了。因此,根据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可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两个功能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和刺激相关内皮细胞增值。
分析:
癌症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