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9.木兰诗 学案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9.木兰诗 学案及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7 14:4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兰诗》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学习并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训练积累
【基础存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可汗问所欲______   (2)著我旧时裳______  
(3)昨夜见军帖______   (4)西市买鞍鞯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愿为市鞍马______    (2)旦辞爷娘去______  
(3)对镜帖花黄______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____
3.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去掉“之一”)
C.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在句尾加上“任务”)
D.林书豪在NBA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删除“正在”)
4.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隐逸的一方面;自颜真卿做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忠贞的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经纬】
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5.试用两个四字短语,依次概括《木兰诗》的情节。
代父从军→_________→________→辞官还乡
6.说说下面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有哪些可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歌开头部分写木兰停机叹息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闻……但闻……”两句表达了木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样写削弱了木兰的形象。
B. 本诗写木兰征战多年,只用了六句话,这样写使得全诗详略得当,使木兰的形象更立体。同时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C.“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是实写,表现了征兵催促之急,年迈的父亲的确在应征之列。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几个动词极具气势,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了征途遥远以及木兰的矫健雄姿。
拓展迁移
【拓展阅读】
木兰歌
韦元甫
木兰抱杼①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慽慽②,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③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④。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月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⑤。今也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⑥!
  注释:①杼:织布的梭子。②慽慽:悲伤的样子。③羸:虚弱。④干将:代指宝剑。⑤渝:更改,改变。⑥灭:泯灭。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朔风裂人肤/扑朔迷离
B.易却纨绮裳/易如反掌
C.士卒还故乡/不忍卒读
D.暮宿青海旁/风餐露宿
1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12.本文在写法上同课文《木兰诗》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回答。
(温馨提示:通过对比可以很明显地感知出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似之处,即详略得当)
                                          
《木兰诗》自主学习
 【基础存盘】
1.(1)hán(2)zhuó (3)tiě (4)jiān
2.(1)买 (2)早晨 (3)“帖”同“贴”,粘贴 (4)只
3.B(去掉“是否”)
4.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阅读经纬】
5.示例:征战沙场 凯旋受封
6.运用互文和排比修辞,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写出了出征前准备工作的井然有序。
7.木兰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位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深明大义,英勇坚强,聪明机警,不贪图富贵。
8.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9.B(A.没有削弱木兰的形象;C.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是虚写;D.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拓展阅读】
10.D(A.北方/扑腾;B.换/容易;C.士兵/尽,完;D.住宿/住宿)
11.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12.两文都详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及得胜后与亲人团聚的情景,而略写了木兰在战场杀敌的过程。
参考译文:
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身体虚弱,以什么来照顾自己呢?
  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穿上戎装踏上征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美丽的妆容。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着宝剑。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阗羌的酋长。将士们得胜荣归,返回故乡。
  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安慰着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昔日是豪壮的英雄,如今却恢复了娇美的女子容颜。亲戚们举着酒杯来祝贺木兰的父母,(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都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终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木兰的旧部士兵惊愕得不敢上前,他们徒自惊叹不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怎能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