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_
一、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草船借箭》以“_____”为明线,以“_______”为暗线,写了诸葛亮巧设妙
计“__________”的故事,赞扬了诸葛亮___________。
(2)《景阳冈》讲述了_______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文章
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_______进行描写,表现了武松_________的英雄性格。
(3)《猴王出世》按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主要写了一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
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表现了石猴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红楼春趣》讲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_____________的故事。曹雪芹写了
很多风筝,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从这些风筝中,
可以看出每个人的风筝和______________相关。
二、语文与生活。
在你阅读过的名著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角度中任选一个简略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文实践。
1.【创编课本剧】《景阳冈》的故事情节依次是:喝酒(
)(
)下冈。针对上述情节,我想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情节改编成课本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辩论赛】对课文中的武松这一形象,同学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对此大家开展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你赞同下列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正方: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反方: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虎口逃生,只是侥幸。
我赞同_________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一)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撺将下来。式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
),(
)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
)将起来,武松只一(
),(
)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
)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
),一(
),一(
),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用“_____”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_______。
3.选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的人物是武松,他的绰号是“_______”。选段出自小说中的情节______,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松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________________→擂鼓呐喊→曹军放箭→___________________。
2.“箭好像下雨一样”是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_________。
3.选段中画线部分属于________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鲁肃的疑问,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战的根本原因是(?)
A.雾大,曹操不敢派兵出战。????????
B.诸葛亮带的士兵多。
C.诸葛亮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D.曹军的水军战斗力弱。
5.诸葛亮为什么下令让船队“一字摆开”,还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借箭
斗智
草船借箭
杰出的才能和顾全大局的宽广胸怀
武松
神态
豪放、勇武而又机敏
事情发展
活泼可爱、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放风筝
大蝴蝶
美人
大螃蟹
大蝙蝠
七个大雁
各自命运
二、示例:孙悟空给我的印象最深。孙悟空有活泼好动、聪明机智、不服管教、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对师父忠诚,对师弟们也很照顾。
三、1.上冈
打虎
打虎
这个情节最为精彩,更能表现出武松勇武而又机敏的性格特点。
2.正方
武松明知山上有猛虎,却无惧无畏,凭借着高强的武艺,最终打死了老虎。这正是他艺高胆大、勇猛无比的体现。
四、(一)1.扑
闪
闪
掀
掀
躲
躲
剪
闪
扑
掀
剪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也动。老虎的吼声
霹雳
3.武松打虎
扑
掀
剪
闪躲
可以消耗大虫的体力,挫败它进攻的锐气。
4.行者
武松打虎
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二)1.事情发展
一字摆开
掉船头受箭
2.比喻
箭射得特别多
3.环境
为下文故事的叙述作铺垫。
4.C
5.诸葛亮下令让船队“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军士们“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军射箭,也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