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总分:60分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本题3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我国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时期筹建的海军不包括( )
A.北洋舰队
B.南洋海军
C.东海舰队
D.福建海军
2.(本题3分)1946年9月,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但仍未统一名称。直至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全军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称号。由此判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号产生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3.(本题3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
日内瓦会议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A
B.B
C.C
D.D
4.(本题3分)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③中国经济总体上比美国落后
④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lock_part1_sub#5}
${block_part1_sub_str#5}
${/block_part1_sub#5}
${Ques_QuesIndex_One#5}${Ques_Point_One#5} ${Ques_Stem_One#5}
${block_part1_sub_options#5}
${Question_Options#5}
${/block_part1_sub_options#5}
5.(本题3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②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
③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④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本题3分)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这一时期(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建交
C.万隆会议
D.中美建交
7.(本题3分)在下列4支海军部队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起来的是( )
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南海舰队
${block_part1_sub#9}
${block_part1_sub_str#9}
${/block_part1_sub#9}
${Ques_QuesIndex_One#9}${Ques_Point_One#9} ${Ques_Stem_One#9}
${block_part1_sub_options#9}
${Question_Options#9}
${/block_part1_sub_options#9}
8.(本题3分)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9.(本题3分)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成功研制了中近程和中程战略火箭。1980年,新研制的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水下发射成功。1989年,国家邮政以“□□□□--火箭腾飞”为题发行了一套邮票(见下图)下列哪一选项填入“□□□□”中是最适合的( )
A.生物工程
B.国防建设
C.产业结构
D.政治体制
10.(本题3分)漫画 《 梅开三度 》 (如下图)反映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其中 ① 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1.(本题3分)截至2018年,中国已同17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重要国际组织,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这说明中国( )
A.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B.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C.消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D.奉行了结盟的外交政策
12.(本题3分)该会议主要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所达成共识,提出了载入史册的十项原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缅、印三国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3.(本题3分)“这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及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结合右图,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参加万降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日关系正常化
14.(本题3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也被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外交概念”,以下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独立自主
15.(本题3分)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国的某提案。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这一提案应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本题3分)1966年中国组建的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更名为( )
A.陆军
B.空军
C.海军
D.火箭军
${block_part2_sub#1}
${block_part2_sub_str#1}
${/block_part2_sub#1}
${Ques_QuesIndex_Two#1}${Ques_Point_Two#1} ${Ques_Stem_Two#1}
${block_part2_sub#2}
${block_part2_sub_str#2}
${/block_part2_sub#2}
${Ques_QuesIndex_Two#2}${Ques_Point_Two#2} ${Ques_Stem_Two#2}
${block_part2_sub#3}
${block_part2_sub_str#3}
${/block_part2_sub#3}
${Ques_QuesIndex_Two#3}${Ques_Point_Two#3} ${Ques_Stem_Two#3}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强化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
洋务派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近代海防建设,初步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成立总理衙门统一指挥。故于中国海疆受到列强的严重威胁,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初步建成的三支海军不包括东海舰队,东海舰队是建国后建立的舰队。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以及意义。
2.【答案】:C;
【解析】:
据“直至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全军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称号。”及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1949年为解放战争时期,故由此判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号产生于解放战争时期。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称号的来历及所处的时期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我国的历史分期。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称号的来历及所处的时期的相关史实。
3.【答案】:A;
【解析】: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50年代,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成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无关。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点。重点把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万隆会议的召开。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相关史实。
4.【答案】:A;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主要是把中美两间的进出口贸易进行了比较,并没有涉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因此选A。
${Template_AnswerList#5}【答案】:${Answer_Info_Msg#5}
【解析】:${Analysis_Info_Msg#5}
5.【答案】:C;
【解析】:
“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出自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③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④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中国重返联合国在1971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在1972年的,与②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相关史实。注意题干信息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相关知识。
6.【答案】:C;
【解析】: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的史实。结合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理解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解析】: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起来的海军部队的相关史实。掌握我国的海军建设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起来的海军部队的相关史实。
${Template_AnswerList#9}【答案】:${Answer_Info_Msg#9}
【解析】:${Analysis_Info_Msg#9}
8.【答案】:B;
【解析】:
题干材料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及“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的解释,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这次国际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是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求同存异方针与万隆会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与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9.【答案】:B;
【解析】:
题干中有介绍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成功研制了中近程和中程战略火箭。1980年,新研制的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水下发射成功”这些都属于国防建设成就,火箭腾飞这套邮票以国防建设为标题最适合。
故选:B。
本题以图片切入考查我国国防建设.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
10.【答案】:C;
【解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同中国签订了上海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并于当年中日建交。这三件外交事件被称为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突破,图中①处代表的历史事件在中日建交和中美建交之前,且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成就,应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答案选:C。
11.【答案】:A;
【解析】:
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的表现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截至2018年,中国已同17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相关知识点。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解析】:
1955年4月,亚非29个独立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在60年前的万隆会议上作出的主要贡献是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提出了载入史册的十项原则,促进了会议的顺利进行,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在万隆会议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相关史实。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相关史实。
13.【答案】:C;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重返联合国。重点识记重返联合国的内容与影响。
14.【答案】:D;
【解析】: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选项D独立自主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15.【答案】:D;
【解析】: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总理同印度代表会谈时提出来的,与题意不符;B项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中国登上了国际舞台,与题意相符。故选D。
16.【答案】:D;
【解析】:
2015年12月,我国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火箭军的前身是战略导弹部队。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现已更名为火箭军)。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1966年中国组建的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为依托,考查火箭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国防建设的相关史实。
17.【答案】:A;
【解析】:
据题干“1979 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知识的掌握。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及影响。
18.【答案】:D;
【解析】: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基本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Template_AnswerList#21}【答案】:${Answer_Info_Msg#21}
【解析】:${Analysis_Info_Msg#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