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周测三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A.山地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 D.冰川带
2.阿尔泰山南坡( )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某大学生骑自行车进行了如图所示线路的旅行。读图,回答3~4题。
3.旅行过程中越往西气候越干旱,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骑行过程中,最可能观赏到甲图所示文体活动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敦煌
C.银川 D.呼和浩特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5~6题。
5.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湿地破坏 B.森林锐减
C.水土流失 D.土壤盐渍化
6.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海拔 C.水 D.热量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7~9题。
7.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
8.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地震 D.水土流失
9.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流域面积扩大,河水水量显著减少
B.工农业用水较少
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D.有凌汛现象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0~11题。
10.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11.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该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A到B,冬季降雪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简述甲地适度的降雪对环境和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2)说明B地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及原因。
(3)全国四大牧区中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原因是什么?
(4)简述包头市产值最高的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解析
1答案 B
解析 阿尔泰山的垂直带谱从下到上为荒漠带、草原带、针叶林带、高山草原带和冰雪带。“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这说明他位于高山草甸带。
2答案 D
解析 阿尔泰山位于大陆的内部,西面地形比较平坦,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通过阿拉山口可以到达该地,所以南坡降水多。
3答案 C
解析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4答案 D
解析 摔跤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其省会为呼和浩特市。
5答案 D
解析 由于河套平原所处位置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同时该处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发展灌溉农业过程中,因为不合理灌溉很容易引发土壤盐渍化。
6答案 D
解析 河套平原的种植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则表现为一年两熟至三熟,形成这种差异的最关键因素是气候,河套平原为温带气候,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气候,这种热量上的差异导致了耕作制度的不同。
7答案 B
解析 西北地区降水东西差异显著与距海远近有关。
8答案 A
解析 由于该区降水少,植被稀少,地表松散物质多,加上风力大,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沙尘暴。
9答案 B
解析 黄河进入兰州以下河段后,工农业用水量增多。
10答案 C
解析 “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
11答案 B
解析 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使流入湖泊径流量减少,带入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则C项错误;因入湖水量减少,则必然使盐湖面积缩小,故B项正确,A项错误。
12答案 (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解析 第(1)题,结合经纬度及图例可知该区域为位于南疆的塔里木盆地,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从光照、热量等气候条件及水源条件去分析。第(2)题,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说明与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便利有关。南疆的长绒棉品质优良,市场广阔。第(3)题,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棉花的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当地劳动力不足。第(4)题,该区域位于干旱地区,如果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造成河流下游水量减少,荒漠化严重,不合理的灌溉还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渍)化。
13答案 (1)逐渐减少 春季积雪融化改善土壤墒情(水分),有利于牧草返青;河湖水量和地下水因融雪而增加,解决牲畜饮水;减少沙尘暴发生频率、净化空气。
(2)冬春季节。B地地形平坦,植被稀疏,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势力强。
(3)地处温带地区,热量条件较好,东部距海相对较近,降水较充足,牧草生长量大,且质量好;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畜种优良;生产经验丰富。
(4)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接近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基地;有铁路干线通过,交通便利;靠近黄河,水源较丰富;国家政策支持,市场广阔。
13解析 第(1)题,我国的北方地区的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因此从A到B冬季降雪量的分布规律是逐渐减少。该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而适度的降雪对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都很有好处。第(2)题,B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区,地形平坦,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因此风力资源丰富。第(3)题,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在四大牧区中,内蒙古自治区的降水较多,草类植被茂盛,牧草质量好,再加上该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从而综合生产能力最高。第(4)题,包头市产值最高的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从资源、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