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高三历史学科试题答案
分
题
济体制改革,所有制结构变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现代
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
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外资(合资)企业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第16题15分,第
4分,第18题
第19题15分
分)
流动规模增大
化、城市
图1:武状元密集区主要出现
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较密集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长
分,6点即可得11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其他地区相对稀
清代政治中心在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
比判定图1为清代。(5分
图2:武状元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这
定都长
分)
从政治角度
英国政治发展的历程。《
现了限制王权的思想,并被确
图3:武状元分布北方稀疏,南方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沿海地区。这与宋代重文轻武武状元数
法性文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与国王进行激
颁
政治经济中心在南方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宋代。(5分)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英国的政治民主化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
角度作答:泰
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优越的地理条件,大型商业公司的建立,推
分
动了英国的海外殖民,加强了与世界联系,伦敦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成为“日不
(4分
发展的不同阶段。(2分
论证
纪向近代的过渡
济、政治和文化方面暂
分)
后于中国,此时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仍是经济
度先进、文化繁荣
主题示例:殖民扩张、两
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等主题;(1分
而19~20世纪,两方国家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和资产
命,经济发展、制度先进
题明确,紧扣
济领域的重大事
则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时中国在西方的形象则变成无能、落后。(12分)
6分)
层次一:对话主题不够突出,观点不够明确,对话不够完整,逻辑不够淸
外国人眼中的逐步走向落后的中国(2分
对话基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观点较明确,对话较完整,逻辑较清晰
西方传教士来
了强大的中华
对话紧密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完整,逻辑
国,激起西方对中国的向
建王朝达到鼎盛
技术达到世界领先,引起了西方对中国的学习
的国际地位空前
9世纪,中国政府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界脱
各国争先完成工业革命
从此落后于西方,清政府的腐朽无
列丧权辱国的条
角度谈:如材料
物身份的不同景
角度。材料中对中国形象来源
家、时政报
自身身份的原因导致对中国形象认识的角度
的形象
的
在西方人眼
国的形象不是
国的形象,只是根据
构造出来的虚像
纪
初的日本政治家对中国的评价显然是日本为对外扩张寻找2018级高三历史学科试题
年,清政府
海关,海关监督名义
皇帝直接任命
廷
务
充任,海关绝大
也缴纳给内务府
每
3分
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着力强化家国
政府机构管理混
符合题目要求的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财政经济权力集
路》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楚国令尹叶
兑:“我的邻里有
的正直
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
亲偷
就去告发
丁
我的邻里的正直人
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
商”成为沪上和江南
新风尚。这反
瞒,正直就在其
文表明孔子
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
科举取士不
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庭伦理的重
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认为法治存在地域性
D.主张以仁政代替法
表是上海海关
882-1891年外地人
海活动
下图分别为中
汉、唐、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分布图。图中商业中心分
变化体现
输出地主要从事职业
济因
要动因
广东|职员、外
餐
移民逐渐年轻化
波买办、裁缝、男洗衣
C.知
成为移民
近距离流动
海
苏小
女佣、刺绣工、头饰加
京经营缎
石、钟表生意
商业中心
商业中
据学者研究整
937年《东方杂
商
如
政治中心的变化同步
跨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
交通工具照明影及放
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发达
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及用品、用品映用品
机是工衣物饰品
代书院非常重视历史教育。朱熹认为学生应该“多读经史,博通
报刊广告成主要营销手段
金融保险
有
九渊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
食
周官·考
人在教
会生活近代化特征
办公文教用品
方面的
接
家居厨房
修身明理
众生活水
度提高
用品
刊物书籍
鉴戒资
表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
得
确
保健品
时期
魏晋
秦汉
南北朝隋唐
939年2月,国民党组织南岳游击训练班,邀请中外名人和领导人讲课
政府()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統县政区郡
州郡县
受邋者
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求州
苏联顾问
炮兵、步兵协同作战问题
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
县级政区县
接受中共
战路线
县
日本共产党人鹿地豆
对日本军闷的解剖和日本国内的民主斗争
根据战场形势调整作战方针
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
推行基本建设与实现三民主
维护国共合作抗
区层级的调整提高了地方的自主性
白崇禧
关于游击战的问题
的地位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演进趋势
胡愈之(学者,社会活动家)对目本帝国主义的分析
层趋稳、下层剧变
方行政改革的特征
周恩来
中日战争之政咯与战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