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5
自相矛盾
部编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中华文化灿烂悠久,寓言故事耐人寻味,闪烁着思维的火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去欣赏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吧!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作者简介
二、课文朗读
认真听范读,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难读的句子。
三、生字新词
我
认
会
吾国
wú
自愧弗如
fú
夫战
fú
多
字
音
夫
fú
fū
(夫战)(逝者如斯夫)
(农夫)(夫子)
造句:一位夫(
)子站在河边,吟道:“逝者如斯夫(
)。”
fū
fú
识
方
字
法
加一加:
五+口=吾
组词:吾矛
吾盾
减一减:
费-贝=弗
组词:自叹弗如
我
写
会
矛
盾
誉
吾
上下结构
独体字
这里别少写一点
不要写成“直”
半包围结构
máo
书写指导:字头稍小,横钩稍长,竖钩略弯,撇笔伸展。
部首:矛
组词:长矛
矛头
音序:M
矛
重
字
点
指
导
书写指导:首撇短而平,第二笔撇长而伸。“目”稍窄,里面两横靠左。
部首:厂
组词:金盾
矛盾
音序:D
盾
dùn
书写指导:“兴”撇捺伸展以盖下,“言”略窄,“口”稍扁。
部首:言
组词:荣誉
名誉
音序:Y
誉
yù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造句:这个人说话总是自相矛盾。
词
理
语
解
鬻:卖。
誉:称赞。
吾:我,我的。
造句:岳飞曾经说过,吾辈当以精忠报国为己任。
陷:刺破。
何如:疑问代词,怎么样。
造句:我们成绩提高的每一步,无不浸透着老师的汗水。
无不:没有不。
认真读课文想一想,楚人是怎样夸赞自己的盾与矛的?
四、整体感知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五、当堂检测
1.根据读音写汉字。
【yù】载(
)归来
大病初(
)
【fú】(
)能应
逝者如斯(
)
【wú】(
)日三省
悄(
)声息
誉
弗
愈
夫
吾
无
2.读一读,连一连。
鬻
誉
陷
弗
不
刺破
卖
称赞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共19张PPT)
15
自相矛盾
部编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极力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二、品读课文
朗读课文,说一说: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到最后为什么哑口无言了呢?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这句话写出楚人极力夸赞自己的盾很坚固,任何物体都不能穿透它。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楚人又接着夸赞自己的矛锐利无比,任何物体都能被它穿透。楚人的这两句夸赞为下文有人提出疑问埋下了伏笔。
说一说:楚人夸自己的矛与盾有什么特点?
他夸自己的盾非常坚固,什么都刺不穿;夸自己的矛非常锐利,什么都能刺穿。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有人
用
有人提出了让他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结果会如何?
其人弗能应也。
不
“弗能应也”写出了楚人听到问题后的反应,他回答不上来。
张口结舌
目瞪口呆
哑口无言
瞠目结舌
无地自容
面红耳赤
无言以对
洋相百出
呆若木鸡
表示回答不出的词语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什么都穿不透的盾与什么都能穿透的矛,不能同时出现。
朗读指导
朗读时可以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
有一个卖盾牌和长矛的楚国人,夸耀他的盾牌说:“我的盾牌坚固得什么东西都刺不穿。”又夸耀他的长矛说:“我的长矛锋利得什么东西都能刺透。”有人说:“用您的长矛刺您的盾牌,会怎么样呢?”那个人答不上来了。什么都穿不透的盾与什么都能穿透的矛,不能同时出现。
【译文】
想一想:
楚人为什么不能回答别人的问题?
因为他无论如何回答,都与他前面所说的话相抵触:如果他说矛能刺穿盾,则与他所言“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前后不一致;如果他说盾不会被刺穿,则与他所言“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前后不一致。
说一说:你对卖矛和盾的人怎么看?
这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言过其实,自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令人感到可笑。
三、拓展延伸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扁鹊治病》《宋人疑邻》《画鬼最易》《击鼓戏民》《鲁人搬迁》《心不在马》《曾子杀猪》《螳螂捕蝉》等。
四、当堂检测
1.补全内容。
或曰:“__________________,何如?”
其人__________。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__________。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弗能应也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同世而立
2.用现代文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我的盾牌坚固得什么东西都刺不穿。
用您的长矛刺您的盾牌,会怎么样呢?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
六、结构梳理
自相矛盾
楚人誉其盾与矛
矛:利,于物无不陷
盾:坚,物莫能陷
人发问于楚人
说话、行动要前后一致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楚人弗能应——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
之矛,不可同世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