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7
跳水
部编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跳水吗?跳水是一项体育运动,奥运会上我国跳水运动员也时常会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我们今天所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跟跳水有关的惊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作者简介
二、课文朗读
认真听范读,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难读的句子。
三、生字新词
我
认
会
放肆
sì
桅杆
wéi
咧嘴
liě
撕烂
sī
吓唬
hǔ
龇牙
zī
瞄准
miáo
识
方
字
法
加一加:
木+危=桅
组词:桅杆
桅灯
比一比:
咧—例
组词:龇牙咧嘴
例子
形声字:
瞄
组词:瞄准
我
写
会
艘
航
肆
帽
桅
撕
唬
钩
扭
咧
舱
鸥
逗
瞄
生
归
字
类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艘
航
肆
帽
桅
撕
扭
咧
舱
鸥
唬
钩
瞄
逗
sōu
书写指导:“舟”横笔稍倾斜,右不出头。“叟”上部竖笔上下出头。
部首:舟
组词:一艘
几艘
音序:S
艘
重
字
点
指
导
部首:巾
组词:帽子
帽檐
音序:M
mào
帽
书写指导:“巾”长竖垂直,“
”里的两横笔不与两竖相连。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扌”窄长,“其”靠上,下面的撇点左伸右让,斤靠下,瘦长。
部首:扌
组词:撕烂
撕碎
音序:S
撕
sī
书写指导:“区”末笔与“鸟”横笔齐平,“鸟”竖折折钩稍长而弯折有力。
部首:鸟
组词:海鸥
江鸥
音序:O
鸥
ōu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词
理
语
解
造句:海面上风平浪静,一群群海鸥在上空展翅飞翔。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造句:台风突然袭来,船上的桅杆被吹断了?。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造句:小刚不着边际的回答令老师哭笑不得。
龇牙咧嘴:咧开嘴把牙齿露出来。
造句:他不慎跌了一跤,扭伤了脚踝骨,疼得龇牙咧嘴。
环游:周行游历。
造句:我幻想着有一天可以独自环游世界。
航行:船在水上行驶;飞机、飞船等在空中或太空行驶。
造句:我们乘坐的客轮乘风破浪,航行在长江上。
放肆:言行轻率任性,毫无顾忌。
造句:我们说话要有礼貌,别太放肆。
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无可奈何。
造句:牧民眼巴巴地看着狼把小羊叼走了。
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事情的原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四、整体感知
水手拿猴子取乐
猴子戏弄孩子,孩子走上横木
船长命令孩子跳入水中,水手们救起孩子
1.读拼音写词语。
fàng
sì
wéi
gān
dòu
lè
xià
hu
liě
zuǐ
miáo
zhǔn
(
)
(
)
(
)
(
)
(
)
(
)
放肆
桅杆
逗乐
吓唬
咧嘴
瞄准
五、当堂检测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不但……还
只要……就
即使……也
因而
①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更加放肆起来。
②猴子(
)不理,(
)撕得更凶了。
③孩子(
)一失足,直摔倒甲板上(
)没有命了。
④(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
因而
不但
还
只要
就
即使
也
六、布置作业
1.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描写水手、孩子和猴子的句子。
2.练写本课生字词。(共32张PPT)
17
跳水
部编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跳水》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
二、品读课文
默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帆船上的水手拿什么在取乐呢?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这几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起因。
事情的起因
为下文的猴子逗孩子埋下伏笔
水手拿猴子取乐
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说一说:事情又有怎样的发展?猴子干了什么呢?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事情的发展
“跳到”“摘下”“戴在”“爬上”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猴子的机灵与顽皮。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哭笑不得”“眼巴巴”写出了孩子此刻的神情。
水手们的“大笑”引起了孩子的情绪变化,使得孩子更加窘迫。
思考:
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的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说明水手们的表现更加刺激到孩子
说明孩子由于自尊心受到伤害,非常生气
猴子拿着帽子爬上桅杆,孩子去追猴子。
边读第4自然段边思考:孩子追猴子,到了什么危险的地方?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描绘出猴子的怪样,说明猴子是在故意逗孩子生气
事情的高潮
想一想:当孩子边追猴子边喊的时候,他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我要是拿不回帽子,就太丢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被猴子气急了,所以做出了非常危险的举动——“放开绳子和桅杆”“走上横木”。
说明孩子生气到极点
描绘出水手们被眼前的情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着,侧面衬托出孩子处境的危险以及事态的严重。
孩子处于危险中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说明孩子也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危险的境地,变得害怕起来。
描绘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万分危急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危在旦夕
生死攸关
危如累卵
火烧眉毛
岌岌可危
危急关头
描写处于危险境地的词语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读一读,写一写
即使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默读第5、6自然段,思考:事情的结局是怎样的?船长是怎样救了孩子呢?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说明船长看见这一情形时反应十分迅速,处事也非常果断
事情的结局
思考: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发现自己的儿子处境危险,如果孩子从横木上跌下来,摔到甲板上必然粉身碎骨,没有生还的可能;而跳入水中,既不会伤害到身体,又有水性好的水手们能迅速地救起他,使他能够脱离危险。从当时的情形来看,跳水是最好的办法。
垂头丧气
得意扬扬
目瞪口呆
眉开眼笑
含情脉脉
怡然自得
呆若木鸡
惊恐万分
愁眉苦脸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说明孩子极度害怕,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对他开枪
体现了孩子身处危险境地
此时此刻,船长所说的“向海里跳”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最好的办法,因为事情刻不容缓,所以船长以“开枪”“威胁”孩子。
心惊胆战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心花怒放
心乱如麻
欣喜若狂
心荡神迷
百感交集
心神不宁
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
比喻
说明孩子跳入水中时又快又猛。
写出了水手们救人时的迅速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想一想: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
船长不会真的开枪。他说开枪只是为了吓唬孩子,让他尽快地跳入海里,因为这样是救孩子的唯一办法。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以“跳水”为题?
本文以“跳水”为题,是因为“跳水”既是事情发展的结果,又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因此以它为题目。
三、拓展延伸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
1.
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2.
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3.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4.
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5.
不要把学问看作是用来装饰的王冠,也不要把学问看作是用来挤奶的奶牛。
四、当堂检测
1.补全词语。
风(
)浪(
)
哭笑(
)(
)
龇牙(
)(
)
摇摇(
)(
)
心(
)胆(
)
(
)(
)大笑
平
静
不
得
咧
嘴
晃
晃
惊
战
哈
哈
2.按要求完成句子。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手法,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跳入水中时又快又猛
比喻
仿写比喻句:她浑身都带着感情,那感情像开了闸的洪水,从她的眼底、唇边溢了出来。
五、布置作业
你遇到过什么危急时刻吗?当时是怎样解决的?写一写。
六、结构梳理
跳水
起因:
众水手拿猴取乐
经过:
猴子戏弄孩子,孩子走上横木
结果:船长命令孩子跳入水中,
水手们救起孩子
急中生智
沉着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