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解决问题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解决问题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6 21:5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而且“速度”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都知道我们常说的快慢指的就是速度。可是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快慢跟什么有关呢?学生便不太清楚。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了解时间、路程、速度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这些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时间、路程、速度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时间、路程、速度的意义。
    
4教学时间:一课时
    
5教具:多媒体课件
    
6.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出示课件:(师)把下面的速度与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指名回答,
复习常见的事物的速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速度
(师)板书:速度
探索新知:
1.学习速度的写法:
(课件)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千米,可以写作:15千米/时
(板书 )15千米/时 引导学生读一读。
2.指名练习340千米/时 160千米/时 是什么意思?
3.回放前两张幻灯片,(师)看看这些图片有哪些共同特点?
(生)都是指的一个小时的速度。
速度的概念:
(板书)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
诠释“单位时间”指什么?(可以是每分、每秒、每时、每天、每月、每年等等)
5.(共同探究)在具体情境中找出“速度、时间、路程”三个关系量。加深对速度这一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新知:
1、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2.我会判断
当堂练习:
出示课件:
1.肖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以行多少米?
(师)认真看题,看看题目已知什么?10分钟可以行多少米求得是什么?怎样列算式?
(生)列式解答
全班讨论交流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出示课件:
2.张叔叔每天骑自行车去上班需要30分钟,他家到单位7800米,你能算出张叔叔的速度吗?
(问)求得是什么呢?(生)速度
(师)怎么求呢?回答:速度=路程÷时间 教师板书
生:列式计算
出示课件:
3. 绍兴→上海265KM
这个标牌表示的什么意思呢?
(继续读题)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43千米/时,从绍兴出发过5小时能否到达上海?
小组讨论:
  这道题求得是什么呢?
(3分钟小组交流,然后分组展示。)
全班交流:265千米是路程,是绍兴到上海的路程,而本题求得是汽车5小时行驶的路程。
学生自己解答。
四、(整合拓展)
  1.出示课本的例题,
  2、要求
  (1)、独立完成、探疑解惑,整合答案。
  (2)、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3)、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掌握的如何了?能不能运用他们之间的关系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呢?(能)那就让我们露一手吧!
六、课后作业:
 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去时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
(1)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
每小时行驶15千米 可以写作:15千米/时
路程=速度 ×时间
速度=路程÷ 时间
时间=路程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