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教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定义,感悟特性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想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在二年级和四年级我们都学习过图形的运动,你还记得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出示课件动态图片)
预设:生:旋转现象
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一下图形的运动——旋转。(板书课题)
2.你们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生: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
师:这样的点或轴叫作旋转中心(板书)
3.这些现象是不是旋转呢?(出示秋千等动态图)
这些也是旋转现象,也是物体绕一个点转动,只不过进行的是局部的圆周运动。
4.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生:螺旋桨,风扇,钟表等)
二、探究
(一)认识旋转方向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钟表的指针是怎样转动的?一起来比划一下。
引出:与钟表指针转动的方向一样的叫做顺时针旋转。
与钟表指针转动相反的方向叫什么?(逆时针)一起来比划一下逆时针旋转。
2.旋转有几种情况?(两种: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3.这里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指的是旋转的方向(板书)
(二)借助钟面,明确旋转三要素
1.表盘扫怪游戏:表盘一圈有多少度?现在怎么分?每份是几度?
师:所以扫怪的话指针的旋转还和什么有关?
生:角度(板书)
2.师:怎样从起止位置、旋转中心、方向、角度等方面描述一下指针从“12”旋转到“1”的过程呢?
生: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3.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指针从“1”到“3”,从“3”到“6”,从“6”到“12”的过程吗?
生答。
4.描述道闸的旋转(出示习题图片)
师:打开课本83页,做一做,认真读题,想象或模仿一下车杆的起落,并表述
三、解疑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图形旋转的三要素,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拿出学习单根据要求来完成。
1.线段的旋转(课件出示)
⑴ 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⑵ 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师巡视取个别生画法展示比较,找出最好的画法,并让生描述是怎么画的并总结画法:确定方向、角度 找对应点 连线。再课件演示。
师:观察旋转前后的线段,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中心、形状、长度不变,位置变了。)
2.三角形的旋转(课件出示)
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师巡视取个别生画法展示比较,找出最好的画法。
师:画正确的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先画出线段OA旋转后的位置,再画线段OB旋转后的位置。
师:咦,他是将图形的旋转转化成我们刚刚学的线段的旋转了。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生:可以,因为图形就是由线段组成的。
师:说明我们这位同学非常聪明,现学现用,懂得将新的知识转化为旧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我们数学的转化思想。把掌声送给他。
师:因此图形的旋转画法也是:确定方向、角度 找对应点 连线。再课件演示。
师:那么同样的观察旋转前后的线段,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中心、形状、长度不变,位置变了。)
应用
从9时到12时,时针绕中心点( )方向旋转了( );
从12时到16时,时针绕中心点( )方向旋转了( )。
2.一棵小树被扶起种好,这棵小树绕点O( )方向旋转了( )度。
3.画出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180°后的线段。
4.画一画: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五、提升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旋转
中心
三要素: 方向(顺时针 、逆时针 )
角度
画法:确定方向、角度 找点 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