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轻与重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轻与重沪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7 06:5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轻与重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
P42~43
教学目标:
对物体充分体验的过程中,会对物体的轻重进行直接比较,会使用逻辑推理进行比较。
在比较物体轻与重的过程中,学生理解、归纳出物体间进行重量比较的方法。
注重小组的操作和互动,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会对物体的轻重进行直接比较
教学难点:会使用逻辑推理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橡皮筋、学生操作的用具。
教学过程:
一、二分钟预备
【比身高】
师:一天,小胖、小丁丁、小亚在玩比身高的游戏。要比出谁最高,谁较高,谁最矮。
介绍:他们两两比较,得要小胖和小丁丁比,小胖和小亚比,小丁丁和小亚比。
师:瞧!小胖和小丁丁比,你们看懂了什么?
(小胖和小丁丁比,小胖比小丁丁高,小丁丁比小胖矮)
介绍:如果在这条射线上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这是小胖,小丁丁就应该在小胖的左边。
师:接着,小胖和小亚比,你们看懂了什么?
(小胖和小亚比,小胖比小亚高,小亚比小胖矮)
问:这是小亚可能在射线的什么位置?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摆一摆。
问:还有别的可能吗?
总:看来三个人两两比较,比较两次并不能知道精确的结果。
师:小丁丁和小亚必须再来比一比。
(小亚和小丁丁比,小亚比小丁丁高,小丁丁比小亚矮)
问:所以,小亚应该在小丁丁的哪边?(右边)
师:这是三次他们比身高的结果,如果光看数据你能一眼看出谁最高,谁较高,谁最矮?可能有些困难,如果把数据转化成图,这回你们能告诉我结果了吗?
(小胖最高,小亚较高、小丁丁最矮)
总:真棒!像这样两两比较时,我们只要把比较的结果,按一定的顺序在射线上排列,就能一眼看出结果。
二、引入
【看一看】
师:比完身高小胖和小亚又来比体重,谁来说说小胖和小亚比,谁轻谁重。
(小胖和小亚比,小胖比小亚重,小亚比小胖轻)
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胖又高又胖,所以重)
评:你用的生活经验比出了结果。
总:小胖又高又胖,所以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比小亚重。
【出示课题】
师:小胖为了奖励大家比对了他们的轻重,给大家带来了两样神秘的礼物,这是大盒子,这是小盒子。谁来猜一猜哪个盒子比较重?
(大盒子重)
追问:为什么?(盒子大所以重)
(小盒子重)
(一样重)
师:看来大家都有不同的猜测,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比较出物体的轻与重。
出示课题:轻与重。
新授
【掂一掂】
问: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谁能有什么好方法比出他们的轻与重?
(用手掂一掂)
师:谁想上来试一试,并用三句话说一说你比较的结果。
学生1。
学生2。
评:这两个小朋友都比出了相同的结果,小盒子比大盒子重。
问:所以,刚刚这位小朋友说大就一定重,对吗?(不对)
总:是啊!其实物体的轻重和它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
【学生掂一掂】
师:掂一掂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得了解物体的轻与重。小朋友桌上也有一个气球、一只苹果、一只梨,请你任选两样,比一比他们的轻重。
汇报:一个气球和一只苹果比,一只苹果比一个气球重,一个气球比一只苹果轻。
汇报:一个气球和一只梨比,一只梨比一个气球重,一个气球比一只梨轻。
汇报:一只梨和一只苹果比,一只梨比一只苹果重,一只苹果比一只梨轻。
总:大家用掂一掂的好方法进行了两两比较。
师:那如果摆放能让小胖一眼看出谁最重、谁较重,谁最轻?小组合作,开始吧!
问:谁来说说你们是按什么顺序摆的?结果是?
(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梨最重、苹果较重、气球最轻)
评:回答得又准确又完整。
【拎一拎】
师:得知这结果小胖兴高采烈得准备去小丁丁家分享结果,他还给丁丁准备了6只苹果和4瓶饮料。这回小胖又打算用掂一掂的方法掂出这两堆东西的轻重,你们觉得可行吗?为什么?
(不可行,因为太多了会掉下来)
评:你的预见能力真强。
师:果不其然,光靠掂一掂的方法行不通。那用什么方法这两堆东西就能不掉落了,并且用我们的手就能比出结果?
(装在马夹袋里,拎一拎)
评:你真会解决问题。
师:就用你的方法,水都装在这个马夹袋内,请小朋友把你桌上的苹果放进红色的马夹袋。
师:谁上来拎一拎。并用三句话说说结果。
学生1(6只苹果和4瓶水比,6只苹果比4瓶水中,4瓶水比6只苹果轻)
学生2(6只苹果和4瓶水比,6只苹果比4瓶水中,4瓶水比6只苹果轻)
师:别的小朋友想不想拎一拎?请你的你的同桌拎一拎对方的书包,并说一说结果。
【吊一吊】
师:等小朋友拎完书包,小胖也顺利到了丁丁家。可是,他跑得太快了,觉得十分口渴。于是,他拿起一瓶水正打算喝······
“咦!这一瓶水怎么和我刚刚掂的那只梨差不多重。当两个物体差不多重时,你们有什么办法能精确知道谁轻谁重吗?”
(称、天平)
师:小丁丁也来想方法。他将梨和矿泉水吊在相同长度的橡皮筋上。一只梨和一瓶矿泉水比,你看到的结果是?
学生1
学生2
问:为什么都说矿泉水比梨重?
(橡皮筋拉得越长,它就越重)
问:你们看的是哪一段?
总:用吊一吊的方法能准确得比较两样物品的轻重。当橡皮筋被拉得越长时,物体就越重。相反,当被拉得越短时,就越轻。
师:丁丁帮小胖觉得了难题。小朋觉得和丁丁一起整理他的货物架。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摆放,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最快得比出结果?
(吊一吊)
师:我请两位小助手来吊一吊。
学习单
问:明明玩具车的最底部比磁铁低啊?为什么磁铁最重?
总:要看橡皮筋的长短,来比较轻与重。
介绍:橡皮筋的伸展长短能反映物体的轻重,与这一特点类似,人们发明了吊秤。吊秤称重时,使物体处于悬挂状态,然后进行计重。简易的吊秤使用方便、不占空间,常在日常家庭中被使用。工业上使用的机械型吊秤则非常适合在石油、船舶、水产捕捞、起重机械等行业和部分使用。但吊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跷跷板】
师:如果小巧和小亚两人要比轻重,还能使用这种吊一吊的方法吗?
(不能)
评:实在要吊也可以,但被吊的两位小朋友的舒适度不高。
师:有没有一种能集娱乐性+准确性为一体的好方法呢?
(跷跷板)
评:很会动脑筋。
这样表示:小亚重。
这样表示:小巧重。
总:也就是说哪一边下沉就是哪一边重。
左右持平,表示一样重。
【天平】
师:类似于跷跷板的原理,人们有发明了另一种称重工具——天平。
三本书:
师:看图完成填空。
(语文书比数学书重;
语文书比英语书重;
数学书比英语书重。)
摆: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说一说按什么顺序摆,摆的结果是?
(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摆,语文书最重,数学书较重,英语书最轻)
水果图:
师:请小朋友小组合作,摆一摆。
投影汇报。
三、拓展
【铅笔盒】
师:请小组合作,比一比4位小朋友铅笔盒的轻重,并记录比了几次。
介绍:4样物品两两比较。最少比3次就能比出结果(但比3次就能比出结果的可能性较低),最多需要比6次,比6次一定能比出结果。
如:A和B比,A和C比,A和D比,B和C比,B和D比,C和D比。
A比B重,A比C重,A比D重,B比C重,B比D轻,C比D轻。知道最后一次比较,才能比出结果。
如果有5样物品,就可能需要比10次。
如果有6样物品,就可能需要比15次。
比较的物品越多,两两直接比较的次数越多。那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比出较多物品的轻重呢?
板书:
轻与重
看一看
英语书
数学书
语文书
掂一掂


拎一拎
吊一吊
称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