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湄潭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1-17 16:0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湄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卷
审题:湄潭中学历史教研组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才能得分)。(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最近,湄潭中学博学楼前安置了一块大石头,其实,石头文化在我国历史渊源流长。一次考古中发掘古代石刻石一方,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刻石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秦代 C.汉代 D.元代
2.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掌管国家监察事务权力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皇帝
3.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查士丁尼新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4.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统治者
①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②他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
③他创立的王朝是中国古代比较短命的朝代④他采取法家思想,统治残暴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唐太宗 D.明成祖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华兴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6.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人是
A.毛泽东 B. 朱德 C. 陈毅 D. 贺龙
7.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
①立法 ②行政 ③司法 ④考试 ⑤监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8.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事件是
A.苏格兰人民起义 B.英国议会召开 C.光荣革命 D.国王解散议会
9.在西方代议制中,突出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法律文件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0.下列是以海洋为依托兴盛的文明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11.克里斯提尼改革旨在打破血缘关系的举措是
A.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建立10个地区部落
C. 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12.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他这种自信源于
A.领袖地位 B.充裕的物质生活
C.雅典人所受的良好教育 D.雅典的民主制
13 .西方列强发动的曾经攻破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 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14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担任首席将军的是
A.柏拉图 B.梭伦 C.伯利克里 D.克利斯提尼
15.湄潭中学高一某班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D.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16.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A.发生在顺治时期 B.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程度 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17.有人曾赞扬照片中的人物:“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据此判断该人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
C.聂士成
D.丁汝昌
18.下面是四部电影宣传画,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是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19.2007年12月12日,“联众”公司在网上发布公告,推出大型红色民族网游《抗战》。其活动之一名为“全民抗日,反扫荡”,内容如下:日军将于12月13日12:00~16:00时发动全城扫荡,本公司特号召玩家共同击杀鬼子。你认为网上举行的这一活动的历史依据应为 
A.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B.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C.1937年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0.中国开始实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A. 西汉 B. 东汉 C. 宋朝 D. 元朝
21.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
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海国图志》③《资政新篇》④《权利法案》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22.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23.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扶清灭洋 D.建立社会主义
24.湄潭中学历史教研组策划了一个活动,有这些的关键词:“列宁”、“四月提纲”、“攻打冬宫”,这个活动的主题应该与哪一历史事件最相关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
25.《剑桥中华民国史》写到:“当共产党出发长征时,亚朋德和A.J.比林汉(外国传教士)考察了共产党原先统治过的地区。在那里他们发现农民们喜欢的是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当时农民们喜欢共产党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打败了国民党“围剿” B.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C.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利益 D.国民党对日妥协投降
26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
27.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28.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设想美妙,但无法实现
B.《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C.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D.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9.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说这些话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30.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标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
二、材料分析题。(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才能得分)(31题18分,32题22分,共40分)
31.近代史上,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共产党和国民党先后进行了两次合作,现在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国共两党的高层正在频频接触。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两党合作后,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6分)
(2)抗日战争开始后,两党再次合作,请写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的统一战线的名称。在这个战线的领导下,国共进行了哪些抗日斗争?(10分)
(3)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共提出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15分)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将其概括为什么?(6分)
(2)周恩来总理在外交舞台上留下了众多的身影,20世纪50年代,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4分)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列举其中三项重大成就。(6分)
(4)当今世界格局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新形势下我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4分)
湄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卷 答题卡
命题人:邬文强 审题:湄潭中学历史教研组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31题18分,32题22分,共40分)
31.(18分)
(1)(6分)
(2)(10分)
(3)(2分)
32.(22分)
(1)(6分)
(2)(4分)
(3)(6分)
(4)(6分)
湄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卷 答案
命题人:邬文强 审题:湄潭中学历史教研组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A D A A C B A B D D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C D C D A D D A B D C A
31、(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新三民主义,北伐战争;(6分)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四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4分),共产党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百团大战;(4分)
(3)一国两制,和平统一(2分)
32、
(1)“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6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求同存异”。(2分)
(3)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分)
(4)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2分)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