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小学 学科:数学 (三)年级下册 
课题 
5-3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材第66-67页例4、例5) 
主备人 
授课教师 
备课组成员 
课型 
新课 
课时: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推导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索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推导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抽象过程中,感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现实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应用意识,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推导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会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 
讲解演示、引导发现,分析思考、交流讨论 
教学方法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课前三分钟内容:党的惠民政策 
一.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普遍减轻。推行“一费制”,规范中小学教育收费。“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谈话导入: 
1.师: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一、学习目标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二、自主学习 
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 
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课件出示画出1平方厘米格子的图示,比较出大小) 
三、自学检测 
给你一个长方形要你求出它的面积,你会吗? 
测量书上第3小题两幅图,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四、合作学习 
1.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主题情境图,观察图中的长方形,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2)发现规律: 
①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a.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组分给每个同学长方形板,要求学生先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并做好记录。 
b.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长方形的面积,并记录。 
c.思考讨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长方形的长边摆,一排可以摆(  )个小正方形,摆一排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沿着长方形的宽边可以摆(  )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  )排。 
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②活动反馈 
四个小组测量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 
每排摆的个数(长的厘米数)×排数(宽的厘米数)=面积(长和宽厘米数的乘积) 
一组:4  ×  3  =  12 
二组:5  ×  2  =  10 
三组:6  ×  4  =  24 
 长 × 宽 =  面积 
抽象概括。 
师生共同抽象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师:刚才第四组的同学还没汇报你们组的活动情况。 
指名学生汇报:每排摆的个数和排数都是5。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 
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特殊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五、达标测试 
完成教材第6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六、课后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二次备课 
板书 
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例4: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教 
学 
反 
思 
教研组签字: 
集体备课组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