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a、c两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C.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D.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3.2020
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净水的原理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B.生活中用含洗洁精的水清洗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C.观察颜色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水电解实验说明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4.下列不是溶液的是
A.海水
B.矿泉水
C.汽水
D.硫酸
5.阳阳在家中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这种商品可能是( )
A.硝酸铵
B.蔗糖
C.氢氧化钠
D.食盐
6.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7.已知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
B.在10℃时,将25
g
KNO3加入75
g
水中,充分搅拌,可得25%的KNO3溶液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1∶10
8.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用稀盐酸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D.用热的食盐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
9.溶解度曲线是物质溶解性的直观体现。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质可能是熟石灰
B.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
C.使c物质结晶析出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
℃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0.如图为的溶解度曲线,点a、b在溶解度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B.将b点对应溶液降温到,溶液的浓度不变
C.欲使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降温
D.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其温度应大于
11.在“新型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其中选用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天平称量0.9g氯化钠
B.用量筒量取100g水
C.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
D.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
1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增加
B.将t1℃时b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t2℃时,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将a提取出来
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该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对于任何溶液来说,只要不断加入溶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会不断增大
C.将氯化钠与水按12:100的比例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D.把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分成等质量的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1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确的是
A.t1℃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B.t2℃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若a中混有少量b,可以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15.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烧焦的食物表面呈黑色,说明这些食
物中含有碳________(“元素”或“原子”)。
(2)揉搓冷敷袋,水袋破裂,可溶性盐溶解吸热。这种可溶性盐可能是________。
(3)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因为________。
16.20℃时,向100g水中加入固体物质甲,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随所加物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20℃时甲物质溶解度为_____g。
(2)计算a点时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将c点对应的溶液升温至40℃,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据此现象分析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除加水外还可以通过_____转变为不饱和溶液。
17.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某净水过程: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净水,向水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杂质;工业上制取消毒剂X的化学方程式: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此实验过程中电极上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20℃时,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Ⅰ.图3中,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填“M”或“N”)。
Ⅱ.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Ⅲ.50℃时,80克乙物质中加入12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Ⅳ.50℃时,甲乙两种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的溶剂m甲_____m乙(填“>;<;=”)
Ⅴ.在图1到图2的变化过程中,如不借助图3的信息,只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A.图2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该实验能证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D.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无晶体析出
18.图甲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乙),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看图后回答:
(1)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______;
(2)在________时,B与C的溶解度相等;
(3)要从A、B、C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最好用_______法;
(4)在温度介于t1℃和t2℃之间时,溶解相同质量的A、B、C,需要水的质量最小的是_____;
(5)t2℃时,将20
g
A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g;
(6)我国北方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碳酸钠Na2CO3),那里的农民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冬天捞碱”的道理是
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0.柠檬酸亚铁是重要的含铁试剂,兴趣小组制取柠檬酸亚铁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__;
(3)反应3中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__;
(4)柠檬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C6H6O7,柠檬酸亚铁中铁元素和碳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5)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________g。
四、实验题
2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1)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在A—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现石灰水没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NH3
B
H2
C
O2
D
CH4
(4)工业上常需分离CO和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
②然后,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③实验中用200g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吸收33g二氧化碳气体,则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2.下表是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I.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
II.除去中少量的,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_,过滤,洗涤,干燥。
Ⅲ.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溶液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溶液。
IV.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g。
五、计算题
23.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如下: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在生产中,NaHCO3易结晶析出,经过滤得到NaHCO3晶体和滤液,某温度下,向105g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一定量CO2发生反应,若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3.4g请计算:(写出计算步骤,不考虑溶解在溶液中的NH3和CO2
的质量)。
(1)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9.7g.求剩余溶液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若需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HCO3溶液,除了使用析出的9.7g
NaHCO3晶体外还需多少NaHCO3和多少水?
24.实验室中瓶装浓硫酸的商标如图所示。
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
(1)该瓶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g;
(2)欲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这种浓硫酸___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至0.1mL);
(3)写出该瓶浓硫酸中氢元素质量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A
6.A
7.B
8.D
9.D
10.D
11.A
12.C
13.A
14.A
15.元素
硝酸铵
温度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16.a
30
16.7%
升高温度
17.吸附
ClO2
产生气泡
2H2O通电2H2↑+O2
↑
M
30℃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9/39或23.1%或3/13
<
B、D
18.33.3%
b>a>c
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9.A=B>C
t1℃
降温结晶
B
65g
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冬天温度降低,其溶解度减小而从湖水中结晶析出(降温结晶)
20.Fe
+
H2SO4
=
Fe
SO4
+
H2↑
过滤
CO2
7
:
9
1290
21.锥形瓶
BD
可能是盐酸的浓度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够挥发出氯化氢,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C
CO
关闭活塞甲,打开活塞乙
30%
22.
蒸发结晶
大于
不饱和
167.6
23.8.8g,6.6%,10.3g,180g
24.(1)920(2)21.7(3)500mL×1.84g/mL×98%×
+
500mL×1.84g/m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