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 12 池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 12 池上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7 13:0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池上》是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中的一首描写夏天情趣的诗歌。唐代诗人白居易运用白描的手法,传神地勾勒出一位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撑船偷采白莲,又不知道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小孩的喜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借助拼音自主认读生字,读通诗歌,但是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和诗人感情的体会,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情境的设置很重要。由图文入情境,再由情境入生活。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熟读,积累古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⑴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首、采”2个生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文和多媒体课件的呈现,帮助学生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从而体会文中儿童的天真可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
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2、理解诗意,感受诗情。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主预习。
六、教学方法
情境法、问答法、朗读法。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导语:同学们,美丽的夏天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边。你们喜欢夏天吗?谁能说说你喜欢夏天的什么?
2、多媒体出示图片,配乐欣赏
老师也很喜欢夏天,喜欢夏天的池塘。绿油油的荷叶,粉嘟嘟的荷花,还有好吃的莲蓬呢!就在去年夏天,老师去了咱们淮南的焦岗湖,欣赏了那儿美丽的景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些图片,想看吗?
看了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
3、揭示课题
古往今来,时光流逝,但荷花的韵味犹在,莲蓬的香气犹存。无数的诗人学者为它写下了千古名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12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池上》。
师板书课题
4、指导书写“首”,并组词。
“首”是我们要学写的生字,要想写好这个字,得注意第一笔点和第二笔撇位于竖中线的两侧,第三笔横写得要长要直。
5、齐读课题。
咱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二)介绍作者
1、预习了古诗,知道《池上》这首诗的是谁写的吗?教师板书。
2、多媒体出示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自幼聪慧过人你,三岁识字,五岁诵诗文,九岁懂得辨声韵。十六岁写下了他的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他的诗生动自然,每次写诗都会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能读得懂,他一生写了3600多首诗,是唐代写诗最多的诗人。
(三)创境初读
1、今天田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穿越时空,来到唐朝,和著名诗人白居易一起感受池上的乐趣。看看他是怎样写《池上》这首诗的。
2、各位同学请注意,前往唐朝的时空号列车马上就要起航,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田老师,请同学们准备好铅笔,听好老师的要求,随时做好记录。端正地坐好后咱们就出发!
3、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说话:图上画了什么?谁在干什么?
来到唐朝,首先引入眼帘的是这幅图,谁能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谁在干什么?
(图上画了:荷花、荷叶、莲蓬、船。小男孩在荷花池中划船采莲蓬)
4、师出示情境朗读。[][]
瞧!白居易和我们一样也看到了这个孩子划船采莲蓬,于是忍不住写下了……播放情境视频
(四)自主读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你们想自己读一读古诗吗?请同学们打开书本67页,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古诗,注意把字音都准,诗句都正确、读通顺。在难度的字下面用
做上记号,再多读几遍。
2、指生读,注意“撑、艇、藏、踪、萍”的读音。
谁来试试读一读古诗。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
还有谁想试试?你的声音真好听!
谁能读一读带拼音的字。指生读。谁发现带拼音的字都有什么特点?
同桌互相读一读这些生字。
3、齐读古诗。[]
咱们再一起读古诗。
4、出示断句,学生自读。
光读好字音,读通诗句还不够,还得注意诗歌的断句。自己试着读一读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5、谁来试试?指生读男女赛读,齐读古诗。
6、同学们可真了不起,短短的时间就可以把古诗读得这么顺畅,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古诗,看看作者想通过古诗告诉我们什么?
(五)读中明意
1、学习第一句。
⑴指名读第一行。
⑵认识“撑”。“撑”什么旁?和什么有关?结合图片看看古诗中小娃在撑什么?撑小艇就是划小船的意思。
⑶这个孩子划着小船,要去干什么?
⑷对应了古诗中的哪一句?(偷采白莲回)指生读诗句。
⑸出示图片,了解白莲。
这就是白莲。小孩是怎样采的白莲
⑹借助字典,理解“偷采”。
①带点的字读什么?(偷),能给这个字组一个词吗?(小偷)
②盗取别人的财物是不对的,偷还有别的意思。在字典中偷有4种解释。
你觉得改选哪一个?
所以说瞒着别人悄悄地去看就叫——偷看。偷笑、偷听、偷乐
那小娃瞒着别人悄悄地采就叫做偷采。
⑺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过的一些顽皮的事情来体会小娃的天真可爱。
⑻出示采字的演变,指导书写“采”。
①仔细观察采的字形,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吗?(采字的上面是爪字头,下面是“木”。)

“采”字最初的意思是用手摘取树上的果子。古时候“采”是这样写的,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采”字。
③师范写:强调上半部分是“爪”的变形,笔顺为撇、点、点、撇,下半部分是“木”,中间的竖稍微出头,不宜出头太多。
3、学习第二句。
⑴小娃偷采了白莲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⑵指生读第二句古诗。
是啊!小娃以为别人不知道,正高兴、得意呢,准备划船回去了,你们猜猜他被发现了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⑵理解“踪迹”。
⑶不知道藏踪迹,肯定会被发现的,看图找一找,小娃偷采白莲留下了什么?
⑷出示图片,理解浮萍。
这水面上漂浮着的就是浮萍。看看浮萍这两个字,都有什么?再看看萍是什么旁?(原来浮萍就是一种生活在水里的植物。)
⑸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浮萍早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情。由此可见这个小娃是多么的纯真、可爱啊!这样一个天真率性的小娃娃,作者喜欢他吗?你们喜欢他吗?
⑹指生读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⑺齐读。让我们带着对小娃的喜爱,一起再来读一读第二句。[]
(六)回顾升华
1、调皮的词宝宝把踪迹藏在了荷叶里,你能把他找出来吗?
2、又有些词语宝宝不见了,再认真的找一找
3、看图连诗句。
古诗又变成了两幅图,你还能找到相对应的诗句吗?
2、配乐读古诗。[]
美丽的景色,调皮可爱的小娃,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读一读古诗
3、播放古诗新唱《池上》。
诗中的小孩多么可爱,很多人都喜欢他,还把这首《池上》改成了歌曲,想不想听?
(七)课堂小结
诗人白居易通过短短四行诗,二十个字就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的小娃娃。感受到了池上的美景,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和唐朝说再见。
九、布置作业
1、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诵《池上》。
2、画一画:以夏天为主题,画一画身边美丽的景色。
十、板书设计:
12、古诗二首?池上

白居易
偷采白莲
调皮可爱
小娃
喜爱
不藏踪迹
天真率性
十一、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