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恐吓(hè) 筛子(shāi) 洋溢(yì) 无缘无故(yuán)
B.耷拉(dā) 门槛(kǎn) 附和(hé) 两肋插刀(lèi)
C.腻歪(nì) 拭去(shì) 露宿(sù) 转瞬即逝(shì)
D.醋栗(lì) 唠叨(láo) 晌午(shǎng) 不屑置辩(xiè)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驾驭 望眼欲川 莺啼燕啭 精神颓唐
B.熏陶 不知好歹 无精打采 涓涓细流
C.憋闷 断臂残垣 枯燥乏味 一气呵成
D.隐匿 意想天开 拳打脚踢 千钧之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近日,国务院督查的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又公之于众,不断加大的问责力度让为官不为者如坐针毡,推动着工作的真正落实,让群众真正受益。
B.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C.内蒙古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初步遏制了巴丹吉林等五大沙漠的扩展态势。
D.经过刘大夫的妙手回春,他的病终于好了起来。
4.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8分)
您是勤劳的耕耘者,经年累月,使我们荒寂的心原上撒满希望的种子;您是长明的灯塔,久久伫立,把我们从无边的暗夜引向光明;您是平静的港湾。温情脉脉,目送我们驶向远方。老师,谢谢您!我们将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让它萌发生长;我们将常常拂拭自己的心灵,不让灰尘遮蔽真理的光芒;____,____。
(1)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标点有一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
(2)加点词语“拂拭”的词性是:____;意思是:____。(2分)
(3)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
(4)根据语境,补齐语段空白处的内容。(2分)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理想家和革命家。《孔乙己》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是他的一篇批判现实主义的讽刺小说。
C.《溜索》选自阿城的散文集《遍地风流》,记述了“我”跟随马帮,乘着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经过。
D.刘绍棠,作家,通县人。《蒲柳人家》节选自他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这里以“蒲柳人家”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6.古诗文默写。(4分)
(1)古今多少事,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____。(苏轼《定风波》)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雄壮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
7.名著阅读。(5分)
(1)根据名著内容填空。(2分)
在我们读过的名著里,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在《__傅雷家书__》中,一位苦心孤诣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我”准备去看五猖会,父亲却突然要求“我”__背《鉴略》__(填事件),让“我”失去了看戏的兴趣。
(2)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3分)
____
8.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给下面图片选择的最恰当的字体是( B )(2分)
9.综合性学习。(6分)
材料一 今年“五一”假期,八方游客畅游广安山水,领略广安魅力。红色旅游景区小平故里景区接待游客4.4万人次,华蓥(yínɡ)山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8万人次。
材料二 今年4月30日,在广安华蓥市双河街道的高顶山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施工现场,200余名工人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施工。这里有12家矿山企业、面积50公顷的矿区将在不久后变身4A级景区,游客在景区可实地全程体验矿工工作和生活。
材料三 广安市前锋区会龙村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发展思路,充分挖掘文化元素、观光休闲元素,规划建设以桃园观光和越野赛车为主题的“桃园悦野”乡村旅游项目,完成桃园观光、餐饮基地、垂钓基地、露营基地等配套工程。
(1)请写出你从以上材料中探究出的主要信息。(2分)
__ __
(2)结合语境补写句子。(2分)
全国各地游客争相来到华蓥山,追寻__ __,感受红色文化,饱览__ __。
(3)学校将组织学生到市民广场观看“滑竿抬幺妹”表演。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到目的地。(2分)
____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0~12题。(6分)
【甲】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11.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2分)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__ __
12.【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2分)
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命抶③之二十,不数日死。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备位卿贰⑤,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此烛⑥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⑦,必能寡过。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詈(lì):骂。②坐:犯罪。③抶(chì):笞,鞭打。④病心:指患心痛之疾。⑤备位卿贰:备位,指任职,古时居官的自谦之词。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⑥烛:洞察。⑦法:规范,准则,模范。此处指学习的榜样。
1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昔里中一富儿素悭( )
(2)其人骂至五里许( )
(3)一主政以公差舟行( )
(4)必能寡过( )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2分)
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15.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内容。(3分)
(①富儿)遇仇家欲嫁祸,(②仇家)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丐)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③之)动。
16.“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现,分析刘公的智慧。(3分)
____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0题。(13分)
春夜奇遇
汤素兰
为给父亲扫墓,小林医生在清明节前一天回到了大山里的老家。父亲老林生前是乡村医生。在家里开了一爿小小的“林氏诊所”。现在父亲过世七八年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还挂在院门外的墙上。七八年的风吹雨淋,铜牌上有的地方生了铜锈,有点暗淡了。
小林每打开一道门、推开一扇窗,就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小时候,父亲总是忙,白天给人看病,晚上也常常要接诊或者出诊。他记得,西厢的房子,外间是药房,里间的门大多数时候还挂着锁,父亲叮嘱他不要随便进去。有一天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小林等父亲走远,便偷偷地取出钥匙打开了里间的门。在昏暗中,小林看见一只长得像小鹿一样的动物,脑袋和一只眼睛包着棉纱,扎着绷带。小林打开门的时候,那个动物显然受了惊吓,发出一声响亮的叫声,一头撞翻小林,逃走了。父亲去世几天后,小林终于再次将这间神秘的房子打开,发现父亲竟然在这间昏暗的房子里装了无影灯,还有一张手术台,这让小林大吃了一惊。
小林家的房子在村子西头最靠近大山的坡地上。西边靠山,只有上山的小路,并没有人来往。除了朝南的院门,父亲还在后院的西边院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小门装了铜铃,铜铃上系着一根棕绳,棕绳一直拖到地上。小林不明白原因,他曾问过父亲,父亲说:“万一有从后院来找我看病的呢?他一拉铃,我就能听到。”“拉铃不是得伸出手来吗?谁的个子会这么矮,矮到地上呢?”“以防万一吧。万一来的是个矮个子呢?”
小林沿着山坡上的小路朝父亲的墓地走去。一边走一边想:今年父亲的坟上,是不是又会有花环?来到父亲的墓地,小林果然又看见——不知道是谁,已经将一个用白梽木花和杨柳枝扎成的花环放在父亲墓碑前。父亲去世后,每一年清明节,小林都发现,总是有谁比他更早来给父亲扫墓。他一直不知道这个神秘的人是谁,但他很高兴看到父亲被人纪念。
这一天,一场雨阻断了回城的路,小林只好在家里住一晚上。半夜里,小林好像听到丁零零的门铃声一直响个不停,小林迷迷糊糊地趿着拖鞋来到后院,打开小门。在朦胧的月光下面,他看见一只大穿山甲背着一只小穿山甲站在门口。大穿山甲看到小林,立即把两只前爪放在胸前,长长的嘴翕动着,急急忙忙地说话。小林竟然听懂了它的话。“啊,我家蜜宝有救了……”小林抬头看向屋后的大山,他分明感到在静寂的山岭间有无数双眼睛正在充满期待地注视着他,让他对自己能听懂穿山甲说话一点儿也不震惊。小林立即从车子后备厢里拿出急救箱,把穿山甲带到西厢里间,打开无影灯,给小穿山甲清理伤口,消毒,缝合。那只大穿山甲在手术台边上一边流泪,一边唠叨:“老獾爷爷还说,要是老林医生还在,这孩子或许还有救。当年黄麂的脑袋被猎枪打开花,老林医生都将它救活了……”小林猛地一惊:“小时候看到的原来是黄麂呀!”穿山甲妈妈继续说:“每年清明节,它都代表我们大家去给老林医生上坟。”小林医生恍然大悟。手术结束后,他吩咐穿山甲妈妈:“回家以后要防止伤口感染,一周以后就可以拆线了。”“我到时再来找您,行吗?”穿山甲妈妈问。小林医生本能地点了点头。
吃完早餐,小林便收拾好东西,发动了汽车。表婶问:“你怕是要过年才回来了吧?”小林便说:“我下周末会回来呢。以后,我说不定每周末都回来。毕竟,开车也就两小时……”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山下的溪涧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婉转的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当汽车快要驶出屋前的坡道、转入山坡下的村道时,从汽车后视镜里,小林看到一只小松鼠跳到院墙上,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铮亮的光。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有删改)
17.穿山甲深夜来到“林氏诊所”求救并得到救治,虽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在前面做了铺垫,埋了伏笔。请根据小说,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2分)
铺垫或伏笔 作用
① 逃走的黄麂包着棉纱,扎着绷带 暗示老林救治动物
② 家在村头,最靠近大山,西门无人来往 方便动物来去
③ 后院西墙开小门,装门铃,系拖到地上的绳子 为动物求助创造了条件
④ 为穿山甲得到救治提供了医疗保障 西厢里间有手术设备,小林是医生
18.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__
19.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3分)
山下的溪涧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婉转的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
____
20.《春夜奇遇》运用了童话中将动物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让动物与人沟通交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____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21~24题。(11分)
拐 弯
①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当被人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说:“凡事要想得开,想不开就拐个弯。”
②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适应、顺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不仅在西方人眼中生命需要拐弯,中国古人亦有类似的认识。陆游也曾说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如果把拐弯用英文大写的字母来表示,可分出若干种类型。
③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而是一种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终止了,又改为向上。这是一种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许多人和事都是这样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文化大革命”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利用三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这一宏篇巨著,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④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这种拐弯和“V”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弯,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拐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在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拐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演的影片还获得了金球奖。他还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后来这部书还成为畅销书。
⑤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这说明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炼,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雄辩地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断拐弯中前进,从而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推行“三民主义”,虽多次失败,但矢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八次选择,也就是八次拐弯,终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昇”。
⑥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转换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
(选自《读者文摘》,有改动)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
22.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 __
23.请简要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__ __
24.当下一些中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一蹶不振,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请你结合本文的观点,对其进行劝说。(3分)
__ __
四、写作(45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5分)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戏剧、诗歌除外);③有真情实感;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恐吓(hè) 筛子(shāi) 洋溢(yì) 无缘无故(yuán)
B.耷拉(dā) 门槛(kǎn) 附和(hé) 两肋插刀(lèi)
C.腻歪(nì) 拭去(shì) 露宿(sù) 转瞬即逝(shì)
D.醋栗(lì) 唠叨(láo) 晌午(shǎng) 不屑置辩(xiè)
【解析】“附和”中的“和”应读“hè”。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
A.驾驭 望眼欲川 莺啼燕啭 精神颓唐
B.熏陶 不知好歹 无精打采 涓涓细流
C.憋闷 断臂残垣 枯燥乏味 一气呵成
D.隐匿 意想天开 拳打脚踢 千钧之力
【解析】A.川—穿;C.臂—壁;D.意—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近日,国务院督查的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又公之于众,不断加大的问责力度让为官不为者如坐针毡,推动着工作的真正落实,让群众真正受益。
B.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C.内蒙古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初步遏制了巴丹吉林等五大沙漠的扩展态势。
D.经过刘大夫的妙手回春,他的病终于好了起来。
4.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8分)
您是勤劳的耕耘者,经年累月,使我们荒寂的心原上撒满希望的种子;您是长明的灯塔,久久伫立,把我们从无边的暗夜引向光明;您是平静的港湾。温情脉脉,目送我们驶向远方。老师,谢谢您!我们将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让它萌发生长;我们将常常拂拭自己的心灵,不让灰尘遮蔽真理的光芒;__我们将时时回望这温情的港湾__,__让自己带着叮嘱远航__。
(1)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标点有一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港湾”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__
(2)加点词语“拂拭”的词性是:__动词__;意思是:__擦拭(擦掉)__。(2分)
(3)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把“使”改为“在”。__
(4)根据语境,补齐语段空白处的内容。(2分)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理想家和革命家。《孔乙己》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是他的一篇批判现实主义的讽刺小说。
C.《溜索》选自阿城的散文集《遍地风流》,记述了“我”跟随马帮,乘着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经过。
D.刘绍棠,作家,通县人。《蒲柳人家》节选自他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这里以“蒲柳人家”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6.古诗文默写。(4分)
(1)古今多少事,__渔唱起三更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__山头斜照却相迎__。(苏轼《定风波》)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雄壮理想的句子是:__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__。
7.名著阅读。(5分)
(1)根据名著内容填空。(2分)
在我们读过的名著里,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在《__傅雷家书__》中,一位苦心孤诣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我”准备去看五猖会,父亲却突然要求“我”__背《鉴略》__(填事件),让“我”失去了看戏的兴趣。
(2)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3分)
__《儒林外史》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揭露和嘲讽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丑恶现象和封建末世的衰颓风气。范进因中举而迷了心窍,喜极发疯的丑态,是作者对范进作夸张变形的讽刺,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读者对范进的性格、行为和心态,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把当时社会上一般读书人热衷功名、醉心富贵的特征都统摄在范进这个人物身上,并运用讽刺手法予以揭露、批判,旨在抨击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荼毒,同时反映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__
8.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给下面图片选择的最恰当的字体是( B )(2分)
9.综合性学习。(6分)
材料一 今年“五一”假期,八方游客畅游广安山水,领略广安魅力。红色旅游景区小平故里景区接待游客4.4万人次,华蓥(yínɡ)山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8万人次。
材料二 今年4月30日,在广安华蓥市双河街道的高顶山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施工现场,200余名工人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施工。这里有12家矿山企业、面积50公顷的矿区将在不久后变身4A级景区,游客在景区可实地全程体验矿工工作和生活。
材料三 广安市前锋区会龙村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发展思路,充分挖掘文化元素、观光休闲元素,规划建设以桃园观光和越野赛车为主题的“桃园悦野”乡村旅游项目,完成桃园观光、餐饮基地、垂钓基地、露营基地等配套工程。
(1)请写出你从以上材料中探究出的主要信息。(2分)
__示例一:广安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示例二:广安市多措施发展旅游产业。__
(2)结合语境补写句子。(2分)
全国各地游客争相来到华蓥山,追寻__英雄足迹__,感受红色文化,饱览__自然风光__。
(3)学校将组织学生到市民广场观看“滑竿抬幺妹”表演。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到目的地。(2分)
__示例一:从学校出发,沿金安大道向北,至金安大道与洪州大道的十字路口(交叉路口);再沿洪州大道向西北走即可到达。示例二:从学校出发,沿右边的路向前,至金安大道与洪州大道的十字路口(交叉路口);再左转沿洪州大道向前走即可到达。__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0~12题。(6分)
【甲】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11.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2分)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__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营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大漠奇特壮丽风光的赞美。__
12.【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2分)
__相同点:都表现了边关战事吃紧。都含蓄地表达出慷慨雄壮的思想感情。不同点:①【甲】诗作者借此典故,将镇守边关的节度使崔希逸比之为窦宪,有称颂其战功之意。②【乙】词作者借此典故,写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命抶③之二十,不数日死。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备位卿贰⑤,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此烛⑥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⑦,必能寡过。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詈(lì):骂。②坐:犯罪。③抶(chì):笞,鞭打。④病心:指患心痛之疾。⑤备位卿贰:备位,指任职,古时居官的自谦之词。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⑥烛:洞察。⑦法:规范,准则,模范。此处指学习的榜样。
1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昔里中一富儿素悭( 向来,一向 )
(2)其人骂至五里许( 表约数 )
(3)一主政以公差舟行( 乘船,坐船 )
(4)必能寡过( 过错,犯错 )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2分)
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15.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内容。(3分)
(①富儿)遇仇家欲嫁祸,(②仇家)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丐)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③之)动。
16.“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现,分析刘公的智慧。(3分)
__文中的富儿,不能洞悉仇家“欲嫁祸”之心,亦不能洞察可能招致的祸患,当乞丐辱骂其妻子儿女时,“不胜忿”,最终落得“坐偿”的结局(主政亦是如此)。而刘公面对大骂“若不闻”,体现的正是刘公的智慧——他善于洞察人心,他认为对方“知我而故詈”一定是有所倚仗,有所谋求;他还能预判事情的后果,知道不忍或将引来祸患。__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0题。(13分)
春夜奇遇
汤素兰
为给父亲扫墓,小林医生在清明节前一天回到了大山里的老家。父亲老林生前是乡村医生。在家里开了一爿小小的“林氏诊所”。现在父亲过世七八年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还挂在院门外的墙上。七八年的风吹雨淋,铜牌上有的地方生了铜锈,有点暗淡了。
小林每打开一道门、推开一扇窗,就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小时候,父亲总是忙,白天给人看病,晚上也常常要接诊或者出诊。他记得,西厢的房子,外间是药房,里间的门大多数时候还挂着锁,父亲叮嘱他不要随便进去。有一天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小林等父亲走远,便偷偷地取出钥匙打开了里间的门。在昏暗中,小林看见一只长得像小鹿一样的动物,脑袋和一只眼睛包着棉纱,扎着绷带。小林打开门的时候,那个动物显然受了惊吓,发出一声响亮的叫声,一头撞翻小林,逃走了。父亲去世几天后,小林终于再次将这间神秘的房子打开,发现父亲竟然在这间昏暗的房子里装了无影灯,还有一张手术台,这让小林大吃了一惊。
小林家的房子在村子西头最靠近大山的坡地上。西边靠山,只有上山的小路,并没有人来往。除了朝南的院门,父亲还在后院的西边院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小门装了铜铃,铜铃上系着一根棕绳,棕绳一直拖到地上。小林不明白原因,他曾问过父亲,父亲说:“万一有从后院来找我看病的呢?他一拉铃,我就能听到。”“拉铃不是得伸出手来吗?谁的个子会这么矮,矮到地上呢?”“以防万一吧。万一来的是个矮个子呢?”
小林沿着山坡上的小路朝父亲的墓地走去。一边走一边想:今年父亲的坟上,是不是又会有花环?来到父亲的墓地,小林果然又看见——不知道是谁,已经将一个用白梽木花和杨柳枝扎成的花环放在父亲墓碑前。父亲去世后,每一年清明节,小林都发现,总是有谁比他更早来给父亲扫墓。他一直不知道这个神秘的人是谁,但他很高兴看到父亲被人纪念。
这一天,一场雨阻断了回城的路,小林只好在家里住一晚上。半夜里,小林好像听到丁零零的门铃声一直响个不停,小林迷迷糊糊地趿着拖鞋来到后院,打开小门。在朦胧的月光下面,他看见一只大穿山甲背着一只小穿山甲站在门口。大穿山甲看到小林,立即把两只前爪放在胸前,长长的嘴翕动着,急急忙忙地说话。小林竟然听懂了它的话。“啊,我家蜜宝有救了……”小林抬头看向屋后的大山,他分明感到在静寂的山岭间有无数双眼睛正在充满期待地注视着他,让他对自己能听懂穿山甲说话一点儿也不震惊。小林立即从车子后备厢里拿出急救箱,把穿山甲带到西厢里间,打开无影灯,给小穿山甲清理伤口,消毒,缝合。那只大穿山甲在手术台边上一边流泪,一边唠叨:“老獾爷爷还说,要是老林医生还在,这孩子或许还有救。当年黄麂的脑袋被猎枪打开花,老林医生都将它救活了……”小林猛地一惊:“小时候看到的原来是黄麂呀!”穿山甲妈妈继续说:“每年清明节,它都代表我们大家去给老林医生上坟。”小林医生恍然大悟。手术结束后,他吩咐穿山甲妈妈:“回家以后要防止伤口感染,一周以后就可以拆线了。”“我到时再来找您,行吗?”穿山甲妈妈问。小林医生本能地点了点头。
吃完早餐,小林便收拾好东西,发动了汽车。表婶问:“你怕是要过年才回来了吧?”小林便说:“我下周末会回来呢。以后,我说不定每周末都回来。毕竟,开车也就两小时……”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山下的溪涧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婉转的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当汽车快要驶出屋前的坡道、转入山坡下的村道时,从汽车后视镜里,小林看到一只小松鼠跳到院墙上,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铮亮的光。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有删改)
17.穿山甲深夜来到“林氏诊所”求救并得到救治,虽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在前面做了铺垫,埋了伏笔。请根据小说,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2分)
铺垫或伏笔 作用
① 逃走的黄麂包着棉纱,扎着绷带 暗示老林救治动物
② 家在村头,最靠近大山,西门无人来往 方便动物来去
③ 后院西墙开小门,装门铃,系拖到地上的绳子 为动物求助创造了条件
④ 为穿山甲得到救治提供了医疗保障 西厢里间有手术设备,小林是医生
18.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①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②开头写“‘林氏诊所’的铜牌”,引出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也暗示着诊所传统的中断。③结尾写“‘林氏诊所’的铜牌”,凸显了小说主题,也预示着小林将继承诊所传统。(从“首尾对比”的角度将②③条综合作答亦可)__
19.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3分)
山下的溪涧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婉转的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
__①用排比句式,充分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和节奏感。②用拟人手法,赋予了动物以人的特性,生动形象。__
20.《春夜奇遇》运用了童话中将动物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让动物与人沟通交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__①亦真亦幻,增加了阅读趣味,使读者深入了解动物。②可以拉近主人公与动物的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创造人与动物同为地球主人的境界,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__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21~24题。(11分)
拐 弯
①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当被人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说:“凡事要想得开,想不开就拐个弯。”
②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适应、顺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不仅在西方人眼中生命需要拐弯,中国古人亦有类似的认识。陆游也曾说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如果把拐弯用英文大写的字母来表示,可分出若干种类型。
③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而是一种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终止了,又改为向上。这是一种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许多人和事都是这样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文化大革命”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利用三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这一宏篇巨著,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④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这种拐弯和“V”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弯,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拐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在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拐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演的影片还获得了金球奖。他还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后来这部书还成为畅销书。
⑤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这说明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炼,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雄辩地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断拐弯中前进,从而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推行“三民主义”,虽多次失败,但矢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八次选择,也就是八次拐弯,终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昇”。
⑥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转换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
(选自《读者文摘》,有改动)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人生需要学会“拐弯”。__
22.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运用了举例论证。既通过举例——古人的人生智慧,告诉读者人生起伏,需要智慧;也通过“柳暗花明”的古诗,使论证更有说服力。__
23.请简要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__先由“大家”的一句话引出论题,再举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和名言,论证人生定有“拐弯”,再通过三个分论点,分别论述人生的弯道各不相同,但都需要磨炼和努力才能到达终点。__
24.当下一些中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一蹶不振,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请你结合本文的观点,对其进行劝说。(3分)
__示例:哪个人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各种的困难和挫折,你所经受的这点挫折也许只是你所经历的困难中的一个小水滴,只要你勇敢地面对它,多想想别人是怎样努力战胜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你就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__
四、写作(45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5分)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戏剧、诗歌除外);③有真情实感;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