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7 18:46:4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孙权劝学》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语句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卿(qīng)今当(dàng)涂掌事。
B.孤岂(qǐ)欲卿治经为博士邪(xié)!
C.但当涉猎(bù
liè),见往事耳。
D.即更刮(guā)目相待。
2.下列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蒙词以军中多务。
B.卿言多务,熟若孤?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溢。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尊君在不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下列有关课文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例如,本文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B.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能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D.鲁肃与吕蒙“结友”,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5.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要想当权掌事,就必须读书。
B.读书就要博览,以便全面了解历史。
C.读书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
D.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6.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C.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与蒙论议,大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下列对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B.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岂能让你治理经书充当博士呢!)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了!)
8.下列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托。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二、词语辨析题
9.辨析古今异义。
(1)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0.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政治家、___________家。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的“经”指《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____________》等书。
11.填空。
①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②成语“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四、阅读理解与欣赏
12.文言文阅读。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巳,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践踏。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为什么。④恬:安静、平静。
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而已,罢了)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异:不同)
C.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复:又)
D.冕小儿,恬若不见
(若:好像)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即更刮目相待
更上一层楼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枕戈待旦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以刀劈狼首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下车引之
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
D.【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但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奋读书。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张咏劝学》
【注】①张咏:宋朝名臣。②准:寇准,宋朝宰相。③学术:学问。④出陕:出任陕州知州。⑤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但当涉猎(

④及准出陕(

⑤准莫谕其意(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甲】文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4.两篇选文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两文中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
14.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题。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粗词。
①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
(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当dāng。B.邪yé。C.涉shè。
2.答案:C
解析:A.词→辞。B.熟→孰。D.溢→益。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通假字的能力。B项,“邪”同“耶”。C项,“不”同“否”。D项,“说”同“悦”。
4.答案:C
解析:不是正面表现,而是侧面烘托。
5.答案:D
解析:从吕蒙的角度说,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A、B、C三项的概括都失之偏颇。
6.答案:C
解析:A.动词,掌管;动词,应当。B.介词,用;与“为”连用,构成动词,认为。C.动词,知晓。D.副词,表程度,十分;形容词,年长的。
7.答案:C
解析:正确的翻译应为: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文中鲁肃与吕蒙的
对话是“倒面烘托”,而不是“正面烘托”。
9.答案:(1)研究;治理 (2)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一种学位 (3)只,只是;表转折的连词 (4)指历史;过去的事
解析:
10.答案:1.资治通鉴
编年体
君实
北宋
史学
2.书

春秋
解析:
11.答案:①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解析:
12.答案:1.B
2.B
3.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获得的好处很多。
孩子对读书这样痴迷,为什么不听任他去做想做的事呢?
4.D
解析:1.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他与众不同。
2.A.副词,另,另外;副词,再,又。B.名词,早晨。C.连词,来;介词,用。D.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代词,代指元方。
3.翻译文言语句,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乙】王冕,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进入学堂,听学生念书;听完,就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忘记了他的牛。有人牵着牛来责备(他的牛)踩踏了田地。(王冕的)父亲生气了,用鞭子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又像以前(那样)。(王冕的)母亲说:“孩子对读书这样痴迷,为什么不听任他去做想儆的事呢?”王冕于是离开(家),挨着寺院住下。夜里偷偷出未,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照着佛像前的灯光读它,读声琅琅一直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然)是小孩,(但是)心神安静妤像没有看见。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认为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他努力学习,最终成了精通儒学的人。
(4)“内心惊惶”不正确,王冕面对神像“恬若不见”。
13.答案:1.推托
研究儒家经典
只,只是
等到
明白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张咏将要离开,寇准送他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要教导我的吗?”
3.不赞成。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结友的情节,可以表现出吕蒙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侧面烘托了孙权的善劝。
4.《张咏劝学》中张咏是委婉地劝说寇准要加强学习,而《孙权劝学》中孙权是直截了当地劝说吕蒙要加强学习。
解析:1.解释文言词语,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解词。如第②句中的“治经”,是“研究儒家经典”的意思。
2.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通常以直译为主。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准确翻译出来。如本题中注意“孤”“卿”“治经”“博士”“之”“何以”等的准确翻译。
【参考译文】
【乙】当初,张咏在成都的时候,听到寇准当了宰相,便对他下边的官员说:“寇准虽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可惜在学问上还有欠缺。”等到寇准岀任陕州知州,适逄张咏从成都罢还,路过陕州,寇准盛情地予以招待。张咏将要离开,寇准送他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要教导我的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没有明白他的用意,回到家,取出《霍光传》来读,读到“不学无术”的话时,(才恍然大悟地)笑着说:“这就是张公规劝我啊!”
3.本题考查理解情节安排的妙处。“鲁肃过寻阳”的情节主要写了鲁肃跟吕蒙论议、结友,突出了吕蒙的惊人长进,也从侧面说明孙权劝学取得了良好效果。所以,此情节不是赘笔。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不难总结出,【乙】文中的劝学方式是委婉的,【甲】文中的劝学方式是直截了当的。
14.答案:(1)、C
(2)、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等到、到
(3)、①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②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4)、年纪大;事务多。
(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