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7 18:5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崩溃(
)涉及(
)绚丽(
)襁褓(
)萦绕(
)浩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枷琐
靠拢
无可指摘
B.拙劣
凋零
针峰相对
C.肤浅
涎生
相辅相成
D.扮演
湛蓝
暴风骤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二战结束后,大英帝国分崩离析,各殖民地纷纷独立或被英国入侵前的原主收回。
B.罗波的回答能自圆其说,引起民警怀疑,经过民警劝导,他承认为堂哥罗高“顶包”的事实。
C.隐形门关上时与电视背景是一个整体,打开即进入卧室。将隐形门与电视背景融为一体,美观而大方。
D.戊戌六君子用生命告诉世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已经无药可医,它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4.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
(1)奥运会如今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全球性国际体育赛事,作为“奥林匹克之父”的顾拜旦居功至伟。
(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掀起了一场全民“马拉松热”。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有些人认为,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该在将来采取何种态度了。
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世中造就英雄。正如我最近在一篇关于教育学的文章中所暗示的那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这样,我们又回到了适才我提到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上来,这也正是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地方,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他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即便有时到最后他未能获胜。这种享受,深入运动员的内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只涉及到自身。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占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的区别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拓展
有时慢比快更考验人
第一次看到儿子在操场上骑车,我很激动,但转眼之间这种激动变成了紧张。因为我发现儿子骑车骑得飞快,我非常着急,我怕他摔倒,我怕他出事。所以我一边追一边在喊:“儿子,骑慢一点,骑慢一点。”但儿子还是骑得飞快,自行车飞快地从我们面前穿过来穿过去,怎么样都慢不下来,当它慢下来的时候就摔倒了。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事情慢比快更需要技术,更需要花功夫,更考验一个人整体的能力。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初写《解密》的情景。那是1991年7月,我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即将毕业前的一天晚上,我突然决定要写一个大东西。但是我怎么也想不到,最后居然要用十余年来完成,准确说是11年,也就是我花了11年才写完这本书,真是受尽了折磨。
这部作品发表的时候总共20万字,但我删掉的字数至少有4个20万,我在不停地修改、推倒重来。因为受尽折磨,我多次决定要跟它“分手”,但是它已经和我的生命、血肉交融在一起。我要抛弃它,可能就要抛弃自己。
在这十多年时间里,我不停地在心里臭骂自己,你怎么会那么愚蠢、那么没用、那么可怜,你全部的青春都可能要为它报废。但是当有一天,我终于把这个作品写完的时候,我流泪了。我觉得我的人生已经经历了无数次逆袭、无数次攀登、无数次照亮。在写作过程中,我非常充分地认识了自己的优缺点。
那时候我常常告诫自己,当世界天天新、日日变的时候,我要继续做一个不变的人,慢的人,旧的人;当时代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我要敢于做一个气定神闲的人;当大家都在一路狂奔,往前追逐名利的时候,我要敢于独自后退,安于一个孤独的角落寂寞地写作。
这个时代崇尚速度。每个人的愿望都像春天的花朵一样,争分夺秒、争先恐后地绽放。我用11年时间来写一部作品,就像坐船去伦敦一样,让人觉得有点傻。
但我们迷恋速度、放纵欲望时,却放弃了、丢失了非常多的可贵品质。比如说真善美,比如说安心、安静、耐心、坚守这些非常好的品质。
当我有了名,有人抱着钱天天催着我交稿时,我就迷失了。我就忘掉了曾经对自己的告诫,失去了坐船去伦敦的那种耐心。当你可以顺流而下的时候,大部分人不会去逆流而上。人本身是有重力的,欲望就是最大的自重。你在这种自重的惯性下,很容易顺流而下。
你们可能无法想象,我曾经用三个月时间,写完了一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这本书是《刀尖》上下册,去年我用大半年的时间,对这部作品进行修订。那是我的一个伤疤,那里面真是破绽百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奇怪,怎么会如此不爱惜自己的羽毛。现在一想,其实谜底就在我的心里。在巨大的欲望面前,我败下阵来,我成了自己的敌人并且被打败。塑造自己是非常难的,但是毁掉自己是非常容易的。
人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最美好和最伟大的东西肯定在你们的眼前,不是用物质打造而是在你们的心里,是用你们的心灵创造的。今后你们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去做什么,都不要让自己的心空了。心空了黄金是填不满的;心空了陷阱无处不在。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掉落到陷阱,不妨向我学,爬出来,重新出发。
10.本文是作者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发表的一篇演讲。请通读全文,探究作者发表本篇演讲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开篇叙写“我”第一次看到儿子在操场上骑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用11年的时间来写一部作品,就像坐船去伦敦一样,让人觉得有点儿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麦家介绍了写作《解密》和《刀尖》两部书的过程,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说说你对文中“心空了黄金是填不满的,心空了陷阱无处不在”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
1.kuì
shè
xuàn
qiǎng
yíng
jié
2.D(A.枷琐—枷锁;B.针峰相对—针锋相对;C.涎生—诞生)
3.B(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4.(1)删去“全球性”或“国际”。(2)将“改善”改成“提高”。
二、
5.作者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两个重要内涵:平和和自信,并点明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的区别。
6.因为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7.奥林匹克运动除了追求胜利,还强调愉悦的美;一般体育运动强调竞技,主要给运动员个人带来胜利感。
8.“喷涌”一词,这里用来写愉悦的感情向外流露,突出了愉悦的程度之深。
9.比喻;把“自信”比作“良药”,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自信对于人类根除恐惧的巨大作用。
三、课外拓展
10.意在告诉听众,很多事情慢比快更需要技术,更需要花功夫,更考验一个人整体的能力。
11.引出本篇演讲词的中心论点,即“很多事情慢比快更需要技术,更需要花功夫,更考验一个人整体的能力”;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用11年的时间来写一部作品”比作“坐船去伦敦”,形象地阐述了写作的过程需要“安心、安静、耐心、坚守”的观点。
13.分别从正面和反面阐述了写作的过程需要“安心、安静、耐心、坚守”的道理,突出证明了“慢有时更能考验人”的论点。
14.示例:一个人心中没有装下“最美好和最伟大的东西”,就会空掉。心空掉了,自然会有无限的欲望和各种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