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二)
一年级
数学
学具准备:纸、笔、小棒和计数器。
还剩多少本书?
还剩多少本书?
78-30=
?(本)
还剩下多少本书?
78-30=
?(本)
活动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算一算。
2.试着讲清计算的道理。
78-30=
?(本)
48
58
68
78
10
10
10
78-30=
?(本)
48
58
68
78
10
10
10
78-30=
?(本)
10
78-30=
?(本)
10
10
10
10
10
10
10
8
78-30=
?(本)
10
10
10
10
10
10
10
8
78-30=
?(本)
10
10
10
10
10
10
10
8
78-30=
?(本)
乐乐
78-30=
?(本)
78
8个一
4个十
3个十
乐乐
48
78-30=
?(本)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豆豆
78-30=
?(本)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豆豆
78-30=
?(本)
78-30=
?(本)
70
8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3个十
4个十
78-30=
48(本)
70
8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8个一
3个十
4个十
想一想,算一算
57-20=
想一想,算一算
57-20=
√
×
57-20=37
57-20=55
想一想,算一算
57-20=
37
57-40=
想一想,算一算
57-20=
37
57-40=17
50-20
50-40
想一想,算一算
57+40=97
57-40=17
50-40=10
10+7=17
50+40=90
90+7=97
想一想,算一算
57+40=97
57-40=17
50-40=10
10+7=17
50+40=90
90+7=97
30
+
=
55
静静
25
30
+
=
55
静静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25
30
+
=
55
静静
55-30=25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回顾
48
58
68
78
10
10
10
百
十
位
位
个
位
再
见!《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二)》学习任务单
【课前准备】
有条件的准备100根小棒和一个计数器。
【课上活动】
活动一
计算78-30=
?(本)
活动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算一算。
2.试着讲清计算的道理。
活动二
想一想,算一算:
57-20=
57-40=
活动要求:
1.借助小正方体圈一圈、算一算,写出计算结果。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活动三
静静在练习口算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算式里的一个加数弄脏了,你能帮助静静找回这个数吗?
活动要求:
把你的想法写一写,算一算。
【课后实践活动】
根据“56-30”讲一个小故事,把自己的思考讲给家长听一听!
活动要求:故事要符合算式意义和生活实际,可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后实践活动要点】
1.明确题意:讲一个关于减法的故事,故事基本符合生活实际。
2.参考答案:
商店有56箱矿泉水,今天卖出30箱。商店还剩多少箱矿泉水?
湖面上原来有56只大雁,飞走了30只。现在湖面上还剩下多少只大雁?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二)
年级数学
学具准备:纸、笔、小棒和计数器。
专/网览室有事
故事书
我们班借30本
78本
还剩多少本书?
专/网览室有事
故事书
我们班借30本
78本
还剩多少本书?
78-30=?(本)
还剩下多少本书?
78-30=?(本)
活动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算一算。
2.试着讲清计算的道理。
78-30=?(本)
48←58←68←78
0
10
10
78-30=?(本)
48←58←68←78
0
10
10
7中
TTTITTTTTTTITTT
40
50
60
70
80
78-30=?(本)
10/△△△△△△△△△△
△△△△△△△△△△30
△△△△△△△△△△
△△△△△△△△△△
△△△△△△△△△△
△△△△△△△△△△49
△△△△△△△△△△
△△△△△△△△
7
78-30=?(本)
10/△△△△△△△△△△
10△△△△△△△△△
10\公△△△△△△△△△°
10△△△△△△△△△△
10△△△△△△△△△△
10△△△△△△△△△△(49
10△△△△△△△△△△
8△△△△△△△△
7
78-30=?(本)
10/△△△△△△△△△△
10△△△△△△△△△
10\公△△△△△△△△△°
10△△△△△△△△△△
10△△△△△△△△△△
10△△△△△△△△△△(49
10△△△△△△△△△△
8△△△△△△△△
7
78-30=?(本)
10/△△△△△△△△△△
10△△△△△△△△△
10\公△△△△△△△△△°
10△△△△△△△△△△
10△△△△△△△△△△
10△△△△△△△△△△(49
10△△△△△△△△△△
8△△△△△△△△
7
78-30=?(本)
乐乐
78-30=?(本)
78
3个+4个十8个
乐乐
48
78-30=?(本)
百十
位位位
豆豆
78-30=?(本)
百十
位位位
豆豆
78-30=?(本)
0-30=40
40+8=48
78-30=?(本)
708
0-30=40
40+8=48
3个十4个十
位位位
78-30=48(本)
708
0-30=40
40+8=48
3个十4个十8个
位位位
想一想,算一算
57-20=
想一想,算一算
57-20=
57-20=37
57-20=55
想一想,算一算
57-20=37
57-40=
想一想,算一算
57-20=37
57-40=17
50-20
50-40第二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二)
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100以内数的认识、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以及上节课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求学生理解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其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究其算理,初步理解两位数减整十数就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相减,并学会简单表达,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另外,本节课还承载着沟通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之间内在联系的任务,同时还要关注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即理解题意、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数学式子表达的解决问题过程。
经历了第一单元及上节课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学习,学生能够从数位、计数单位、计数单位的个数的角度去理解、分析数;尤其是通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学习,学生能运用对数意义、加减法运算意义的分析解决简单问题,并积累了大量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摆小棒、拨计数器分析数的组成。但抽象地运用算式运算对学生来说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本课教学要突出学生借助实物、画图、数线、小棒、计数器等直观模型进行说理,在此基础上掌握抽象的计算方法,并寻求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的意义的理解,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引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1)观察图片,获取信息:阅览室里有故事书78本,一个班的同学要借走30本书。根据这两条信息,请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呈现问题:还剩多少本书?
(2)根据题目信息列式,理解减法的意义:78-30=?(本)
预设:求还剩多少本书,就是从78本书里减去30本书,用78-30来计算。(二)独立思考,尝试探索
1.明确活动要求
(1)可以在纸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借助小棒或者计数器帮忙算一算;(2)试着讲清计算的道理。
2.学生独立探索
(三)反馈交流,质疑点拨
过渡: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没完成的同学也别着急,我们先听听大家都是怎么想的。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新的收获。
1.预设一:十个十个地往前数
从78开始十个十个地往前数3次,连续减去3个十,就能帮助我们找到78-30的结果是48。
2.预设二:画图
用一个小三角形代表一本书。从78个三角形里去掉30个,表示借走了30本书,剩下48本书。
3.预设三:直观模型——卡片
一张卡片代表1个十,7张就是7个十。还有1张卡片是8,合起来就是原来的78本故事书。78-30等于多少呢?就从7张卡片里拿走3张,7个十减去3个十,还剩4个十,再加8个一,合起来就是48,所以78-30=48。
4.预设四:用小棒数
用7捆小棒和8根小棒表示78本故事书,左边画虚线的3捆小棒表示借走的30本书,还剩下4捆小棒和8根小棒,合起来就是48。
5.预设五:用计数器帮忙
先在十位上拨7颗珠子,个位上拨8颗珠子,表示书架上的78本故事书。借走了30本,就在十位上去掉3颗珠子,现在十位上还剩下4颗珠子——表示4个十,个位上有8颗珠子——表示8个一。4个十与8个一合起来一共是48,就是剩下了48本书。
6.预设六:直接口算的方法
(四)对比沟通,总结回顾
1.不是要算78-30吗?为什么用70-30?
预设1:就像摆小棒的方法,要先从7捆小棒里去掉3捆小棒,就是7个十减3个十,还剩4个十!
预设2:可以在计数器上看,78-30,30表示3个十,就要从十位上的7颗珠子里去掉3颗珠子,所以先用70-30。
2.为什么最后还要用40+8呢?
预设:78是由7个十和8个一两部分组成的,我们先用70减去30之后,还要把8个一补回来。
(五)尝试练习,巩固提高
1.想一想,算一算
(1)请同学们借助小正方体,想一想,算一算,57-20=?
你同意下面哪种做法?
小结:57-20,应当从57里面减去2个十,也就是去掉两列小正方体。
(2)借助这些小正方体,继续想一想,算一算,57-40=?
(3)在计算57-20和57-40的时候,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预设1:57-20和57-40之间的联系
它们都是先算的整十数减整十数,最后再把个位上的7个一合并起来,它们都是用十位上的数减十位上的数,个位不变。
预设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之间的联系
例如:计算57-40和57+40,都是先算的整十数,只不过计算57+40的时候,要用5个十加4个十,而计算57-40的时候,要用5个十减4个十,最后再把个位上的7相加。
(2)32+40,结果是多少呢?请你先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头脑中试着用小棒摆一摆。
2.静静在练习口算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算式里的一个加数弄脏了,你愿意帮助静静找回这个数吗?
预设1:可以用计数器来帮忙。先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就是30了。30+几等于55呢?先在十位上添上1颗珠子,现在就是40,再添上1颗珠子就是50,还差5个,就在个位上再拨出5颗珠子,就是55了。现在,十位上添上了2颗珠子,就是2个十;个位上添上了5颗珠子,就是5个一。所以那个加数是25。
预设2:55-30=25
(六)课堂小结,总结回顾
在今天的学习中,同学们再次用到了数数、画图,还有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还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分享,让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最了不起的是,许多同学能在计算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产生新的发现,还找到了减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希望同学们努力做一个会学习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新本领!
(七)课后实践、综合提高
实践活动:“56-30”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呢?
请你用“56-30”讲一个小故事,把自己的思考讲给家长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