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17 09:1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等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
突破方法:多媒体启发式观察结合口诀理解记忆。
教学难点:心脏中的血流方向。
突破方法:图画结合规律理解记忆。
三、教学准备:
教师:PPT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心脏实物和模型。
学生:自主预习本节内容。
四、教法与学法:
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采用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时分配:共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复习回顾血管的种类、特点、分布和血流的方向。
师:血管如同四通八达的管道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可是血液的流动动力从何而来呢?
生:思考猜测心脏。
师:过渡:心脏在血液循环过程中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或抽水机的泵,保证了血液能够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那么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呢?它是如何工作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
2、新课探究:
(1)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师:合作探究,四人一组,对比心脏实物和模型,解决P61页的4个问题。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把手放在胸口,感受自己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
师:心脏位于身体胸腔中央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体内脏图,观察心脏的形态、大小,展示猪的心脏实物,识别人体心脏的大小和形态。
生: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师:对照模型、实物和课本,指导学生观察心脏的四个腔,自己找出规律。
生:观察并思考。
师:使学生明确上面两个腔室是心房,下面两个腔室是心室。类比房子的上面和地下室进行理解记忆。
生:识记。
师:强调左心房、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鲜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
生:观察并试图总结出规律。
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的黑板图,肯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强化规律:房连静脉室连动。
生:识记。
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再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
生:找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
心脏和血管的血流方向
师:在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指着模型设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生:通过观察与提问,使学生明白心脏中有房室瓣和动脉瓣,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能朝向动脉开。
师:在此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心脏的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同时设问:同学们,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的时候,能不能回到心房,同样,动脉的血流能不能回流到心室呢?
生:进一步探究,回答:不能。
师:再问:这两个瓣膜有什么作用呢?
生: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
师:总结规律:静房室动不倒流,即静脉血管的血流到心房,心房流到心室,心室流到动脉血管,这样不断反复,血液不会倒流。
一起回忆心脏的结构
教师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心脏解剖图,让学生一一说出心脏的各部位的结构名称及功能,使学生能够加深印象。
(5)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
师: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生:复习回顾本节内容。
九、课后作业:
本节课的课时练
十、板书设计:
房室瓣房室瓣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肺动脉主动脉
动脉瓣动脉瓣
十一、教学反思: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应当努力将新课程教育的理念,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效性体现在是否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能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讨论阶段能充分营造气氛,师生共同发展;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能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