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七年级下册8.1 日本课件 (共7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 七年级下册8.1 日本课件 (共7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7 08: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漫
第一节 日 本
学习目标1
运用地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等概况。
掌握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河流特征。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一、东亚岛国
日本
海陆位置:
太平洋西北部
亚洲东部
经纬度位置:
30°N—46°N
130°E—150°E
相对位置:
西与俄罗斯、中国、
朝鲜、韩国隔海相望
全部是中纬度,北温带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①找出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其中哪一岛的面积最大?
②找出太平洋、日本海、东京湾、濑户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
(二)领土组成
面积37.8万千米2,海岸线约3万千米
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大岛屿及附近一些小的岛屿组成,
其中 面积最大; 纬度最高。
面积37.8万千米2,海岸线约3万千米
(二)领土组成
核心知识
本州岛
北海道岛
活动
将右图中太平洋、日本海、朝鲜海峡、津轻海峡、本州岛、北海道、四国、九州、濑户内海等文字拖入图中相应位置。
二、多山的地形
在右图中找出奥羽山脉、富士山、关东平原。
火山
地形特征:
1.山地丘陵为主,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是著名的的活火山。2.平原大多分布在沿海和河流的下游地区,关东平原是最大平原。
3.日本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阅读
富士山山体呈圆锥形,山顶常年积雪,山坡森林葱郁,山麓瀑布、温泉和湖泊广布。富士山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约200米,公元800年、864年、1707年有过3次大规模的喷发。
富士山
日本富士山景观
由于日本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思考: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呢?
火山
日本目前共有270多座火山
其中活火山80多座
火山之国
地震之邦
关东大地震
神户大地震
有感地震每年1500多次
平均每天4~5次
日本防御地震的经验
日本抗震建筑
日本传统民居多是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成的,原因是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温 泉
日本温泉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大小温泉有近20000处,是世界上最大的温泉国。箱根、伊豆半岛都是著名的温泉胜地。
想一想:日本为什么多温泉?
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三、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读P7,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日本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其分布有何特点?笔记整理在课本P69
城市
最冷月(1月)均温
最热月(7月)均温
年降水量
东京
3.7℃
25.1℃
1610毫米
北京
-4.7℃
26.1℃
636毫米
读东京和北京气温和降水量对比表格。思考下列问题。
① 从降水量、气温年较差两方面比较东京和北京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与北京相比,东京降水量大,气温变化小。
② 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日本为岛国,受海洋影响显著,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活动
日本海
太 平 洋
冬季:
西北风
夏季:
东南风
北纬45o
北纬30o
东经130o
东经145o
分界线

东京

日本的季风气候
西北
东南

西北
东南
差异:西侧冬季多降水多,东侧夏季风降水多。
冬季西北风通过日本海时带来大量水汽,日本海沿岸常有暴雪。太平洋沿岸地区,夏季受东南风影响,降雨较多。
对照新潟(xi)与东京的气候统计图,结合两地的海陆和地形位置,分析日本东西两侧的主要气候差异及原因。
活动
冬季:
西北风
夏季:
东南风
日本的气候
(1)日本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差异较大。
(2)海洋性特征明显。(原因:日本是个岛国,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
(3)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降雨(原因:太平洋沿岸地区,夏季受东南风影响),日本海沿岸多雪(原因:冬季西北风通过日本海时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降雪)。
(4)夏秋季节台风影响大。
读图,说一说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你了解其中的原因吗?
规律:樱花开花时间由南向北推迟。
活动
原因:日本领土狭长,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南部春季升温早,北部春季升温晚。
四、短小湍急的河流
信浓川是日本最长的河流
剖面线
北纬36度
地形剖面图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关东平原
富士山
据图回答
思考:日本的河流短小湍急的原因吗?
原因:①由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狭小
②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
为什么日本的水能资源丰富?试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
①地形: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
②气候:日本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70%,被誉为“绿色王国”。有20几种有关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法律,鼓励和嘉奖造林优异者。日本人几乎到了“爱树成癖”的程度。房屋还没建起,四周已种上了花草树木。不论何处,很难看到攀折花木的坏现象。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
东亚岛国
多山的地形
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课堂小结
日本(一)
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海洋性特征明显
——多山的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学习目标2
掌握日本的工业发展条件,工业特点,工业分布。
掌握日本农业发展条件和海洋渔业发展条件。
了解日本的人口、文化等人文地理特点。
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日本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2010年,日本的经济总量被中国超过,居世界第三位。
国家
GDP总量
(十亿美元)
排名
美国
中国
日本
17497.96
10385
4817.52
1
2
3
四、高度发达的经济(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思考:
二战后日本做为战败国,国家深受创伤,但是二战后它的经济能迅速恢复,成为目前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那么日本的经济为什么能够迅速恢复呢?
你知道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有哪些?
(1)发挥自身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
(2)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管理经验
(3)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4)海洋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较丰富
(1) 矿产资源贫乏 (2) 国内市场狭小
(3)国土狭小 (4)多火山、地震
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1.工业发展条件
阅读教材P71相关正文部分,找出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进口量占原料需求总量的所占百分比。回答下列问题。
① 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大量进口能源和矿产?
② 读图,看一看,日本进口的铁矿石、石油、煤炭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
原料燃料
进口比例
石油
99.7%
天然气
94.3%
煤炭
90.9%
铁矿石
99.8%
铜矿石
92.3%
棉花
100%
活动
资源贫乏
铁:巴西、澳大利亚 石油:西亚 煤:中国、澳大利亚
便利的海运
发达的科技、
高素质的劳动力、
高效率的管理
便利的海运
铁矿石99.8%、原油99.7%、
天然气94.3%、煤90.9%、
棉花100%、天然橡胶100%
钢铁17.1%、船舶80.6%、
照相机81.8%、钟表79.8%、
电视机34%、汽车45.1%
进口原料:
出口产品:
加工原料、制造产品
日本怎样由一个资源小国变成一个经济大国的呢? :
加工贸易型经济
进口原油等资源
出口汽车的产品
2.对外贸易
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
出口:工业制成品。
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
日  本
中  国
服装 石油 煤炭 棉花
水产品 蔬菜
汽车 电子产品
其他工业产品
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经济贸易伙伴国;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基本上是高技术附加值制成品,如家用电器、汽车、精密仪器等;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产品则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为主。
3.工业特点
阅读教材P72相关正文部分和右图,填写下列表格归纳日本工业特点。
发展程度
工业结构
工业部门
工业地位
分布特点
高度发达
技术密集、节能节材
电子、汽车、钢铁
产品竞争力强
集中太平洋沿岸
活动
在图上找出日本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想一想,日本工业为什么大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太平洋沿岸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活动
探究
日本的传统工业为什么向东南亚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
接近原料产地,接近廉价劳动力地区,接近消费市场,降低生产成本。
阅P72-73日本工业分布与工业迁移,思考:

阅读教材P73相关部分,归纳农业的不利和有利条件。
不利: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
有利:农业现代化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以小型农机具为主,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水平高。
主要农产品有稻米、水果、蔬菜和茶叶。
自学归纳
4.农业发展
海洋渔业
阅读教材P73“日本的海洋渔业”及右图,说说日本发展海洋渔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有哪些?
日本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加之寒暖流在北海道附近海域交汇,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形成了世界闻名的北海道渔场。
世界四大渔之一:
北海道渔场
阅读教材P73最后自然段和P74“阅读——便利的交通”,归纳日本交通运输业特点,并填写下表。
自学归纳
运输方式
国际运输
国内运输
货运
客运
货运
客运
著名海港
交通特征
海运
航空
公路和海运
公路和铁路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
交通便利,形成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著名的有津轻海峡的海底隧道——青函海底隧道。全长53.85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隧道。
新干线列车
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五、东西融合的文化
在古代,日本的文化受我国影响很大。在文字、传统建筑、宗教、传统服饰和饮食等方面都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日本奈良的东大寺
日本的书法
日本和服
在近现代,日本的文化又受到欧美文化的广泛影响。
当代日本的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
既保留有东方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西方文化特色
国花:
传统服装:
传统食物:
和服
樱花
富士山
寿司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国家象征:
以寿司这一饮食习俗为例,说明当地自然条件对它的影响。
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适合高产作物水稻生长,因此寿司以米饭为主;日本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粮食不足,但临海,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因此,寿司中加有大量鱼虾,而用紫菜包裹。
日本饮食简称和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寿司,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着鱼、肉、虾和各种佐料等。
活动
人口(亿人)
面积(万千米2)
人口密度(人/千米2)
中国
13.4
960
日本
1.28
37.8
140
339
算一算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
六、人口与主要城市
人口
民族
语言
宗教
阅读教材P75,填写下表,了解日本的居民特征。
自学归纳
1.28亿
大和族
日语
神道教 佛教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首都:
新兴科学城:
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
较大的城市:
东京
筑波
京都和奈良
大阪,名古屋,横滨,神户
主要城市
活动
东京
京都
奈良
神户
大阪
名古屋
横滨
(1)在P72地图中指出东京、京都、奈良、大阪、名古屋、横滨、神户等城市。
(2)利用教材正文或查找资料了解以上城市的特点和职能。
(3)归纳日本城市的分布特点和人口分布特点。
东京
东京地处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西北岸,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型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多万。
筑波,位于东京东北约50米,是一座科研机构云集的新兴科学城。(日本“硅谷”)
京都
京都是日本故都,位于琵琶湖西南,群山环抱,著名文化旅游城市,京都府厅所在地。
奈良
奈良是日本历史名城,著名游览城市。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是日本历史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大阪
大阪是日本第二大经济中心,是日本著名的水都。位于大阪湾东北岸,又是世界大港之一。
名古屋
名古屋是日本第三大城市。它是中部地区的工业商业交通的中心,又被称作中京。
横滨
横滨是日本第二大城市。东临东京湾,是世界性大港之一,是日本著名的贸易港和工业中心。
神户
神户是日本著名国际贸易港和工业中心,兵库县首府,在本州西南部大阪湾西北岸。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高度发达的经济
人口与主要城市
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进口原料和燃料
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日本(二)
主要工业区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保留东方传统文化
兼有西方文化特色
总人口1.28亿(2009年)
城市人口占大部分
信仰神道教和佛教
东京(首都),筑波(科学城)
较大城市:大阪、横滨、神户等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日本河流短急的主要原因是( )
① 由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狭小
② 季风气候,气候干旱
③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较大
④ 植被覆盖差,泥沙淤积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日本最大的城市是( )
A.神户 B.横滨 C.东京 D.京都
3.关于日本农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劳动力充足
B.耕地面积大,重视发展高度机械化
C.以生产小麦为主
D.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
D
C
D
5 .读右图,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图中所示的阴影地区,主要是
因为该地区( )
① 劳动力素质较高② 便于排放污染物③ 多优良港湾④ 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以____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
A.海运 B.空运 C.铁路 D.公路
A
D
6 .读日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岛屿名称。
① ________;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④ ________。
(2)写图中甲、乙代表的海洋名称。
甲 ________;乙_________。
(3)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国家名称。
⑤ ________;⑥ ________。
(4)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A _______;B _______;
C _______;D _______;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日本海
太平洋
中国
韩国
大阪
名古屋
横滨
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