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7~9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运动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观察、操作、想象、设计图案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图形运动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根据旋转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尺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课件播放“上海音乐厅”平移视频。
提问:上海音乐厅的搬迁利用了什么数学知识?
师:请同学们回忆下,我们小学阶段还有那些图形的运动方式呢?
(生答后,教师相机评价。)
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图形的运动。(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总复习)
二、探究新课
师:请同学们观察2号~6号三角形各是通过怎样的运动得到的呢?
选择你感兴趣的图形作答,小组间还可以互相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干扰图形6号三角形,学生总结出:无论哪种运动方式都不会改变图形的形状。)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平移
轴对称
旋转
放大与缩小
师:刚才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种运动方式的要素分别是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完善表格
运动方式及要素
不同点
相同点
平移(
方向和距离)
轴对称(对称轴和距离)
旋转(中心点,方向和角度)
放大与缩小(比例)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这些运动方式的要素,我们在回顾下这几个图形,你能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去描述下他们的运动情况吗?
生答……
师:同学们,这几种运动方式的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形状不变)
不同之处呢?(完善板书)
三:当堂检测(利用平板答题统计进行调查)
1:基础题(判断)
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2.)图形的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方向(
)
3.)把一个图形按照1:3缩小后,面积会缩小到原来的(
)
4.)半圆没有对称轴。(
)
2、基础题(选择)
1.)从10时到10时30分针旋转的角是(
)
A、锐角
B
周角
C.
直角
D平角
2.)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4
B
3
C、2
D、
1
3、)将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按照2:1的比放大后,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周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
B、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
C、周长扩大到原来的8倍
D、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3、根据课堂前测作业,集体纠错。
教师出示上面这组图(根据课前微课的前测作业错误比较集中的地方拿出来集体纠错)
(设计意图:一般的思路会让学生逐一动手操作,但是对于毕业班复习课而言,很多的知识学生都是已经熟练掌握的,并不需要课堂上一一还原,通过微课课前前测来进行一次摸底,发现学生对“旋转”的图形变换还是有些不熟练,于是就需要把这部分内容单独挑出来再次讲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4、拓展题:根据图形的变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答完后拍照上传。集体评议,可机动处理)
小结:利用旋转知识把图形转化,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5、一个直角三角形,以两条直角边为轴旋转
会得到什么图形?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
只列式不计算)。
师根据学生拍照上传的情况,集体评议。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图形的运动,经过这一节课的复习,我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吗?(生答)你能把今天学习的收获写成数学日记吗?
五、作业设置
课后第98页第3、4题完成在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