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一、背景
政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背景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爆发(前期)
北京学生在天安门集会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并举行游行示威。
学生演讲
我们的国家被列强出卖
我们的公理正义荡然无存
北洋政府是列强的帮凶、倭寇的走狗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但绝不会低头!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我们定要以血还血 以牙还牙
国亡了!同志们,站起来啊!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口号
要求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曹汝霖:时任交通总长,签订“二十一条” 时任外交次长
陆宗舆:时任币制局总裁,签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
章宗祥:山东问题换文的签字者,时任驻日公使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性质
反帝反封建
口号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终
点
起点
北洋政府逮捕爱国学生
各方面反应
学者的反应
蔡元培:
陈独秀:
爱国无错,积极营救学生
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日本的反应
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北京
天津
济南
上海
长沙
铜山
开封
武昌
长安
成都
重庆
昆明
南宁
广州
南昌
阳曲
清苑
江宁
怀宁
杭县
沈阳
烟台
厦门
闽侯
全国200多个城市罢课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三、扩大(后期)
上海工人(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游行
上海商界罢市、游行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四、结果(初步胜利)
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狱
1919年 6月10日,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但,弱国地位改变了吗?
内除国贼
外争国权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反帝
反封建
彻底性
1.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评价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人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2.意义:
①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北大马克思主义
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
李大钊
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和思想基础。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19年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代表:辛亥革命)
由资产阶级领导,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领导,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制度)
3.地位 :
一:背景
政治上: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上: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爆发:1919年5月4日
三:口号:
四:性质:
五:经过:
六:初步胜利
七:意义:①②③
八:地位: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结果
6月3日前
北京
学生
学生罢课,示威游行
被镇压
6月3日后
上海
工人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初步胜利
九: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旧:资产阶级
不同点:①领导阶级
新:无产阶级
旧:三民主义
②指导思想
新:马克思主义
旧: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革命目标
新: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工、学、商打倒曹、陆、章(漫画传单)
1.政治漫画将历史以精美的艺术形式植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右侧漫画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
2.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意向深远,它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
那么,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
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