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 诗经两首(共27+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 诗经两首(共27+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7 09:14:14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课前提问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扎西拉姆·多多)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等(王小波)
世界都湿了
星星亮得怕人
我收起伞
天收起滴水的云
时针转到零点
?了上帝的脚跟
你没有来
我还在等
你在我身旁织梦,
我为你读,
雨天的诗。
只怕,
你梦中有雨、有诗,
却没有一个读诗的我。
《诗经》两首
八年级语文
备课组


人:凌云



间:第3周



间:第4周
第一课时
《关雎》
学习目标:(1分钟)
1、了解诗经,熟读成诵。
2、积累文言实词,理清文章结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多是各地民歌;
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解文题
  《关雎》是《诗经》开卷
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
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
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
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
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
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诗经·周南
  
《关睢》
自学指导一(5分钟)
1,反复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关关
睢鸠,在河
之洲。
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
窈窕
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
悠哉
悠哉,辗转
反侧。
参差
荇菜,左右
采之。
窈窕
淑女,琴瑟
友之。
参差
荇菜,左右
芼之。
窈窕
淑女,钟鼓
乐之。

jiū
yǎo
tiǎo
hǎo
qiú
xìng

mèi

mào
朗读比赛。
1、分组赛读;
2、同桌赛读;
3、个人赛读。
自学检测一(6分钟)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自学指导二(5分钟)
根据朗读感悟,结合课本注释,突破字词难点,理清诗歌结构。
1、圈画出下面字词并结合注释理解;
2、理清文章结构;
首章:(前4句)
次章:(中8句)
尾章:(后8句)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自学检测二(5分钟)
根据朗读感悟,结合课本注释,突破字词难点,理清诗歌结构。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鸟鸣声
配偶(与“逑”字面完全不同)
寻求(与下文“采”“芼”有动作上的先后)
时时刻刻都在追求
思念(今指衣服或“吃”)
弹琴鼓瑟,亲近(名词作动词用)
拔取
敲钟击鼓,使…快乐(使动用法)
《关雎》译诗:
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正是小伙子喜爱的配偶。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寻找。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醒着睡着都把你追求。
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睡着醒着都把你思念。
夜长长相思不断,翻来覆去难成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挑右选。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拔取。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敲着钟鼓使你快乐。
首章(前4句):
次章(中间8句):
尾章(后8句):
爱慕
思恋
幻想
2、概括章节内容,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见物起兴,写自己的爱情和愿望。
写自己的寤寐不忘。
写自己愿望实现时的欢乐之情,实际是向往之辞。
本诗歌语言特色: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二、韵律和谐:
1、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即时演练:第二课运用比兴的句子是?
点拨运用(1分钟)
一、会熟读了吗?
二、会理解了吗?
三、会背诵了吗?你会默写了吗?
课堂小结(1分钟)
1、练习背诵;
当堂训练(15分钟)
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2、填空。
(1)《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的艺术手法。
(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C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5、(选做)朗读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一美人,清扬婉如。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一美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pu三声,rang二声。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课后反思(共16张PPT)
课前提问
《诗经》两首
八年级语文
备课组


人:凌云



间:第3周



间:第4周
第二课时
《蒹葭》
学习目标:(1分钟)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全诗。?
2、领悟诗人的情感,赏析伊人的形象。


《诗经·秦风》
自学指导一(5分钟)
1,反复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huí


chí

zhǐ
自学检测一(5分钟)
1,朗读比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朗读译文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自学指导二(5分钟)
再读诗歌,思考:
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圈画出描写的景物)
二、诗人是怎样一个形象?伊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找出具体的词理解)
自学检测二(5分钟)
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二、诗人是怎样一个形象?伊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芦苇
白露
秋水
景语即为情语,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再现意境,把情感推向高潮。
诗人:
不畏险阻地一再追寻、几度求索,矢志不渝的青年。
伊人:身影无处不在、可望而不可及。
一、蒹葭、霜露、秋水
二、在水中央的伊人
三、上下追寻的青年
——凄清的秋景
渲染气氛
——可望不可及
——执著追求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重章叠句
描写艺术形象
特点
写法
课堂小结(2分钟)
蒹葭
白露





苍苍
萋萋
采采



水一方
水之湄
水之涘



水中央
水中坻
水中沚


一、试着背诵
当堂训练(15分钟)
2、追求者炽热追寻的“伊人”仅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吗,还能不能有其他的理解呢?
知音
恋人
贤者
隐士
理想
功业
前途
……
伊人
=?
3、诗人追求伊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文中描写蒹葭的句子有那几句?有什么作用?
憧憬
——
焦急
——
惆怅




,白








,白








,白




作用:以凄清的秋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为下文写追寻伊人不得的凄婉感伤作铺垫。
5、关于《蒹葭》内容的几种说法:
一、政治说
诗中的“伊人”,为“知周礼之贤人
”。今人苏东天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反之亦然。
二、爱情说(现在人们往往将其当作爱情诗)
诗中主人公的执著追寻,反映了纯真的爱情!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陷入烦恼。
三、理想说
人们根据对“伊人”的执著追求,以及追求道路的曲折,所以就有了“理想说”,即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是荆棘丛生的,但对理想的态度应是坚持不懈的!
四、惜时说
诗歌之中反复的“白露”“流水”意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转瞬即逝。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
五、距离说
即为“距离产生美”。
再见!
课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