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灯笼(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灯笼(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7 09:08: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前提问
4 灯笼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 备 人:凌云
议课时间:预备周
上课时间:第一周
1.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
3.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对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学习目标
(2分钟)
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
张灯结彩的喜庆
宫廷点缀的灯火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作者介绍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自学指导一
“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3分钟)
与灯笼相关的记忆
想象宫灯,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文化上: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
细节感知
情感上:
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
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
情感上:
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
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九、十自然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
“哎,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自学指导二
(13分钟)
材料链接: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萧。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
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
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
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
胸臆做铺垫,作者借灯笼表
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自回忆中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写法探究
特色一: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特色二:结构严谨:
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之两段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课堂小结
(3分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wò xuán(   )着的情事。
(2)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liáo yuán(   )的一把烈火!
(3)什么zhēnɡ sònɡ(   )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lǐnɡ yù(   )的。
(4)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tuì sè(   )了。
(5)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chànɡ wǎnɡ(     )。
(6)那时自己对rén qínɡ shì ɡù(     )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斡旋
燎原
争讼
领域
褪色
怅惘
人情世故
当堂训练 (15分钟)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投机倒把分子,我们不能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让它随波逐流。
B.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几乎无精彩之作,顶多有一两篇还算差强人意。
C.这是一篇动人心魄的文章,读着读着我似乎感到有一股汹涌澎湃的激情在胸中激荡。
D.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做事失去理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A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B.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使”。)
C.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拜“和谐”的民族。
(把“崇拜”改为“崇敬”)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C
4.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板书设计
小孩子爱火天性
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村口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进士弟官衔灯高照朱红门,感悟历史沧桑
灯纱上描红,承载传统文化
联相爱国名将,做灯笼下马前卒
燎原的火把
抒发爱国热情
首尾呼应
寄寓淳朴情感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