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八章
运
动
和
力
第2节
二
力
平
衡
第一课时
二
力
平
衡
目录
知识梳理
01
课堂演练
02
课堂检测
03
课程要求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通过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结论
探究实验
二力平衡的条件
课时重点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课时难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平衡状态
1.
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2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2.
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_______________,大小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直线上.
3.
二力平衡的应用: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重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物体上
相等
相反
同一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知识点3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4.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力
一对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不
同
点
受力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可以存在
两个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两个力的性质可以不同
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平衡状态
【典例1】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
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
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变式拓展1】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
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
减速进站的火车
C.
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
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D
思路点拨
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反之也成立.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课堂演练
知识点2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B
【典例2】如图8-2-1所示为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减小阻力,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
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
调整两边托盘所放砝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
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使小车受到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变式拓展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8-2-2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8-2-2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_______(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匀速直线运动
乙
直线
思路点拨
判断二力平衡的方法: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①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若两个力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则为平衡力,否则不是平衡力.(2)根据物体运动的状态判断:若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否则不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记为“八字口诀”: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典例3】(2020郴州)如图8-2-3所示,盛水的烧杯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烧杯的重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
是一对平衡力
B.
烧杯和水的重力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课堂演练
知识点3
惯性
B
【变式拓展3】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8-2-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
是一对平衡力
B.
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
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思路点拨
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可以根据受力对象判断.若两个力受力对象是两个物体,则不是平衡力.
课堂检测
D
1.(3分)如图8-2-5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
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
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
实心球在地上滚动时
D.
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2.
(3分)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可能是平衡力
C.
一定不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C
3.
(3分)某同学静立在磅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
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
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D.
磅秤的重力与人的重力
A
4.
(3分)某人沿水平方向用50
N的力,推着一辆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向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受到的阻力小于50
N,方向向东
B.
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
N,方向向西
C.
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
N,方向向东
D.
车受到的阻力大于50
N,方向向西
C
C
5.
(3分)如图8-2-6所示,升降机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
小于500
N
B.
升降机以1.5
m/s的速度匀速上升
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
N
C.
升降机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
N
D.
升降机以1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
N
6.(3分)(2020春广丰区期末)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如图8-2-7所示,树上的乌鸦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乌鸦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__,乌鸦对树枝的压力和树枝对乌鸦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__.(均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相反
7.
(12分)(1)如图8-2-8甲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方向____________,大小____________;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8-2-8乙,小车仍静止,此时F3____________F4;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8-2-8丙,小车将做变速运动,此时F5____________F6.
相等
=
<
(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什么问题?
(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还能看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_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
同时作用在小车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相等
改变(共19张PPT)
第八章
运
动
和
力
第2节
二
力
平
衡
第二课时
力
与
运
动
目录
知识梳理
01
课堂演练
02
课堂检测
03
课程要求
学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重点
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难点
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难点
知识梳理
知识点
力与运动
1.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状态.
2.
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如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大于阻力,汽车就____________行驶;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小于阻力,汽车就____________行驶.说明:如果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不满足平衡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____________,这表明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
减速
改变
使运动状态改变
课堂演练
知识点
力与运动
【典例1】(2019常德)若小球由如图8-2-9所示位置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此时所有外力均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静止
D.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D
C
【变式拓展1】如图8-2-10所示,氢气球系着小石块在空中匀速上升,如果系着小石块的线突然断了,石块将会( )
A.
立即加速下降
B.
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上升
C.
减速上升后再加速下降
D.
以原来的速度大小匀速下降
A
【典例2】(2020乐山)如图8-2-11所示,小林静止站在商场的电梯上,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作用
B.
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林是静止的
D.
小林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A
【变式拓展2】如图8-2-1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
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
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
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
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
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思路点拨
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课堂检测
A
1.
(3分)第一个通过理想实验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亚里士多德
C.
牛顿
D.
帕斯卡
2.
(3分)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运动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没有惯性
D.正在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3.
(3分)若一对平衡力同时增大到相同数值,则物体(
)
A.
速度增大,做加速直线运动
B.
速度增大,按增大后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做变速直线运动
C
4.
(3分)用测力计两次拉着重力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8-2-13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
A.
F1>F2
B.
F1C.
F1=F2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C
D
5.
(3分)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C.
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物体运动方向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6.
(4分)某物体从高空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开始阶段速度越来越大,此时它受到的空气阻力____________重力;后来匀速下落,此时它受到的空气阻力____________重力.
(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于
等于
7.
(4分)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8-2-14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___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____(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加速
不是
8.
(7分)小明骑车不踩踏脚板,在水平路面上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于是他猜想滑行的距离不仅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可能与初始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如图8-2-15所示),请你观察小车由斜面滑下后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他先后三次将小车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________(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距离长短.
(2)为了探究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①三次实验是将小车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_处释放;
②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___________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大,小车速度改变得最____________(填“快”或“慢”).运动的小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____________(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的作用;
不同高度
同一粗糙
相同高度
毛巾
快
非平衡力
③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光滑无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___.
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