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动能和势能 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3 动能和势能 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8 13:5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目录
知识梳理
01
课堂演练
02
课堂检测
03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课程要求
1.知道动能、势能
2.知道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
探究实验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课时重点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课时难点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能量
1. 物体能够____________,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能量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对外做功
焦耳
2. 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3. 影响因素:
(1)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____.
(2)质量: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_____.
知识点2 动能
运动


4. 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因素:
①质量:高度相同时,质量越____________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大.
②高度:质量相同时,位置越____________,重力势能越大.
5. 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越____________,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知识点3 势能
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


弹性形变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能量
【典例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山上静止的石头不具有能
B.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C.只要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D.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
C
【变式拓展1】 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拉弯的弓能把箭射得很远,弓具有能量
B. 高空坠物会砸伤人,坠物具有能量
C. 台风把大树连根拔起,台风具有能量
D. 急流的河水将石头冲走,河水没有能量,石头具有能量
D
思路点拨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它只不过具备做功的本领罢了.
【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球一定比速度小的球动能大
B.同一辆车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C.子弹的速度比火车的速度大,所以子弹动能就比火车动能大
D.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洒水的洒水车动能不变
课堂演练
知识点2 动能
B
【变式拓展2】(2020株洲)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把“高空坠物”纳入了违法行为,使受害者能依法追责.高空坠物过程中,下坠的物体(  )
A. 动能增大
B. 动能减小
C. 势能增大
D. 势能不变
A
【典例3】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1-3-1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甲图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同一位置处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乙图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同一位置处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1)若要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进行实验.
(2)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变小
(3)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还能得出结论吗?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将不会停下来(或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变式拓展3】 如图11-3-2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 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A=mB<mC.
(1)小钢球滚下斜面的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填“高度h”或“距离s”)的大小来反映的.
(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____________,小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
(3)分析比较甲、乙两组实验可得结论: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______.
距离s
惯性
阻(或摩擦)

(4)分析比较____________两组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5)综合上述可知,如图11-3-2丁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的最高____________.
甲、丙
车速
思路点拨 影响动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物体的速度、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典例4】图11-3-3是小朋友玩蹦蹦床的情景,小孩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落到蹦蹦床后下降到最低点时小孩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__(填“最大”“最小”或“为零”),此时,蹦蹦床的____________能最大.
课堂演练
知识点3 势能
增加
最小
弹性势
【变式拓展4】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
A. 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 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C. 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 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A
【典例5】下列物体中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被压紧的弹簧
B.被撑竿跳运动员压弯的撑竿
C.从拉弯的弓中射出的箭
D.形变的蹦床
C
【变式拓展5】运动员参加射箭比赛时,在射箭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运动员将弓举起的过程对弓做功
B. 弓被拉得越弯,产生的弹力越小
C. 弓被拉得越弯,弹性势能越大
D. 箭被射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思路点拨 势能包含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和高度、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有关,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 (3分)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B. 正在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C. 没有做功的物体一定没有能
D. 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在做功
课堂检测
C
2. (3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辆小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11-3-4所示. 分析图象可判断(  )
A. 甲车的动能大
B. 乙车的动能大
C. 甲车的重力势能大
D. 乙车的重力势能大
A
3. (3分)如图11-3-5所示,青蛙从跳起到落地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
(  )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C
D
4. (3分)如图11-3-6所示,长征火箭在加速升空过程中(  )
A.惯性变大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5. (3分)荡秋千的人从最高点向最低点摆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则他的(  )
A.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
B. 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
C.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D.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
6. (3分)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着陆.着陆前速度从1 700 m/s逐渐减小到0(以月球为参照物),悬停在距月面100 m高处.“嫦娥三号”探测器所载的“月兔号”月球车在减速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_,动能____________.(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减小
减小
7. (3分)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一边匀速飞行一边投放物资,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动能__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_.
减小
减小
8.(3分)(2020青岛)如图11-3-7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斜面上安装斜槽,水平面上的A处放置一个小木块.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槽上的同一高度滚下,发现质量较大的钢球将小木块推得较远,表明它对小木块做的功较__________.由此可知:__________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速度
9. (6分)如图11-3-6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的实验有关时,让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同一木块.
(1)本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填“木块”“小车”或“斜面”)的动能与_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动能的大小.
(2)第一次实验的情景如图11-3-8甲所示,在进行第二次实验前,应先将撞出的木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操作正确,第二次实验木块最终的位置如图11-3-8乙所示,则此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
速度
木块移动的距离
恢复到原位置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动能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