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十二章
简
单
机
械
第1节
杠
杆
第二课时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目录
知识梳理
01
课堂演练
02
课堂检测
03
课程要求
1.
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
根据杠杆的分类,能够识别杠杆的类别
3.
学会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探究实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时重点
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与杠杆的分类
课时难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1.
如图12-1-8所示,这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在实验中要求杠杆在____________位置保持平衡.
中间水平
2.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____________.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
杠杆的平衡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知识点2
杠杆的分类
3.
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天平属于____________杠杆,船桨属于____________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等臂
费力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典例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如图12-1-9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12-1-9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其示数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左
变大
(3)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使测量数据更准确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C
【变式拓展1】如图12-1-10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_________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_____.
左
水平
力臂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12-1-10),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合理
只有一次实验,结论没有普遍性
【典例2】
图12-1-11所示,以硬尺上某位置为支点O,在硬尺上挂一重3
N物体M,硬尺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保持水平静止,硬尺的质量不计.
(1)O在____________dm刻度线处.
(2)画出F的力臂l.
1
如答图12-1-11所示.
【变式拓展2】(2019泸州改编)如图12-1-12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轻质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均为2
cm,在B点竖直悬挂4个重均为0.5
N的钩码,当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对该杠杆此状态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杠杆的动力臂为8
cm
B.
该杠杆的阻力臂为6
cm
C.
该杠杆的阻力大小为0.5
N
D.
动力F的大小为1.5
N
B
思路点拨
在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要注意:
1.
在实验前要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
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注意挂钩码后,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3.
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量当作动力F1,支点左边的钩码重量当作阻力F2,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l2.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重复多次实验.
4.
读数时,杠杆仍要求是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以便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
课堂演练
知识点2
杠杆的分类
【典例3】
(2020金昌)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B
【变式拓展3】下图中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B
D.
思路点拨
杠杆分为3类:(1)省力杠杆:l1>l2,F1,特点是省力,费距离.(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省距离.(3)等臂杠杆:l1=l2,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杠杆的特点来判断.
课堂检测
A
1.
(3分)图12-1-13中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标尺每格的长度相等,在杠杆的A处挂着4个均为10
N的钩码,这时B处的拉力F是( )
A.30
N
B.20
N
C.40
N
D.25
N
B
2.
(3分)60
kg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处于如图12-1-14所示的平衡状态.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 )
A.20
kg
B.30
kg
C.60
kg
D.120
kg
3.
(3分)生活中经常用到各式各样的剪刀,它们都属于杠杆.
在使用剪刀的时候,下图中最能省力的剪刀是( )
B
4.
(3分)如图12-1-15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杠杆仍能平衡
B.
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C.
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
无法判断
C
5.
(3分)《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12-1-16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
A.
“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
“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C.
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D.
增大“重”时,应更换更小的“权”
C
6.
(4分)端午节赛龙舟时,运动员一手撑住浆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如图12-1-17所示.此时桨属于___________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当运动员向后划桨时,龙舟就向前行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费力
相互的
7.
(4分)如图12-1-18所示,秤砣的质量为100
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OA=5
cm,OB=25
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若秤砣有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_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
0.5
大于
8.
(7分)(2020郴州)小明利用如图12-1-19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为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达到平衡.
(2)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小明在杠杆左侧A位置(左边位置第四格)先挂了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则在右侧B位置(右边位置第三格)应挂____________个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可以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右
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4
(4)如图丙所示,小明在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了2个钩码.现将弹簧测力计从C位置移到D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小
阻力、阻力臂都不变,动力臂变长,动力应变小(共19张PPT)
第十二章
简
单
机
械
第1节
杠
杆
第一课时
杠
杆
目录
知识梳理
01
课堂演练
02
课堂检测
03
课程要求
1.
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2.
会画杠杆的力臂
3.
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课时重点
画出实际问题中的杠杆的力臂
课时难点
画出实际问题中的杠杆的力臂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杠杆
1.一根____________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_______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棒
固定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
知识点2
力臂
3.动力: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F1表示.
4.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F2表示.
5.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l1表示.
6.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l2表示.
7.
杠杆力臂的画法:(1)找出____________的位置.(2)确定动力和阻力的____________.(3)从支点作动力和阻力作用线的___________.(4)标垂足,定力臂.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从支点O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从支点O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
作用线
垂线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杠杆
【典例1】
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
B.
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
C.
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一定与杠杆的阻力方向相反
D.
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
D
【变式拓展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
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
C.
使用杠杆都是为了省力
D.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D
思路点拨
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课堂演练
知识点2
力臂
【典例2】(2019广东)如图12-1-1所示,拉杆式行李箱在拉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坡上,请画出行李箱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以及拉力F对O点的力臂l.
如答图12-1-1所示.
【变式拓展2】(2020成都)深蹲运动是靠腿部肌肉收缩产生动力,克服人体上部的重力G,从而达到锻炼目的(如图12-1-2甲).图12-1-2乙是将人体抽象为杠杆的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12-1-2乙中画出G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A点为人体上部的重心).
如答图12-1-2所示.
思路点拨
画力臂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训练,考试时就不会出现失误.杠杆力臂的画法:(1)找支点O.(2)画力的作用线(虚线).(3)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4)标垂足,定力臂(大括号).
课堂检测
C
1.
(4分)下列关于力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B.
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D.
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
2.
(4分)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他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C.支点可以在杠杆的端点,也可以在力的作用线之间
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
D
3.(4分)如图12-1-3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A.以B为支点,动力方向向下的杠杆
B.以B为支点,动力方向向上的杠杆
C.以A为支点,动力方向向下的杠杆
D.以A为支点,动力方向向上的杠杆
D
4.
(4分)如图12-1-4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有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杠杆ABC的支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O点
B
5.
(4分)下列关于动力F1的力臂l1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
C
6.(2分)(2020宁夏)如图12-1-5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___________点看作支点.
B
7.(4分)(2020新疆)请在图12-1-6中画出动力F的力臂.
如答图12-1-3所示.
8.(4分)(2020聊城)如图12-1-7是起重机将货物吊起的情景.O为支点,F1为动力,F2为阻力.请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
如答图12-1-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