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烃》2021年真题同步卷2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和O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互为同系物
D.CH3COOCH2CH3和CH3CH2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熔点:正戊烷>2,2一二甲基戊烷>2,3一二甲基丁烷>丙烷
B.密度:CCl4>H2O>苯
C.同质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丙炔>乙烷>乙烯>乙炔>甲烷
D.同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量:已烷>环已烷>苯>苯甲酸
3.下列变化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B.CH3=CH2+H2CH3CH3
C.+HNO3+H2O
D.CH4+Cl2CH3Cl+HCl
4.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可见酯化反应不是简单的取代反应,步骤Ⅰ和步骤Ⅱ的有机反应类型为( )
A.步骤Ⅰ为加成反应,步骤Ⅱ为氧化反应
B.步骤Ⅰ为氧化反应,步骤Ⅱ为还原反应
C.步骤Ⅰ为取代反应,步骤Ⅱ为消去反应
D.步骤Ⅰ为加成反应,步骤Ⅱ为消去反应
5.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乙烯与氯气混合
D.乙烯通入浓盐酸
6.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乙烯产量
B.丙烯产量
C.汽油产量
D.丁二烯产量
7.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摩/升硫酸的混和液
B.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140℃
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瓷片
D.反应完毕先灭火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8.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B.丙烯分子中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丙烯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9.文献指出,苯与液溴在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的反应历程如下:2Fe+3Br2═2FeBr3,FeBr3+Br2?FeBr4﹣+Br+,,。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B.有水存在时,液溴与苯依然可以发生反应得到溴苯
C.苯与溴发生有机反应的类型为取代反应
D.产物溴苯中会含有一定量的溴,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溴苯中的溴
10.甲基环己烷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基环己烷的分子式为C7H16
B.甲基环己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
C.甲基环己烷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甲基环己烷与2﹣乙基一1一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合成绵纶
的单体为
,反应类型为
.
12.单烯烃的通式是
,二烯烃的通式是
;烯烃的官能团是
。
13.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
.
14.戊烷主要用作溶剂,制造人造冰、麻醉剂,合成戊醇等.高浓度戊烷可引起眼与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和麻醉状态,甚至意识丧失.戊烷的分子式为
;戊烷有
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有一种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则该烃结构简式为
,按系统命名法命名,其名称为
.
15.在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②乙烷在氧气中燃烧;
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⑤乙烯使溴水褪色;
⑥由苯制取溴苯.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6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是(填写相应的字母)
.
A.
B.CH3CH2CH=CHCH3+H2O
C.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D.(CH3)2CHCH=CH2+HI→(CH3)2CHCHICH3(多)+(CH3)2CHCH2CH2I(少)
E.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F.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
17.断键规律:酸去
基醇去
.
18.乙烯是石油裂解的主要产物之一,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反应方程式为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产物的名称是
;
乙烯对水果具有
功能。
19.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和溶剂,在科研和生产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易挥发且有
,所以苯在油漆中用作溶剂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
(2)往盛有3mL溴水的试管中加入2mL苯,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颜色较深的是
(填“上”或“下”)层.
(3)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连接成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间的共价键完全相同.由此推测,苯分子中任意相邻2个碳原子间平均共用的电子个数是
.
20.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的结构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排列结合成环状.为了验证凯库勒的观点,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仪器;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K1、K2、K3止水夹;
④待烧瓶a中收集满气体后,将导管b的下端插入烧杯D里的水中,挤压预先盛有水的胶头滴管,观察实验现象.
(1)当A中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时才能证明凯库勒观点是错误的.写出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烧瓶a中的实验现象是
.
(2)装置B中CCl4的作用是
.
(3)实验后A中得到的粗产品中含有未反应的溴,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10%NaOH溶液洗,③分液,④用干燥剂干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烃》2021年真题同步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和O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互为同系物
D.CH3COOCH2CH3和CH3CH2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分析】A.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位素;
B.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同系物
C.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出现在有机化学中,需要是同一类物质;
D.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分同分子式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
【解答】解:A.两者质子数同为8,中子数分别为8和10,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两者是都由碳原子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前者属于酚类,后者属于醇类,不是同一类物质,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两者分子式相同,原子排列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这些概念名称相似容易混淆,注意区分,题目难度中等。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熔点:正戊烷>2,2一二甲基戊烷>2,3一二甲基丁烷>丙烷
B.密度:CCl4>H2O>苯
C.同质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丙炔>乙烷>乙烯>乙炔>甲烷
D.同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量:已烷>环已烷>苯>苯甲酸
【分析】A.烷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其熔沸点越高,同分异构体的烷烃,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
B.CCl4的密度大于1g/mL、水的密度是1g/mL、苯的密度小于1g/mL;
C.若烃为CxHy,同质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为(x);
D.若有机物为CxHyOz,同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量为x.
【解答】解:A.烷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其熔沸点越高,同分异构体的烷烃,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所以熔点:2,2一二甲基戊烷>2,3一二甲基丁烷>戊烷>丙烷,故A错误;
B.CCl4的密度大于1g/mL、水的密度是1g/mL、苯的密度小于1g/mL,所以密度:CCl4>H2O>苯,故B正确;
C.若烃为CxHy,同质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为(x),显然甲烷消耗氧气最多,大小顺序为甲烷>乙烷>乙烯>丙炔>乙炔,故C错误;
D.若有机物为CxHyOz,同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量为x,消耗氧气为已烷>环已烷>苯=苯甲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熔沸点高低判断、物质中元素含量判断、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分析计算能力,注意CD中计算技巧,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及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3.下列变化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B.CH3=CH2+H2CH3CH3
C.+HNO3+H2O
D.CH4+Cl2CH3Cl+HCl
【分析】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进行判断.
【解答】解:A、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乙酸乙酯中CH3CO、OC2H5分别被水中氢原子、羟基代替,发生了取代反应,故A错误;
B、CH3=CH2+H2CH3CH3,乙烯与氢气发生了加成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
C、中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故C错误;
D、甲烷中氢原子被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注意取代反应与其它反应类型的区别.
4.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可见酯化反应不是简单的取代反应,步骤Ⅰ和步骤Ⅱ的有机反应类型为( )
A.步骤Ⅰ为加成反应,步骤Ⅱ为氧化反应
B.步骤Ⅰ为氧化反应,步骤Ⅱ为还原反应
C.步骤Ⅰ为取代反应,步骤Ⅱ为消去反应
D.步骤Ⅰ为加成反应,步骤Ⅱ为消去反应
【分析】由流程可知,醇和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过程:羧基中碳氧双键中一个键断裂,氧连接H原子,碳连接﹣OR′;中间产物生成酯的过程中:分子内2个羟基之间脱去1分子水、形成碳氧双键,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醇和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过程中:羧酸中官能团羧基中碳氧双键中一个键断裂,氧连接H原子,碳连接﹣OR′,属于加成反应,中间产物生成酯的过程中:分子内2个羟基之间脱去1分子水、形成碳氧双键,属于消去反应,
故选:D。
【点评】本题以酸醇的酯化反应为载体考查反应历程,明确断键、成键方式及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区别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发生酯化反应时哪些化学键断裂和形成,为解答易错点。
5.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乙烯与氯气混合
D.乙烯通入浓盐酸
【分析】先判断该反应发生的是何种类型的反应,并分析是否有副产物生成,如果没有副产物生成则就能制取较纯净的物质。
【解答】解:A、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除了生成1,2﹣二氯乙烷外,还有氯化氢和其它氯代烃生成,故A错误;
B、乙烯和氯化氢加成生成1﹣氯乙烷,不是1,2﹣二氯乙烷,故B错误;
C、乙烯和氯气加成只生成1,2﹣二氯乙烷,故C正确;
D、乙烯通入浓盐酸中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以物质制取为背景考查了烃的性质,难度不大,根据反应后除了生成1,2﹣二氯乙烷是否还有其它物质来确定正确选项。
6.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乙烯产量
B.丙烯产量
C.汽油产量
D.丁二烯产量
【分析】依据乙烯的用途可知,乙烯主要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是石油化工发展的标志.
【解答】解:乙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烯的用途,注意工业发展的水平与石油产品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7.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摩/升硫酸的混和液
B.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140℃
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瓷片
D.反应完毕先灭火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分析】实验室制备乙烯所用的原料为乙醇和浓硫酸,反应条件是加热到170℃,反应装置为液液加热装置.
【解答】解: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浓硫酸的混合物,故A错误;
B、反应温度在140℃时,生成乙醚,170℃时生成乙烯,故B错误;
C、溶液加热为防暴沸,加入沸瓷片,故C正确;
D、为防倒吸,应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有机反应中,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故一定要记住反应条件.
8.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B.丙烯分子中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丙烯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分析】A.丙烯中含有甲基,故所有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B.丙烯与环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烯为平面结构,故丙烯分子中至少有6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由于单键可以旋转,故甲基上的1个氢原子也可能在这个平面内,故丙烯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解答】解:A.丙烯中含有甲基,故所有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故A错误;
B.丙烯与环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乙烯为平面结构,故丙烯分子中至少有6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由于单键可以旋转,故甲基上的1个氢原子也可能在这个平面内,故丙烯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故C正确;
D.乙烯为平面结构,则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乙烯为模型,考查丙烯的结构,难度中等.侧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9.文献指出,苯与液溴在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的反应历程如下:2Fe+3Br2═2FeBr3,FeBr3+Br2?FeBr4﹣+Br+,,。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B.有水存在时,液溴与苯依然可以发生反应得到溴苯
C.苯与溴发生有机反应的类型为取代反应
D.产物溴苯中会含有一定量的溴,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溴苯中的溴
【分析】A.反应过程中FeBr3的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
B.有水存在时,溴单质与水反应生成HBr和HBrO;
C.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与HBr;
D.单质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是的盐,与溴苯分层。
【解答】解:A.苯与溴单质的反应过程中FeBr3的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所以FeBr3是催化剂,故A正确;
B.有水存在时,溴单质与水反应生成HBr和HBrO,不能反应生成溴苯,故B错误;
C.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与HBr,苯中的氢原子被Br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
D.单质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是的盐,与溴苯分层,然后可以分液分离,所以产物溴苯中会含有一定量的溴,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溴苯中的溴,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组成、有机物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的有机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0.甲基环己烷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基环己烷的分子式为C7H16
B.甲基环己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
C.甲基环己烷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甲基环己烷与2﹣乙基一1一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分析】A.结合甲基环己烷的结构简式合并相同原子写出分子式即可;
B.共5种位置的H;
C.甲基环己烷分子中都是饱和碳原子,碳原子形成的是四面体结构;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为同分异构体.
【解答】解:A的分子式C7H14,故A错误;
B.由结构对称性可知,共5种位置的H,则一氯代物有5种,故B错误;
C.甲基环己烷分子中都是饱和碳原子,碳原子形成的是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
D.甲基环己烷与2﹣乙基一1一戊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同分异构体判断,注意环烷烃中碳原子为饱和碳,题目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合成绵纶
的单体为 ,反应类型为 缩聚反应 .
【分析】高分子聚合物中的链节上同时含有氮原子和羰基,其单体为一种单体,NH上链节氢原子为氨基,羰基上连接羟基为羧基,单体为氨基酸,反应是通过氨基和羧基缩去一个水分子形成的高聚物.
【解答】解:合成绵纶
的单体为氨基酸,结构简式为:,反应是通过氨基和羧基缩去一个水分子形成的高聚物,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
故答案为:;缩聚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聚合反应条件,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缩聚反应的概念及反应条件,明确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求算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2.单烯烃的通式是 CnH2n ,二烯烃的通式是 CnH2n﹣2 ;烯烃的官能团是 碳碳双键 。
【分析】单烯烃含有一个碳碳双键,通式为CnH2n;二烯烃含有两个碳碳双键,通式为CnH2n﹣2;据此分析。
【解答】解:饱和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分子中每增加一个双键,氢原子数目减少2,单烯烃含有一个碳碳双键,通式为CnH2n;二烯烃含有两个碳碳双键,通式为CnH2n﹣2;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
故答案为:CnH2n;CnH2n﹣2;碳碳双键。
【点评】本题考查了烯烃的组成与结构,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烷烃、烯烃、二烯烃、炔烃以及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13.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 × .
【分析】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互为同系物的物质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分子式通式相同、分子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注意同系物中的“结构相似”是指物质种类相同,若含有官能团,官能团的种类与数目相同.
【解答】解:乙酸与丙二酸官能团个数不一样,通式不同,不是同系物.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同系物辨析,难度不大,注意同系物中的“结构相似”是指物质种类相同,若含有官能团,官能团的种类与数目相同.
14.戊烷主要用作溶剂,制造人造冰、麻醉剂,合成戊醇等.高浓度戊烷可引起眼与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和麻醉状态,甚至意识丧失.戊烷的分子式为 C5H12 ;戊烷有 3 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有一种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则该烃结构简式为 ,按系统命名法命名,其名称为 2,2﹣﹣二甲基丙烷 .
【分析】根据烷烃的通式可写出戊烷的分子式,按碳链异构写出戊烷的同分异构体,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应为对称结构,根据系统命名法命名.
【解答】解:烷烃通式为CnH2n+2,则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2;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在戊烷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为对称结构且只有一种氢原子,故结构简式是,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2﹣﹣二甲基丙烷,
故答案为:C5H12;3;;2,2﹣﹣二甲基丙烷.
【点评】本题考查了烷烃的通式、命名、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较基础,注意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5.在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④⑥ (填序号,下同);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①⑤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②③ .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②乙烷在氧气中燃烧;
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⑤乙烯使溴水褪色;
⑥由苯制取溴苯.
【分析】①由乙烯制氯乙烷,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
②乙烷在氧气中燃烧,为氧化反应;
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④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乙烷中H被Cl取代;
⑤乙烯使溴水褪色,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
⑥由苯制取溴苯,苯中H被Br取代.
【解答】解:①由乙烯制氯乙烷,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为加成反应;
②乙烷在氧气中燃烧,为氧化反应;
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④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乙烷中H被Cl取代,为取代反应;
⑤乙烯使溴水褪色,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为加成反应;
⑥由苯制取溴苯,苯中H被Br取代,为取代反应,
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④⑥;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⑤;属于氧化反应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④⑥;①⑤;②③.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6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是(填写相应的字母) ACEF .
A.
B.CH3CH2CH=CHCH3+H2O
C.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D.(CH3)2CHCH=CH2+HI→(CH3)2CHCHICH3(多)+(CH3)2CHCH2CH2I(少)
E.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F.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
【分析】根据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称取代反应来解答;
【解答】解:A.,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所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
B.CH3CH2CH=CHCH3+H2O,乙醇分子内脱水,属于消去反应,故B错误;
C.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乙醇分子间脱水,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
D.(CH3)2CHCH=CH2+HI→(CH3)2CHCHICH3(多)+(CH3)2CHCH2CH2I(少),碳碳双键发生断裂,(CH3)2CHCH=CH2和HI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E.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是乙酸与乙醇发生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E正确;
F.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溴原子被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F正确;
故答案为:ACEF;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题目较为简单,注意理解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注意取代反应与其它反应类型的区别.
17.断键规律:酸去 羟基 基醇去 氢 .
【分析】根据酯化反应是酸与醇生成酯和水的原理来回答.
【解答】解: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的断键规律是:酸去羟基醇去氢.
故答案为:羟基;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酯化反应的断键规律,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18.乙烯是石油裂解的主要产物之一,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溴的红棕色褪去 ;其反应方程式为 Br2+CH2=CH2→BrCH2﹣CH2Br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CH2═CH2[﹣CH2﹣CH2﹣]n ,其产物的名称是 聚乙烯 ;
乙烯对水果具有 催熟 功能。
【分析】根据乙烯中的官能团双键所具有的性质来分析,根据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特点和方式来书写方程式,根据乙烯的用途来回答。
【解答】解:乙烯中的官能团为双键,能够和溴加成,故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溴的红棕色褪去;加成反应的特点是双键变单键,断键处加上加成试剂原子即可,方程式为Br2+CH2=CH2→BrCH2﹣CH2Br;根据加聚反应的特点,双键变单键,断开的单键相连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故方程式为:nCH2═CH2,产物名称为聚乙烯;乙烯的重要用途是用于对水果催熟;
故答案为:溴的红棕色褪去、Br2+CH2=CH2→BrCH2﹣CH2Br、nCH2═CH2、聚乙烯、催熟。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是一道基本知识题目,难度不大。
19.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和溶剂,在科研和生产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易挥发且有 毒 ,所以苯在油漆中用作溶剂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
(2)往盛有3mL溴水的试管中加入2mL苯,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颜色较深的是 上 (填“上”或“下”)层.
(3)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连接成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间的共价键完全相同.由此推测,苯分子中任意相邻2个碳原子间平均共用的电子个数是 3 .
【分析】(1)芳香化合物均有毒;
(2)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发生萃取,且苯的密度比水的小;
(3)苯中碳原子间的键是在单键的基础上,6个碳原子又形成了一个大π键.
【解答】解:(1)芳香化合物均有毒,故苯有毒且易挥发,故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答案为:毒;
(2)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发生萃取,且苯的密度比水的小,故震荡后分层后,溴的苯溶液在上层,为橙红色,而水在下层,为无色,故颜色较深的在上层,故答案为:上;
(3)苯中碳原子间的键是在单键的基础上,6个碳原子又分别拿出一个电子共6个电子又形成了一个大π键,但每个碳原子拿出的那一个电子要被其所相邻的2个电子所共用,根据均摊法可知,任意相邻的两个碳原子间平均共用的电子个数为:2+23个,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了苯的物理性质和其结构,第(3)题是易错题,注意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其真正成键形式是碳碳单键加大π键.
20.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的结构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排列结合成环状.为了验证凯库勒的观点,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仪器;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K1、K2、K3止水夹;
④待烧瓶a中收集满气体后,将导管b的下端插入烧杯D里的水中,挤压预先盛有水的胶头滴管,观察实验现象.
(1)当A中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取代反应 时才能证明凯库勒观点是错误的.写出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烧瓶a中的实验现象是 烧杯中的水沿玻璃管上升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
(2)装置B中CCl4的作用是 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Br2(g) .
(3)实验后A中得到的粗产品中含有未反应的溴,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10%NaOH溶液洗,③分液,④用干燥剂干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B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分析】(1)苯与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溴化氢易溶于水;
(2)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溴的存在干扰检验H+和Br﹣,溴易溶于有机溶剂;
(3)根据粗苯中的成分及各试剂的作用分析,可溶性的物质易溶于水,溴和氢氧化钠能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除去溴;然后分液除去溴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用干燥剂吸收水分,最后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可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据此分析.
【解答】解:(1)苯与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代替,
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所以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所以凯库勒观点错误,生成的溴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C中产生“喷泉”现象,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烧杯中的水沿玻璃管上升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2)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苯和溴极易溶于四氯化碳,用四氯化碳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和苯,以防干扰检验H+和Br﹣,
故答案为: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Br2(g);
(3)粗溴苯中含有溴,提纯时,加入10%的NaOH溶液洗涤,可除去溴,然后分液除去溴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用干燥剂吸收水分,最后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可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③④①,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了有机物苯的性质,明确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及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物质分离提纯时应明确混合物中的成分,然后根据各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方法去除杂质,题目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