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一.单项选择(把正确答案代号填在下面空格内,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了无数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其中誓死抗击俄国侵略,收复新疆的清朝爱国将领是
A.邓世昌 B.左宝贵 C.林则徐 D.左宗棠
2.19世纪40年代,一居住在香港岛的商人,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的税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最早应该发生在哪一事件后
A.《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下列戊戌变法内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武装斗争,建立民主共和国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4.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5.新文化运动
A.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主要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C.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 D.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6.“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对这副对联理解不正确的是
A.黄埔军校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的办学宗旨
B.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C.说明黄埔军校培养的全部是对中国革命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精英人物
D.体现了孙中山通过黄埔军校创建军队,挽救中国危亡的革命理想
7.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歌词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8.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创作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沦陷
9.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当时人们“对谈判的希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10.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把我自己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下列属于张学良实践自己誓言的行动是
A.投身辛亥革命 B.参加南昌起义 C.发动西安事变 D.卢沟桥抗战
11.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 B.上海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12.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A. 1945年8月15 日 B.1945年9月2日
C.1945年9月9日 D.1945年lO月1日
13.如果你是一名导演,准备拍一部反映解放战争的影视作品,这部作品的内容将会包括①武昌起义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③百团大战④辽沈战役⑤转战陕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
14.1946年6月,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是进攻
A.陕甘宁解放区 B.大别山根据地 C.山东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
15.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战役中首先获得解放的是
A.华东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6.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是
A.张謇 B.魏源 C.孙中D.严复
17.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解放战争相关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8.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侯德榜的发明“侯氏制碱法”
C.徐悲鸿的画作《奔马》 D.聂耳的歌曲《黄河大合唱》
二.历史组合(10分)
根据下列叙述,在括号内写出事件的名称
1.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
2.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3.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标志着红军战略退却的终结和战略转移的完成。( )
4.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
5.历时142天,共改编与歼灭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
三.读史明智(共36分)
l、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请回答。(14分)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毛泽东诗词选编》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闻正道是沧桑。
——摘自《毛泽东诗词选编》
材料一的诗词总体上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二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 有何重大意义 (8分)
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___________战役。(2分)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写出两点即可,4分)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一一宣统帝,宣布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日是时矣。”各种事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材料三 1915年,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宣布废除共和政体,实行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前后总共历时83天,袁世凯病死,复辟丑剧草草结束。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生活习俗,颁布法令。强令男子剪掉发辫,女子停止缠足,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还规定,民间普遍通称呼改为“先生”、“君”。
请回答:
(1)辛亥革命是________领导的,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________周年。(4分)
(2)从材料中归纳,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的影响。(8分)
辛亥革命在社会灶质方面使中国发生改变了吗 结局怎祥 (4分)
3、阅读下列选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史料。(6分)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日物竟,日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这样),而于生物之类为尤著。……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
请回答: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史料中赫胥黎宣传的生物进化论观点: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体现在他的著作《________》里面。
(2) 严复翻译了这部著作,他的思想对当时及以后在中国资产阶级政治道路上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