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导学案 
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增强空间观念。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提问:你还记得这是什么现象吗? 
揭示课题: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自主学习】 
问题:1. 指针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指针的位置变化了吗? 
怎样准确地描述指针位置的变化呢? 
从“12”到“1”,指针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从“1”到“( )” ,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60° 
 从“3”到“ 6 ” ,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 )° 
 从“6”到“ 12 ” ,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 )° 
问题:你能把这三句话补充完整吗? 
【合作探究】 
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像这样在方格纸上每次顺时针方向旋转 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有什么发现? 
换另一把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按逆时针方向像前面那样转一圈并说一说三角尺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课堂检测】 
1. 
 
钟摆绕点 O( )时针 钟摆绕点 O( )时针 
旋转不超过 10°。 旋转不超过 10°。 
2. 
左侧有车通过,车杆要绕点 O1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右侧有车通过,车杆要绕点( )按( )方向旋转( )° 
3.练习二十一第1、3题。 
【归纳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