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
一、单选题
“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时代觉醒……觉察到当时社会必然覆灭的命运和陈旧势力拖住新生力量的悲剧场面。”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红楼梦》的()
A.
作者阅历
B.
内容结构
C.
艺术特点
D.
社会意义
下列四大文学名著,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是( )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 )
A.
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B.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C.
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D.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是( )
A.
《牡丹亭》
B.
《红楼梦》
C.
《桃花扇》
D.
《长生殿》
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如图).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 )
A.
《西游记》
B.
《聊斋志异》
C.
《红楼梦》
D.
《三国演义》
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
A.
诗歌不再重要
B.
《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应该去读一读
C.
读《红楼梦》是很时尚的
D.
中国所有的诗书都不如《红楼梦》好
融合多种剧种,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的艺术是()
A.
昆曲
B.
越剧
C.
京剧
D.
杂剧
下列作品通过描写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的是()
A.
《桃花扇》
B.
《长生殿》
C.
《西游记》
D.
《牡丹亭》
人们评论昆曲时认为:“乾隆以前有戏有曲,嘉庆道光之际有曲无戏,咸丰同治以后无戏无曲”,昆曲走向衰落。昆曲衰落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B.
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C.
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
D.
儒家思想文化的逐渐衰落
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民国时期“水云楼”戏班班主商细蕊,为弘扬“国剧”艺术虽吃尽苦头,却痴心不改,其精湛的舞台技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国剧”应该是指()
A.
元曲
B.
徽剧
C.
川剧
D.
京剧
昆曲在明朝时,成为全国性的剧种。这一时期,昆曲的代表作为( )
A.
洪昇的《长生殿》
B.
关汉卿的《窦娥冤》
C.
汤显祖的《牡丹亭》
D.
孔尚任的《桃花扇》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些朗朗上口的词句出自歌曲《说唱脸谱》。这首歌曲的创作是基于清代的哪艺术形式的形成( )
A.
蹴鞠
B.
杂技
C.
瓦舍
D.
京剧
《四库全书》是一部举世瞩目、堪称人类文化史上一大奇迹的大型丛书.参与编撰这部大型丛书的潍坊历史名人是( )
A.
贾思勰
B.
刘墉
C.
郑板桥
D.
陈介祺
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这些做法体现清朝实行的文化政策是( )
A.
文化专制
B.
文化保护
C.
文化开放
D.
文化自由
刘墉学识渊博,才气过人,精通经史,擅长考辨。体现这一品质的是( )
A.
撰著《齐民要术》
B.
研究圆周率
C.
编纂《四库全书》
D.
编著《史记》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京都竹枝词》
材料二:
京剧剧目
霸王别姬
群英会
挑滑车
主人公
项羽、虞姬
曹操、周瑜、诸葛亮
岳飞、兀术
材料三:《四库全书》成书于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所收古籍许多经过篡改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如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百家讲坛》历史频道
(1)材料一中高度评价《红楼梦》反映了这部作品具有怎样的地位?
(2)从材料二的京剧剧目中任选一例,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编纂《四库全书》时对古籍的篡改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什么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对世界的发展变化毫无认识,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外洋货物以通有无,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清朝统治者实行的“人为的隔绝于世”的政策是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在清朝的哪一部小说中集中的体现出来了?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
(3)请你联系当今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说出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及产生的后果给予我们以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的人物关系出自哪一部名著?其前后部分的作者分别是谁?四大古典名著中和它齐名的另外三部是什么?
(2)图2作品属于什么剧种?其作者是谁?请你再举出一部和它同时代、同剧种的传世之作及作者。
(3)清朝道光年间在北京形成的新剧种是什么?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答】
D.“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时代觉醒,比较全面地觉察到时代的脉搏,觉察到当时社会必然覆灭的命运和陈旧势力拖住新生力量的悲剧场面”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红楼梦》的社会意义。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故D正确。
ABC.综上,其余三项在题干未提及,故排除ABC。
故选D。
2.【答案】D
【解答】
D.清朝曹雪芹著有《红楼梦》。《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故D正确。
A.《水浒传》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错误。
B.《三国演义》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错误。
C.《西游记》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错误。
???????故选D。
3.【答案】D
【解答】
A.“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选自《西游记》,故A错误。
B.“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选自《水浒传》,故B错误。
C.“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选自《三国演义》,故C错误。
D.“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选自《红楼梦》。《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答】
B.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是《红楼梦》,故B正确。
ACD.《牡丹亭》《桃花扇》和《长生殿》均属于昆曲的代表作品,不属于小说,故AC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解答】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因此,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红楼梦》,故C正确。
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故A错误。
B.《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故B错误。
D.《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答】
B.“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说明《红楼梦》值得一读。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B正确。
A.题干说明的是《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应该去读一读,不是说诗歌不再重要,本项是对于题干主旨误读,故A错误。
C.读《红楼梦》是很时尚的,题干无体现,故C错误。
D.此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答】
C.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并与其他地方戏曲融合,形成了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故C正确。
AB.昆曲和越剧属于地方剧种,故排除AB。
D.杂剧不是在清代,故排除D。
故选:C。
8.【答案】A
【解答】
A.结合所学可知,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以明末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南明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故A正确。
BCD.综上,其余三项与题干不符合,故排除BCD。
故选A。
9.【答案】B
【解答】
B.昆曲由“有戏有曲”到“有曲无戏”,再到“无戏无曲”的过程,着重体现的是昆曲由于自身缺乏创新而衰落,故B正确。
ACD.题干强调的是昆曲衰落的主要因素,ACD均是客观因素,不仅与题干内容无关,也与导致昆曲衰落的史实不符,故排除ACD。
故选B。
10.【答案】D
【解答】
D.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故D正确。
A.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排除A。
B.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名徽剧,排除B。
C.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排除C。
故选D。
11.【答案】C
【解答】
C.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明朝万历末年,经过改良,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故C正确。
AD.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朝时期昆曲艺术的代表,故AD错误。
B.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故B错误。
故选C。
12.【答案】D
【解答】
D.根据所学知识,脸谱是京剧表演中的重要形式;在京剧中,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诈,黑脸代表梗直,关公、曹操、张飞等都是京剧中的经典形象,故D正确。
ABC.三项题干无体现。
???????故选D。
13.【答案】B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帝组织编写我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刘墉,山东潍坊人,曾参与编写《四库全书》.贾思勰生活在南北朝时期,陈介祺生活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都不是生活在乾隆时期.郑板桥虽然生活在乾隆年间,但他没参与编写《四库全书》.
故选B.
本题考查《四库全书》.
知道《四库全书》的地位和影响.
14.【答案】A
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这些做法体现清朝实行的文化政策是文化专制。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盛,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故选:A。
本题以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为依托,考查文字狱。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5.【答案】C
刘墉学识渊博,才气过人,精通经史,擅长考辨。体现这一品质的是编纂《四库全书》。乾隆时期刘墉编纂的《四库全书》最为浩繁,总计近8万卷,约有7.7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堪称前所未有的巨大文化工程,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故选:C。
本题以刘墉学识渊博,才气过人,精通经史,擅长考辨为依托,考查《四库全书》。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16.【答案】(1)它是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清代小说,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2)《霸王别姬》相关事件:楚汉之争;《群英会》相关事件:赤壁之战:《挑滑车》相关事件:岳飞抗金。
(3)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17.【答案】(1)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红楼梦》;曹雪芹、高鹗。
(3)闭关锁国。一个国家关闭国门与世隔绝只能落后;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18.【答案】(1)《红楼梦》。曹雪芹、高鹗。《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昆曲。孔尚任。《长生殿》、洪昇。
(3)皮黄戏(京戏、京剧)。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在校园普及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