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人教版(新起点)一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
Unit 1 Classroom
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主要学习关于教室的 3 个单词 desk , chair , blackboard ,三个表达位置的词汇: in, on, under ;以及询问和表达位置的功能句: Where is … ? It’s under/ in/ on … 。本单元是学生开学后的第一单元,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习教室有关的物品名称,易于学生接受,内容简单实用,易于教师操练。本单元为下个单元 Room 做了很好的铺垫,由教室到房间,使得下一步的学习变的简单,过度自然。
单元教学目标:
1 、语言技能目标
( 1 )能够听懂、会说与教室有关的三个词汇: chair, desk, blackboard ,以及三个表达位置的词汇: under/ in/ on 。
( 2 )能够听懂、会说有关询问和表达位置的功能句: Where is … ? It’s under/ in/ on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 3 )能够听懂简短的课堂指令语 , 如: Put your ... in/on/under ... 等,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 4 )能够借助日常生活图片识别、会说大写英文字母 A 、 B 、 C 、 D 。
2 、情感目标
( 1 )能够跟随录音大胆模仿说唱歌曲和歌谣。
( 2 )能够对英语学习保持兴趣,并积极参与课堂上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做到有序参与,积极使用英语。
( 3 )能够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爱护教室的课桌椅和学习用品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与教室有关的 3 个词汇: desk, chair, blackboard ;三个表达物品位置的介词: under / in / on 。
单元教学难点: 句型 Where is … ? It’s …的使用。
单元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在适当场景下听懂、说出与教室有关的三个词汇: blackboard , desk , chair ;以及三个表达位置的词汇: in, on, under.
教学重难点:
能听懂、说出与教室有关的三个单词: blackboard , desk , chair ;以及三个表达位置的词汇: in, on, under 。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热身
教师发出指令,请学生听指令完成任务,如: Show me your ruler / book. 等。
二、新授
A. Look, listen and chant
(一) 1 、教师出示教材 A 项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2 、允许学生用中文表达自己不会的词汇,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立即给出正确的英文表达。
(二)教学歌谣
1 、第一遍:让学生欣赏歌谣(不打开课本)。
2 、第二遍:让学生打开课本,一边观察 A 项图片,一边听歌谣。
3 、第三遍:让学生听歌谣,并尝试在 A 项图片上指出相应的物体。
4 、教师可先边听边指,做出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边听边指。
(三)教学新单词: desk, chair, blackboard
1 、教师课件出示图片,教学三个单词。
2 、带领全班认读单词两到三遍。
3 、词汇操练:听单词指出正确的实物。
(四)教学新单词: in, on, under
1 、教师课件出示图片,教学三个单词。
2 、带领全班认读单词两到三遍。
3 、用书和课桌的位置来操练这三个词,让学生熟练掌握它们的意思。
附:板书设计:
Unit 1 Lesson 1
blackboard chair desk
in on under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方位介词 in, on, under 的使用。
2 、能够听懂摆放物品的指令,如: Put your book under the chair. 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3 、能够跟随录音大胆模仿说唱歌谣。
教学重难点:对课堂指令语 Put … in / on / under … 的理解。
教学准备:光盘,单词卡片,实物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听一听,指一指 (desk, chair, blackboard)
2 、听一听,做一做。拿出铅笔,根据老师的口令,放在桌子的不同位置。( in, on, under )
二、新课呈现
B. Listen and do.
1 、教授关于 in / on / under 的短语: on the desk/ chair; under the desk/ chair; in the desk.
操练以上短语:教师发指令( on the desk/ in the desk / under the desk/ … ),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还可以用其他的学具练习。
2 、学习句型 put … in / on/ under …
( 1 )白板上写出三个句子: Put your book in the desk. Put your book under the desk. Put your book on the desk. 和三个汉语意思:把书放进桌子里。把书放在桌子下面。把书放在桌子上。
( 2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动作猜出每个句子相对应的意思。
( 3 )教师下指令,师生一起做动作。加入 chair 进行练习。
( 4 )如有足够时间可以请几名学生上台比赛。
三、操练
C . Listen and chant again
1 、请学生用手指 A 项图片中的词汇并朗读。
2 、教师播放歌谣录音,学生听录音指单词。
3 、教师反复播放录音,请学生尝试跟录音学唱歌谣。
附:板书设计:
Unit 1 Lesson 1
Put your schoolbag under the chair .
Put your schoolbag on the chair .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听懂、会说有关询问和表达位置的功能句: Where is … ? It’s under/ in/ on …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重点功能句的学习: Where is … ? It’s under / in / on …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跟随录音说唱第一课的歌谣,复习巩固有关教室的词汇和三个表示位置的介词。
二、新课呈现
A Look, listen and repeat.
1 、学生看教学课件猜老师在找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引出句型: Where is the ruler? 学生有些可以说出 on the desk ,然后补充完整: It’s on the desk.
2 、领读重点句子及其回答: Where is the ruler? It’s on the desk.
3 、教师问问题,学生一起回答。
4 、让学生以 Pair work 形式,互问互答,练习这两句话。
5 、操练
( 1 )教师把准备好的书放在椅子上,并提问: Where is the book? 引导学生回答: It’s on the chair.
( 2 )然后把书放在课桌里,练习介词 in 的用法。
( 3 )再把书包放在课桌下面,练习介词 under 的用法。
B Do and say.
1 、师生示范
( 1 )教师在讲台上摆放一个书包,把一支铅笔放入书包中。待整个过程让学生清楚后,提问学生: Where is the pencil? 学生做出回答后,教师把铅笔从书包中拿出来放在书包上面,再提问学生: Where is the pencil?
( 2 )同上方法,教师将教室中的物品摆在不同的位置,提问学生: Where is … ?
( 3 )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摆放物品并练习回答。
三、操练
结对活动:学生几人结对,一人摆放物品并提问: Where is … ? 另一人猜测并回答: It’s under / in / on …
附:板书设计:
Unit 1 Lesson 3
Where is the … ?
It’s on / in / under …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复习巩固与教师有关的词汇和表达位置的功能句: Where is … ? It’s under / in / on …
2 、能够在生活场景中认读大写英文字母 A 、 B 、 C 、 D 。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表达位置的功能句: Where is … ? It’s under / in / on …
教学准备:光盘,字母卡片。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将准备好的书,尺子,书包放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运用: Where is … ? It’s under / in / on …提问和回答。
2 、学生拿起自己的书,根据师生之间的对话,全班一起边说边做。
二、新课呈现
A Find and say.
1 、请学生仔细观察教材 A 项图片,说出自己看到的物品,并用英语说出来。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2 、活动:教师请一名学生与教师合作展开对话,为其他学生做活动示范。首先教师问学生答,然后交换角色。
T: Where is … ? S: It’s under / in / on …
3 、同桌之间结对练习。一问一答,说对一个物品的位置就在该物品图片旁边画一个笑脸。活动结束后比一比谁得到的笑脸多。
4 、观看动画,跟读。
三、拓展
B. Letters in life
1 、教师请学生观察教材 B 项图片,说出图片所表示的是什么地方,上面都有什么东西。
2 、教师指出图中的字母 A 。 T: I can see letter A. What can you see?
3 、搜集更多含有字母 A 的图片,请学生找出该字母。
4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字母 B 、 C 、 D 的教学。
附:板书设计
Unit 1 Lesson 3
Where is the apple?
It’s on the desk.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借助图片和动画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尝试表演。
教学重点:
能听懂故事的意思,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能跟读课文句子。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 Listen and do: 教师发指令: Put your ruler on your desk. Put your pencil under your chair. … 学生作出相应的动作。
2 、教师提问: Where is your schoolbag/ book/ pencil/ … ?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二、新课呈现
1 、让学生看图片,引导学生预测故事
出事故事第一、二幅图,请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Where is Bill? Where is the pencil box? Where is Bill? What is Bill doing?
2 、学生看动画,验证预测
教师利用光盘,逐图播放,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并验证自己的预测。
3 、详细讲解故事
4 、熟悉故事
( 1 )学生打开课本,自己浏览一下故事,通过观察图片熟悉一下故事。
( 2 )教师播放录音,其间不停顿。指导学生跟着录音指图。
( 3 )教师逐图播放故事录音,请学生看图跟读句子。注意指导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读出人物的语气以增加朗读的趣味性。
三、操练:请能力强的同学上台表演对话。
附:板书设计:
Unit 1 Story Time
Where is Bill’s pencil box?
It’s in Lucky’s mouth.
Unit 2Room
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主要学习关于房间的四个单词: bed, light, door, box, 初步学习方位介词 behind , near 复习 in , on , under ;简单的交际用语: What’s behind the door?A chair. 字母 E, F, G, H 。通过描述自己房间里的物品,表达出物品所在的位置,初步学会布置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有一个整体的审美体验。
单元教学目标:
1 、语言技能目标
( 1 )能够听懂、会说与房间有关的四个词汇: light, bed, door, box ,以及两个表达位置的词汇: near, behind 。
( 2 )能够听懂、会说询问在某个位置有什么物品的功能句及回答: What’s behind/near/ … ? A chair/bird/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 3 )能够听懂简短的课堂指令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 4 )能够借助日常生活图片识别、会说大写英文字母 E 、 F 、 G 、 H 。
2 、情感目标
( 1 )能够跟随录音大胆模仿说唱歌曲和歌谣。
( 2 )通过本单元的智力游戏,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与房间有关的四个词汇: bed, light, door, box ;以及两个表达物品位置的介词: near, behind 。
单元教学难点: 句型 What’s behind/near/ … ? A chair/bird/ … 的使用。
单元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在一定场景下听懂、会说与房间有关的四个词汇: bed, light, door, box, 以及两个表示位置的词汇: near, behind 。
教学重难点:
1 、 4 个有关房间的单词的读音和图形。
2 、要求学生能将读音和图形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光盘,单词卡片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 Listen and do. 教师发指令: Put your ruler under your desk. Put your pencil in your schoolbag. 等,学生根据指令做动作。
2 、教师通过与学生交谈,复习上一单元的词汇和功能句,如:
T: Look, my book is on the chair. Where is your book?
S: It’s on the desk.
T: Where is your desk?
S: It’s in the classroom.
三、创设情境,呈现新知
1 、教师指着开篇页图片说: Look at this picture. The desk is in the room. The chair is in the room. The dog is in the room … The bed/light/box is in the room. Today, let’s learn things in the room. 让学生根据开篇页图片尝试着说说房间里都有什么。
2 、教师呈现 A 项图片,并播放 A 项歌谣,让学生整体感知新语言。教师可以播放两至三遍,让学生充分感知新语言。
3 、词汇学习与操练活动
( 1 )学习词汇
教师通过卡片,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词。
( 2 )操练单词
a. Listen and show the cards. 听单词,出示相应的单词卡片。
b. Listen and do. 教师发指令,学生作出相应的反应,如: Stand behind your desk. Stand near your chair. 等。
c. What’s missing. 教师请几名学生拿着几张词卡,学生逐一说出单词。请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将其中的一张词卡拿下来,请学生睁开眼睛,说说少了哪张词卡。
附:板书设计:
Unit 2 Lesson 1
light bed door box
near behind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初步学会观察图中物品及位置摆放的规律,并能尝试把图片补充完整。
2 、能跟录音说唱本课歌谣。
教学重难点:
学习区分 behind, next to 和 in , on, under 所表示的不同方位。
教学准备:光盘,单词卡片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教师运用单词卡片,复习 A 项的重点单词。
2 、练习第一单元所学的三个表达位置的词汇: in, on, under 。
二、 New concept
B. Look and say
观察图片,寻找规律
( 1 )教师带领学生看第一组图片,根据已有图片说出单词,并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排列的规律尝试说出空白处的图片及单词。
( 2 )让学生自己看第二、三组图片,首先说出已有图片所指单词,然后尝试发现图片排列规律并说出空白处的图片和单词。
( 3 )请学生两人结对交流一下各自的答案。
( 4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和思考的思路。
C. Listen and chant again
( 1 )教师可以利用本课歌谣的节奏指图提问学生: Where is the light? Where is the bed? Where is the box? Let’s listen to the chant. 教师播放歌谣,同时结合歌谣内容指 A 项图,带领学生再完整听一遍歌谣。
( 2 )教师引导学生边听歌谣,边根据歌谣内容指 A 项图中相应的图片,并尝试模仿歌谣。
( 3 )学生跟录音说唱歌谣,可以边打节奏边说唱。
附:板书设计:
Unit 2 Lesson 1
behind next to in on under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听懂、会说询问某个位置有什么物品的功能句及答句: What’s behind/near/ … ? A chair/box/ …
教学重难点:
询问某个位置有什么物品的功能句及答句: What’s behind/near/ … ? A chair/box/ …
教学准备:光盘,单词卡片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isten and chant. 教师播放第一课歌谣,让学生跟录音说唱,复习本单元的词汇。
二、创设情境,呈现新的功能句
教师从教室外面推教室门,门只推开一点就推不动了(门后面放着一把椅子)。教师边将头探进教室边问学生: What’s behind the door? 教师可以反复问,引导学生回答: A chair.
三、新课呈现
A. Look, listen and repeat.
1 、学生打开课本,观察 A 项图片,然后反复听录音并指图片跟读对话。
2 、教师利用 A 项图片提问: What’s behind … ? 启发学生根据图片呈现的情境回答问题。
3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并请他人回答。
4 、句型操练的比较熟之后,教师可将问题改成: What’s near the … ? 请学生尝试回答。
5 、请学生尝试用“ What’s near the … ? ”提问并回答。
四、操练
B. Let’s play
1 、师生示范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看 A 项图,并向其中一名学生提问: Look at this room. What’s under the desk?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后作出回答。
2 、结对活动
教师鼓励学生仔细观察 A 项图,用本课的功能句提问并请同伴回答。
3 、拓展活动
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教室,并尝试用本课学习的功能句提问,如: What’s in the box? What’s under the chair? What’s near the book? 等。学生可以两人结对先练习,然后由教师请一名学生代表提问,教师或是其他学生回答。
附:板书设计:
Unit 2 Lesson 2
What’s behind/near/ … ? A chair/ box/ …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并找出画面中不同之处的活动,复习巩固与房间有关的词汇以及本单元的功能句: What’s near the light? A pencil/ ruler/ …
2 、能够在生活场景中认读大写英文字母 E 、 F 、 G 、 H 。
教学重难点:
1 、新的功能句: What’s behind the door?
2 、区分 What’s behind the door? 和 Where is the book? 的句意和答语。
教学准备:光盘,单词卡片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可以将实物文具等摆放在课桌上、盒子旁边或书包后面等位置,并提问: What’s on the desk? What’s near the box? What’s behind the schoolbag? ... 学生根据物品的真实位置做出回答。
二、新课呈现
1 、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 A 项的两幅图片,教师可以提几个问题: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ere is the … ? What’s … ? 学生通过观察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2 、学生根据图片尝试用本单元的功能句提问。
3 、操练活动:
( 1 )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学生看图 A, 一组学生看图 B. 两组之间互相提问并回答,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回答的问题准确。
( 2 )学生两人结对,一名学生看图 A ,另一名学生看图 B ,找出 A 、 B 两幅图的异同。
三、拓展
B. Letters in life
1 、教师请学生观察教材 B 项图片,说出图片所表示的是什么地方,上面都有什么东西。
2 、教师指出图中的字母 E 。 T: I can see letter A. What can you see?
3 、搜集更多含有字母 E 的图片,请学生找出该字母。
4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字母 F 、 G 、 H 的教学。
附:板书设计:
Unit 2 Lesson 3
What’s on/ in/ behind/ next to the desk?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能够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并尝试表演故事。
教学重点:能听懂故事的意思,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能跟读课文句子。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热身
1 、带领学生说唱第一课 A 项歌谣,复习本单元词汇。
2 、教师提问: Where is your ruler/ book/ pencil / … ?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或者教师将某种学具放在桌子上、椅子附近或盒子后面等不同的位置提问: Where is the … ? 学生根据学具的位置作出回答。
二、新课呈现
(一)呈现故事
1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预测故事内容。
2 、学生看图片,听教师将故事或是听故事录音,边听边验证之前的预测。
(二)理解故事
1 、学生打开课本自己浏览故事。给学生一点时间猜测故事大意,然后听教师讲故事,学生自己再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
2 、教师借助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
3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指导学生指图听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三)熟悉故事
1 、教师提一些简单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尝试回答。
2 、学生听录音,指图片,并模仿录音尝试朗读故事。
(四)朗读表演故事
1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朗读故事。
2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边说边表演故事。
3 、教师请数名学生朗读或表演故事,引导其他学生对他们的朗读和表演进行积极地评价。
附:板书设计:
Unit 2 Story Time
I have a gift for you.
Go and find it.
Unit 3 Toys
单元教材分析:
在前两个单元学习我的房间和教室基础上,学习玩具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学生也感兴趣,教授起来比较容易操作,学生学起来也有兴趣,简单易学。为后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使英语学习越来越简单有趣。
单元教学目标:
1 、语言技能目标
( 1 )能够听懂、会说与玩具有关的六个词汇: car , ball, plane, doll, bear, train 。
( 2 )能够听懂、会说表达索要玩具的功能句及答语: Can I have … ? Sure. Here you are. / Sorry, no.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 3 )能够听懂简短的课堂指令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 4 )能够借助日常生活图片识别、会说大写英文字母 I 、 J 、 K 、 L 。
2 、情感目标
( 1 )能够跟随录音大胆模仿说唱歌曲和歌谣。
( 2 )能够在故事的学习中体会和他人分享的乐趣。
单元教学重点:
1 、能够听懂、会说与玩具有关的六个词汇: car, ball, plane, doll, bear, train 。
2 、 能够听懂、会说表达索要玩具的功能句及答语: Can I have … ? Sure. Here you are. / Sorry, no.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单元教学难点:能够听懂、会说表达索要玩具的功能句及答语: Can I have … ? Sure. Here you are. / Sorry, no.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会说与玩具有关的六个词汇: car, ball, plane, doll, bear, train 。
2 、学生能将读音和图形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单词卡片、教学磁带、录音机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 6 个玩具单词的读音和图形。
2 、 train, plane 的读音。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热身导入
1 、听听做做( Listen and do )
教师发出指令,请学生听指令做动作: Act like a bird. Act like a dog. Act like a monkey.
2 、教师准备几种动物玩具,教师模仿动物的叫声,一起说出动物的名称。
二、 New concept
1 、出示 A 项图片,初步感知新语言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Binbin 和 Joy 正在玩玩具,然后顺势与学生交流: What toys are they playing with? A toy car, a toy plane, a toy train, a doll …
2 、播放歌谣,让学生整体感知新语言
3 、词汇学习
教师呈现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词,具体步骤如下:
( 1 )教师指向一个玩具,示范读音: Look, I have a doll, a doll, a doll. 学生听、看,但不跟读。
( 2 )教师带领全班认读单词二到三遍。
( 3 )请个别学生变触摸玩具边说出单词: doll, 教师听,纠正发音错误。
( 4 )教师带领学生边指黑板上的图片边说单词: A doll, a doll. We have a doll.
4 、词汇操练
( 1 ) Listen and show the cards. 听教师说玩具,学生出示相应的卡片,并重复教师所说的玩具。
( 2 ) Look and say.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说单词。
( 3 )游戏: What’s missing? 等。
附:板书设计:
Unit 3 Lesson 1
train plane ball
doll bear car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 、巩固所学的单词。
2 、能够听懂教师发出的指令,如: A car, 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3 、能够跟随录音大胆模仿说唱本课歌谣。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唱歌和表演等课堂活动形式,熟练掌握 6 个玩具单词。
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1 、运用单词卡片复习单词。
2 、游戏: What’s missing?
二、 Review
1 、猜一猜游戏。教师将实物放在讲桌上,然后默想出自己喜欢的一个,让学生猜一猜是那个。猜对的学生可得到该玩具图片。教师还可以先让某个学生想出一个玩具,然后让全班同学来猜出这个玩具。
2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玩具或单词卡片,以 pair work 或 group work 形式进行上述猜一猜游戏。
在进行上述活动时,教师除了让学生复习上一课的玩具单词外,还可以用动物玩具复习动物单词。
三、新课呈现
B Listen and act
1 、听一听做一做
( 1 )教师告诉学生接下来玩一个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
( 2 )教师发指令,请学生根据指令做动作,如: A car. 学生做开车状; A plane. 学生张开双臂做飞行状; A bear. 学生做拥抱状。
( 3 )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发指令,学生根据指令做出动作后,再作出语言回应。
2 、小组活动
学生可以和同桌,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说语言,一人做动作其他三人说语言,这样可以照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
四、操练
C Listen and chant again
1 、学唱歌谣
( 1 )第一遍:边看 A 项图片边听歌谣;第二遍:边听歌谣边在 A 项图片上指出相应玩具;第三遍:尝试跟着录音模仿说唱歌谣,尽量边唱边指。
( 2 )小组或全班说唱歌谣,带上一定的感情。
( 3 )让学生看图,教师逐一指玩具图,然后学生大声输出歌谣。
附:板书设计:
Unit 3 Lesson 1
A car. A plane. A bear.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听懂、会说表达索要玩具的功能句及答语: Can I have … ? Sure. Here you are. / Sorry, no.
教学重点: 能够听懂、会说表达索要玩具的功能句及答语: Can I have … ? Sure. Here you are. / Sorry, no.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教学准备: 实物玩具、单词卡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通过说唱第一课的歌谣,复习巩固有关玩具的单词。
二、 New concept
A. Look, listen and repeat.
1 、创设情境
( 1 )教师出示 A 项图片,可把文字部分覆盖住,只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教师说: Look ! 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What toys can we see?
( 2 )教师继续说: Look at Lily. What toy does she want ?学生根据图片推测答案: A doll …
2 、呈现对话内容
教师请学生看图听对话,感知大意。
3 、功能句学习
( 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答: What toys does she want? A doll and a bear.
( 2 )学生听录音跟读对话,强化语音和语调。
( 3 )学生回答问题: Does Mum buy her the doll? 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说: Sure. Here you are. Does Mum buy her the bear? 教师引导学生边摇头边说: Sorry, no.
( 4 )学生听录音再次跟读对话,要求认真模仿出对话的语气。
4 、语言操练
( 1 )师生表演读对话,教师先扮演 Lily ,然后与学生交换角色。
( 2 )学生两人结对表演读对话。
( 3 )师生示范:借助玩具实物或图片表演对话。
( 4 )学生两人结对表演对话。
三、操练
B. Do and say
1 、师生示范
( 1 )教师请学生从六张玩具卡片中任选五张,教师提问: Can I have … ? 学生根据卡片回答: Sure. Here you are. / Sorry, no.
( 2 )教师拿卡片,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2 、学生活动
学生两人结对仿照示范做卡片游戏。
附:板书设计:
Unit 3 Lesson 2
Can I have a … ?
Sure. Here you are. /Sorry, no.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在恰当的环境下综合使用与玩具有关的词汇,以及索要玩具的功能句及答语: Can I have … ? Sure. Here you are. / Sorry, no.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2 、能够在生活场景中认读大写英文字母 I 、 J 、 K 、 L 。
教学重难点: 能够在恰当的环境下综合使用与玩具有关的词汇,以及索要玩具的功能句及答语: Can I have … ? Sure. Here you are. / Sorry, no.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将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比赛。教师出示玩具卡片并说出卡片上的内容: I see a car. 引导学生说出: This is a green car. 等。此处可让学生比一比谁想出的句子多。教师任选其中三个词汇让学生分为两大组比赛,剩下的词汇可让学生两人结对比赛。学生通过游戏方式复习本单元词汇,并发挥观察想象能力。
二、 New concept
A. Let’s play
1 、教师利用教学挂图,帮助学生复习玩具单词
2 、小组活动
( 1 )师生示范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前示范,以便明确游戏语言和游戏规则。这相当于一个找朋友的游戏,首先把 30 张卡片平均分给两人,一人一半,随意分配。然后教师与该名学生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谁先要牌。如果是教师先要,可以问学生: Can I have a ball? 学生回答: Sure , here you are. 然后把绘有球的卡片递给老师。如果教师自己的 15 张卡片中已有绘有球的卡片,教师可以说: Oh, I have two. 然后把这两张相同的卡片抽出来,之后换学生问,教师答,重复以上步骤。最后看谁成对的卡片数量多,就算谁赢。
( 2 )结对活动
学生两人结对仿照示范做卡片游戏。
三、 Consolidation
B. Letters in life
1 、感知、认读字母
( 1 )教师请学生观察 B 项图片,说说图片所表示的是什么。
( 2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指出图中的字母 I 。
T: Look at the picture. I can see the word Information. I can see letter I. Look, this is I, the big letter I.
( 3 )学生看、听,并模仿字母发音。
2 、 字母操练
( 1 )教师出示更多含有字母 I 的图片,请学生找出该字母。教师的语言可以是: Can you find I from these pictures?
( 2 )学生看字母卡朗读。
( 3 )学生听音选字母卡片。
( 4 )学生进行字母游戏: Can you see them? 教师用图片呈现字母,考考学生眼力,如:雨伞把就是字母 L 等。
3 、可让学生听歌谣,边跟自己一起做纸玩具。
4 、教师在做完每一个纸玩具时,都按文字部分所提示的玩具用途做动作,同时让学生跟着做。让学生在听,做中感知、理解歌谣中的语言。
5 、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以 pair work 或 group work 形式边说歌谣,边演示动作。
根据上述玩具动作的演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功能和用途。教师可启发学生展开讨论,然后让学生回答。
附:板书设计:
Unit 3 Lesson 4
- Can I have a ball? - Sure. Here you are.
- Oh, I have two.
I J K L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能够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并尝试表演故事。
教学重点:能听懂故事的意思,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能跟读课文句子。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热身
1 、带领学生说唱第一课 A 项歌谣,复习本单元词汇。
2 、教师提问: I have some toys. Do you want them? 引导学生说出: Can I have this doll? 然后教师说: Sorry, no. 接着教师提问: Are you happy? 如果学生回答: No. 教师顺势引入故事,告诉学生一起来看看图片中的故事吧。
二、新课呈现
(一)呈现故事
1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预测故事内容。
2 、学生看图片,听教师将故事或是听故事录音,边听边验证之前的预测。
(二)理解故事
1 、学生打开课本自己浏览故事。给学生一点时间猜测故事大意,然后听教师讲故事,学生自己再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
2 、教师借助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
3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指导学生指图听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三)熟悉故事
1 、教师提一些简单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尝试回答。
2 、学生听录音,指图片,并模仿录音尝试朗读故事。
(四)朗读表演故事
1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朗读故事。
2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边说边表演故事。由教师和班上能力较好的学生分别扮演猴子、大象、小狗、小猫和女孩,其他学生扮演熊猫,集体进行表演。教师鼓励学生做出恰当的动作。全班共同表演几次。
3 、教师请数名学生朗读或表演故事,引导其他学生对他们的朗读和表演进行积极地评价。
附:板书设计:
Unit 3 Story Time
I have a gift for you.
Go and find it.
Unit 4 Food
单元教学目标:
1 、语言技能目标
( 1 )能够听懂、会说与食物有关的六个词汇: noodles, vegetables, eggs, fish, chicken, rice 。
( 2 )能够听懂、会说有关需求食物的功能句: I’m hungry. I want … ,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 3 )能够借助日常生活图片识别、会说大写英文字母 M 、 N 、 O 、 P 。
2 、情感目标
( 1 )能够跟随录音大胆模仿说唱歌曲和歌谣。
( 2 )能够从本单元了解部分小动物的饮食特点,拓展知识面。
单元教学重点:
1 、能够听懂、会说与玩具有关的六个词汇: noodles, vegetables, egg, fish, chicken, rice 。
2 、能够听懂、会说有关需求食物的功能句: I’m hungry. I want … ,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单元教学难点:
1 、能够简单表述食物名称,讨论对事物的喜好,如: Do you like ...? Yes, I do. / No, I don’t.
2 、能够听懂、会说有关需求食物的功能句: I’m hungry. I want … ,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会说与食物有关的六个词汇: noodles, vegetables, egg, fish, chicken, rice 。
2 、学生能将读音和图形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单词卡片,光盘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 6 个食物单词的读音和图形。
2 、 noodles, vegetables 的读音。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1 、复习水果单词
教师出示水果篮,里面装满以下玩具水果或水果图片: apple , banana, pear, orange, 教师提问: What fruit can you see? 学生回答。
2 、谈话活动
基于上一活动,教师提问: Do you like apples? 学生回答: Yes, I do. / No, I don’t.
二、 Presentation
1 、教师呈现本课食物图片,边呈现边说: I like fruits. But I also like eating them.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初步感知新语言。
2 、教师播放歌谣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歌谣。
3 、教师再次播放歌谣录音,让学生关注食物词汇。
三、词汇操练
1 、词汇学习
( 1 )教师指图片说: Look, I like noodles. Noodles, noodles.
( 2 )教师带领全班认读单词二 ~ 三遍。
( 3 )学生边指图片边说出单词,教师纠正发音。
( 4 )教师出示各种面条的图片,如:方便面,炸酱面, 凉面等,让学生边看边读边体会。
2 、词汇操练
( 1 ) Listen and show the cards. 听教师说,学生出示卡片。
( 2 ) Look and say. 看图片,学生说单词。
( 3 )游戏: What’s missing?
( 4 ) Chant: 教师边指图片边说: Noodles, noodles. Do you like noodles? 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喜好回答: Noodles, noodles. I like noodles. / I don’t like noodles.
附:板书设计:
Unit 4 Lesson 1
noodles vegetables egg
fish chicken rice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跟随录音说唱本课歌谣。
2、 能够简单表述食物名称,讨论对事物的喜好,如: Do you like … ? Yes, I do. / No,
I don’t.
教学重难点: Do you like … ? Yes, I do. / No, I don’t. 句型的学习。
教学准备:单词卡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六个重点词汇,看卡片说出单词。
二、 New concept
B . Do and say .
1 、师生示范
师生以游戏形式了解对方饮食喜好。借助板书或图片,教师请学生共同示范, 如: 教师选卡片问: Do you like fish? 若学生回答: Yes, I do. 便可以拿走卡片:若学生回答: No, I don’t. 就不能拿走卡片。师生交换角色,继续该游戏。
2 、结对活动
学生两人结对抽卡片,按上述示范完成活动。
C. Listen and chant again.
1 、学唱歌谣
( 1 )第一遍:边看 A 项图片边听歌谣;第二遍:边听歌谣边在 A 项图片上指出相应玩具;第三遍:尝试跟着录音模仿说唱歌谣,尽量边唱边指。
( 2 )小组或全班说唱歌谣,带上一定的感情。
( 3 )让学生看图,教师逐一指玩具图,然后学生大声输出歌谣。
2 、熟练掌握
( 1 )以小组或同伴为单位,请学生到讲台前表演说唱歌谣。
( 2 )学生再看图,说出本节课所学的实物,然后全班大声说唱歌谣。
附:板书设计:
Unit 4 Lesson 1
Do you like … ?
Yes, I do. / No, I don’t.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能够听懂、会说表述所需事物的功能句: I’m hungry. I want …
教学重难点:能够听懂、会说表述所需事物的功能句: I’m hungry. I want …
教学准备:单词卡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1 、复习巩固
学生通过说唱第一课歌谣,复习巩固有关食物的词汇。
2 、猜动物
一名学生带上小猫头饰,教师背对他 / 她问: Do you like noodles? Do you like fish? 当教师听到: Yes, I do. 便可说: Oh, it’s a cat.
二、 New concept
A . Look, listen and repeat.
1 、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 A 项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教师可以说: Look! 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food can we see?
2 、呈现对话内容
教师请学生看图听对话,感知大意。
3 、功能句学习
( 1 )学生听录音跟读对话,强化语音和语调。
(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答问题: What food does Binbin want?
( 3 )学生再次听录音跟读对话,要求学生认真模仿出对话的语气。
4 、语言操练
( 1 )师生表演读对话,教师先扮演 Binbin, 然后与学生交换角色。
( 2 )学生两人结对表演读对话。
( 3 )师生示范:借助玩具或图片表演对话。
( 4 )学生两人结对,借助玩具或图片表演对话。
B . Let’s play .
1 、师生示范
教师将九张卡片张贴在黑板上,然后教师扮演客人,请三名学生扮演服务员。教师说: I’m hungry. I want noodles. 三名学生抢说: Here you are ,并指图片。说和指得最快的学生在下一轮可以扮演客人。
2 、学生活动
学生四人一组仿照以上示范进行卡片游戏。
附:板书设计:
Unit 4 Lesson 2
I’m hungry.
I want …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在恰当情境下综合使用与食物有关的词汇,以及表达个人需要某种食物的功能句。
2 、能够在生活场景中认读大写英文字母 M 、 N 、 O 、 P 。
教学重难点: I want … 句型的使用。
教学准备:单词卡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教师出示食物图片,让学生只能看到图的一部分,然后提问: What food can you see? 学生根据这一部分图猜测: I can see vegetables. 等。若猜对,教师可出示全图;若猜错,教师可多给些提示,直到学生猜对为止。通过此游戏方式复习本单元词汇和 A 项中设计到的水果词汇。游戏过程中教师可将词汇一一贴到黑板上。
二、 Review
复习完以上词汇后,教师告诉学生要聚餐,请大家点菜。可将两名学生扮演服务员移动图片,或把卡片摆放在桌上。
三、 Activity
1 、教师戴上猫的头饰,说: Hi , I’m a cat. I’m hungry. I want some pears. 引导学生说: No. 教师接着问: What does a cat want? 启发学生回答: Hi , I’m a cat. I’m hungry. I want some fish/meat. 之后教师问学生是否还能帮助其他小动物索要食物,以此操练其他词汇。
2 、教师出示小狗、猴子、老虎、小猴头饰,并和学生一起说一说这些动物的名称。
3 、学生独立思考:如果你是小狗、猴子、老虎、小鸟,你会想吃些什么?
4 、数组学生起立汇报。汇报语言可以是: Hi , I’m a dog. I’m hungry. I want some chicken/meat.
四、 Letters in life
1 、感知、认读字母
( 1 )教师请学生观察 B 项图片,说说图片所表示的是什么。
( 2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指出图中的字母 M 。
T: Look at the picture. I can see the word Male. I can see letter M. Look, this is M, the big letter M.
( 3 )学生看、听,并模仿字母发音。
2 、字母操练
( 1 )教师出示更多含有字母 M 的图片,请学生找出该字母。教师的语言可以是: Can you find M from these pictures?
( 2 )学生看字母卡朗读。
( 3 )学生听音选字母卡片。
( 4 )学生进行字母游戏: Can you see them? 教师用图片呈现字母,考考学生眼力。
附:板书设计:
Unit 4 Lesson 3
I’m hungry.
I want …
M N O P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能够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并尝试表演故事。
教学重点:能听懂故事的意思,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能跟读课文句子。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热身
1 、带领学生说唱第一课 A 项歌谣,复习本单元词汇。
2 、教师出示食物卡片。教师扮演熊猫对学生说: I’m hungry. I want chicken. 请学生帮助其列个食物清单,以便去超市购买,从而复习本单元的功能句。
二、新课呈现
(一)呈现故事
1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预测故事内容。
2 、学生看图片,听教师将故事或是听故事录音,边听边验证之前的预测。
(二)理解故事
1 、学生打开课本自己浏览故事。给学生一点时间猜测故事大意,然后听教师讲故事,学生自己再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
2 、教师借助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
3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指导学生指图听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三)熟悉故事
1 、教师提一些简单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尝试回答。
2 、学生听录音,指图片,并模仿录音尝试朗读故事。
(四)朗读表演故事
1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朗读故事。
2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边说边表演故事。由教师和班上能力较好的学生分别扮演熊猫和 Lucky 。教师鼓励学生做出恰当的动作。全班共同表演几次。
3 、教师请数名学生朗读或表演故事,引导其他学生对他们的朗读和表演进行积极地评价。
附:板书设计:
Unit 4 Story Time
I’m hungry.
I want …
Unit 5 Drinks
单元教学目标:
1 、语言技能目标
( 1 )能够听懂、会说与饮料有关的四个词汇: juice, milk, water, tea 。
( 2 )能够听懂、会说有关询问并回答需要某种饮料的功能句: Do you want … ? Yes, please. / No, thanks.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 3 )能够借助日常生活图片识别、会说大写英文字母 Q 、 R 、 S 、 T 、 U 。
2 、情感目标
( 1 )能够跟随录音大胆模仿说唱歌曲和歌谣。
( 2 )能够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具有合作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与饮料有关的四个词汇: juice, milk, water, tea 。
2 、有关询问并回答需要某种饮料的功能句: Do you want … ? Yes, please. / No, thanks.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单元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够听懂、会说与饮料有关的四个词汇: juice, milk, water, tea 。
教学重难点:与饮料有关的四个词汇: juice, milk, water, tea 。
教学准备:单词卡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1 、教师出示食物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单词,如: rice, noodles, chicken 等。
2 、根据呈现的食物图片,学生练习用“ I want … ”表达。
二、新授
A. Look, listen and chant
(一) 1 、教师出示教材 A 项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2 、允许学生用中文表达自己不会的词汇,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立即给出正确的英文表达。
(二)教学歌谣
1 、第一遍:让学生欣赏歌谣(不打开课本)。
2 、第二遍:让学生打开课本,一边观察 A 项图片,一边听歌谣。
3 、第三遍:让学生听歌谣,并尝试在 A 项图片上指出相应的物体。
4 、教师可先边听边指,做出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边听边指。
(三)词汇学习
教师通过呈现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词。每个词汇的教学步骤如下:
1 、教师指向一张图片,示范读音,如: I can see some juice. Juice, juice.
2 、带领全班认读单词两到三遍,教师在带读时可以结合音节来进行,如: wa-ter 。
3 、教师检测学生的发音。请个别学生读单词、小组齐读单词、接龙读单词等方法进行。
三、词汇操练
1 、让学生听单词选择卡片。
2 、让学生看图片说单词。
3 、教师藏起某张图片,学生迅速说出这张图片的单词。
4 、将词汇图片夹杂炸弹图片出示给学生,学生看到炸弹图片则迅速做保护自己的动作,看到实物图片则迅速朗读出单词。
5 、让学生听单词将卡片按顺序排列。
6 、让学生结合上单元的食品知识和本课的饮料知识,将图片分成食品和饮料两类。
附:板书设计:
Unit 5 Lesson 1
juice tea milk water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 Can I have ...? 并能选择正确的饮料卡片回应。
2 、能够跟随录音大胆模仿说唱歌谣。
教学重难点:句型 Can I have ...? 的学习。
教学准备:光盘,单词卡片。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看图片,说单词 (juice, milk, water, tea)
2 、让学生听单词选择卡片。
二、新课呈现
B. Do and say.
1 、做一做,说一说
( 1 )教师指向上一个活动中学生摆放在桌子上的四张图片,并询问全班学生: Look, here are some drinks. They are good for us. I want some water. Can I have some water? 学生尝试说: Here you are. 并拿出相应的图片给老师。
( 2 )教师在全班范围内随意询问数名学生: Can I have...? 请这几名学生分别找出相应的饮料图片,并尝试回答: Here you are.
( 3 )教师请一名学生尝试表达需求: Can I have...? 由教师找出相应的卡片并回答
: Here you are.
2 、结对活动
按照以上活动示范,学生两人结对开展活动。教师注意巡视课堂,适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操练
C . Listen and chant again
1 、请学生用手指 A 项图片中的词汇并朗读。
2 、教师播放歌谣录音,学生听录音指单词。
3 、教师反复播放录音,请学生尝试跟录音学唱歌谣。
附:板书设计:
Unit 5 Lesson 1
Can I have ...?
Here you are.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用交际用语询问是否需要某种饮料及回答的功能句: Do you want ...? Yes, please. /No, thanks. I want ...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重点功能句的学习: Do you want ...? Yes, please. /No, thanks. I want ...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学生跟随录音说唱第一课的歌谣,复习巩固有关饮料的词汇以及本节课将要用到的“ I want ... ”的表达。
二、呈现新内容
A. Look, listen and repeat.
1 、介绍情境
教师出示 A 项图片,通过师生谈话让学生简单了解情境,如: Who are in the picture?
Where are they? 学生尝试回答: Two boys and the mother. They are at home. 教师继续介绍: They are very thirsty. The mother will give them something to drink.
2 、听一听活动
教师结合情境,向学生提出任务: What do the two boys want to drink? Please listen! 教师播放录音,请学生整体感知。
3 、语言学习
( 1 )学习问句
教师询问学生: What does the mother ask? 引出主句型: Do you want water? 学生学习并跟读主句型。
( 2 )学习答句
a. 请学生观察图片,教师询问: What does the first/ second boy want? Does he want some water? How does he answer? 学生适时学习肯定和否定的回答: Yes, please./ No, thanks.
b. 教师询问学生: Do you want some water? 学生随机回答,再次深入感知两种答句: Yes, please./ No, thanks. 若遇到否定的回答,教师则追问: What do you want? 让学生尝试表达。
4 、语言操练
( 1 )教师扮演妈妈,请两名学生扮演儿子,表演 A 项的对话。
( 2 )学生三人小组表演对话。
( 3 )小组展示。
三、操练
B . Let’s talk
1 .师生示范
教师拿出一张饮料的卡片,询问一名学生: Do you want ...? 然后请该学生回答: Yes, please./ No, thanks. 如是否定回答则追问: What do you want? 请学生说出: I want ...
2. 接龙问答活动
学生依次回答上一位同学的问题,并询问下一位同学: Do you want ...? 依此类推。
3. 结对活动
学生两人结对,根据示范,结合卡片展开游戏。
附:板书设计:
Unit 5 Lesson 3
Where is the … ?
It’s on / in / under …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在恰当情境下综合使用与饮料和其他食品有关的词汇,以及询问他人是否需要某种饮料或其他食品并回答的功能句: Do you want ...? Yes, please. / No, thanks. I want ...
2 、能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标牌,初步识别和认读英文字母。
教学重难点:句型: Do you want ...? Yes, please. / No, thanks. I want ...
教学准备:光盘,字母卡片。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食品和饮料的图片,其中夹杂着炸弹的图片,学生看到炸弹图片则迅速做保护自己的动作,看到实物图片则迅速朗读出单词。
二、新课呈现
A Let’s play.
1 、创设情境:请学生仔细观察教材 A 项图片,并思考问题: What can I see? What food are on the menu? 引导学生说出菜单上的食品名称。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2 、活动示范:教师请两名学生与自己合作展开点餐对话,为其他学生做活动示范。首先,教师扮演服务员,手拿菜单;两名学生扮演顾客,结合 A 项的语言进行交际。
3 、学生三人一组开展活动。
4 、邀请几组学生向全班展示。
三、拓展
1 、感知、认读字母
( 1 )教师请学生观察 B 项图片,说说图片所表示的是什么。
( 2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指出图中的字母 Q 、 R 、 S 、 T 、 U 。
T: Look at the picture. I can see letter Q. Look, this is Q, the big letter Q.
( 3 )学生看、听,并模仿字母发音。
2 、字母操练
( 1 )教师出示更多含有字母 Q 的图片,请学生找出该字母。教师的语言可以是: Can you find Q from these pictures?
( 2 )学生看字母卡朗读。
( 3 )学生听音选字母卡片。
( 4 )学生进行字母游戏: Can you see them? 教师用图片呈现字母,考考学生眼力。
附:板书设计
Unit 5 Lesson 3
Do you want ...?
Yes, please. / No, thanks. I want ...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借助图片和动画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尝试表演。
教学重点:
能听懂故事的意思,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能跟读课文句子。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1 、说唱活动:说唱第一课 A 项歌谣,复习本单元词汇。
2 、猜一猜活动:教师遮住图片的某个部分,提问学生: What’s this? 请学生回答。
二、新课呈现
(一)呈现故事
1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预测故事内容。
2 、学生看图片,听教师讲故事或是听故事录音,边听边验证之前的预测。
(二)详细讲解故事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餐桌上的事物: What food and drink do you see? How does the mouth ask? 引导学生说出: Do you want fish? Does the mouth want fish? How does he answer?
2 、学生尝试说出图片中服务员托盘中的事物:鸡肉和牛奶。教师请学生思考并尝试说出询问是否需要事物或饮料的语言: Do you want chicken? Do you want milk?
3 、请学生观察图片,教师参照上图的方法进行讲解。也可以请学生两人结对将此图画中“ Do you want ...? Yes, please. ”的对话表演出来。请学生观察图片中老鼠肚子的变化,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4 、教师指出图片中服务员老鼠撒腿就跑的部分: Look! What are they doing? Why are they running? Who is coming?
5 、教师提问: Why can’t the mouth run away? 请学生观察图片中老鼠的衣服和裤子被睁开的细节,体会它吃得太饱以至于跑不动了。教师继续提问: What does the cat want to cat?
(三)熟悉故事
1 、教师提一些简单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尝试回答。
2 、学生听录音,指图片,并模仿录音尝试朗读故事。
(四)朗读表演故事
1 、教师带领学生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由教师扮演服务员,请一名学生扮演图中就餐的老鼠。
2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边说边表演故事。由教师和班上能力较好的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和老鼠,教师应提示学生关注老鼠肚子从饥饿到饱的表演细节。教师鼓励学生做出恰当的动作。全班共同表演几次。
3 、教师请数名学生朗读或表演故事,引导其他学生对他们的朗读和表演进行积极地评价。
附:板书设计:
Unit 5 Story Time
Do you want ...?
Yes, please.
Unit 6 Clothes
单元教学目标:
1 、语言技能目标
( 1 )能够听懂、会说与服装有关的六个词汇: 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socks, shorts 。
( 2 )能够听懂、会说赞美他人服装功能句: I like your …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 3 )能够听懂简短的课堂指令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 4 )能够借助日常生活图片识别、会说大写英文字母 V 、 W 、 X 、 Y 、 Z 。
2 、情感目标
( 1 )能够跟随录音大胆模仿说唱歌曲和歌谣。
( 2 )通过歌曲和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与服装有关的六个词汇: 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socks, shorts 。
2 、赞美他人服装功能句: I like your … 并能在恰当的情境中初步运用。
单元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够听懂、会说与服装有关的六个词汇: 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socks, shorts 。
教学重难点:与服装有关的六个词汇: 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socks, shorts 。
教学准备:单词卡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教室中看到的颜色,并说唱颜色的歌谣,如: Red, red, I like red.
二、呈现新的学习内容
A. Look, listen and chant
1 、出示挂图,初步感知新语言
教师出示教材 A 项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对学生说: Here are some clothes. What colors can you see? 引导学生说出服装的颜色。
2 、播放歌谣,整体感知新语言
( 1 )教师对学生说: Look, it’s yellow. It’s a yellow shirt. How about others? Please listen.
( 2 )学生观察 A 项图片,整体听歌谣,初步感知服装类的词汇。
( 3 )再次播放歌谣,让学生结合服装的颜色,尝试指向该服装的图片。
3 、词汇学习
教师通过呈现服装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生词。
( 1 )教师指向一张图片,示范读音,如: shirt, shirt, a blue shirt.
( 2 )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认读单词二 ~ 三遍。
( 3 )教师检测学生的发音:可以采取个人读单词、小组齐读单词、接龙读单词等方法进行。
( 4 )按节奏说单词:教师带领学生边指服装图片边说,如: dress, dress, a red dress; T-shirt, T-shirt, a green T-shirt 等。
( 5 )学生结合自身所穿服装的颜色尝试说。
三、词汇操练
1 、让学生听单词选择卡片。
2 、让学生看图片说单词。
3 、教师藏起某张图片,学生迅速说出这张图片的单词。
4 、将词汇图片夹杂炸弹图片出示给学生,学生看到炸弹图片则迅速做保护自己的动作,看到实物图片则迅速朗读出单词。
5 、让学生听单词将卡片按顺序排列。
附:板书设计:
Unit 6 Lesson 1
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socks shorts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穿衣(裤、袜)的指令,如: Put on your shirt/ shorts. 并作出正确的反应。
2 、能够跟随录音说唱本课歌谣。
教学重难点:能听懂指令 Put on..., 并作出正确的反应。
教学准备:光盘,单词卡片。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看图片,说单词 (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socks, shorts) 。
2 、让学生听单词选择卡片。
二、新课呈现
B. Listen and do
1 、做一做,说一说
( 1 )告诉学生接下来玩一个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
( 2 )教师通过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Put on your ... ”的意思。
( 3 )教师向全班发指令,引导全班学生作出相应的动作。
( 4 )当所有学生都能够听懂“ Put on your ... ”的指令后,教师任意点名并发指令,如: Li Lei, put on your shirt.
2 、结对活动
按照以上活动示范,学生两人结对开展活动。教师注意巡视课堂,适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操练
C . Listen and chant again
1 、请学生用手指 A 项图片中的词汇并朗读。
2 、教师播放歌谣录音,学生听录音指单词。
3 、教师反复播放录音,请学生尝试跟录音学唱歌谣。
4 、两人结对表演并说唱歌谣。
附:板书设计:
Unit 6 Lesson 1
Put on your ...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用交际用语询问是否需要某种饮料及回答的功能句: Do you want ...? Yes, please. /No, thanks. I want ...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重点功能句的学习: Do you want ...? Yes, please. /No, thanks. I want ...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1. 学生跟随录音说唱第一课的歌谣,复习巩固有关服装的词汇。
2. 谈话活动:教师出示各种具有不同颜色的服装卡片,让学生描述,如: It’s a yellow dress. It’s a red dress. 教师继续询问学生: Which one do you like, a yellow cap or a red dress?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表达喜欢哪种颜色的服装。
二、呈现新内容
A. Look, listen and repeat.
1 、介绍情境
教师出示 A 项图片,通过师生谈话让学生简单了解情境,如: Who are in the picture?
What does the girl wear? Do you like the blue skirt? 等,学生尝试回答。
2 、听一听活动
教师结合情境,向学生提出任务: Does this girl like her friend’s skirt? 教师播放录音,请学生整体感知。
3 、语言学习
( 1 )学习问句
教师询问学生: What does the girl say? 引出主句型: I like your skirt. 学生学习并跟读主句型。
( 2 )学习答句
请学生观察图片,教师询问: What does the girl say? 之后教授答语: Thank you.
4 、语言操练
( 1 )师生示范,
( 2 )学生两人结对表演 A 项的对话。
( 3 )小组展示。
三、操练
B . Show and say.
1 .秀一秀,说一说
( 1 )教师创设情景,可以说: Look, the student is showing her favorite clothes. Today we will have a clothes show. Now, let’s begin and find out the super star.
( 2 )教师走到讲台前,展示自己的衣服,并说: Look at my dress. It’s red. I like it very much. 教师走到一名学生跟前询问: Do you like my dress? 如果学生喜欢则引导其回答说: I like your dress.
(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展示自己的服装,并用语言描述服装。
( 4 )在小组秀的基础上,推选出各个组的“ super star ”在全班展示。
附:板书设计:
Unit 6 Lesson 2
I like your ...
Thank you.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在恰当情境下综合使用颜色描述服装,并表达本人对服装的喜好。
2 、能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标牌,初步识别和认读英文字母 V 、 W 、 X 、 Y 、 Z 。
教学重难点:能够在恰当情境下综合使用颜色描述服装,并表达本人对服装的喜好。
教学准备:光盘,字母卡片。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发指令,如: White shorts, stand up, please. 班级中穿有白色短裤的学生起立,并并重复说: white shorts, white shorts 。
二、新课呈现
A. Color and say
1 、创设情境:请学生仔细观察教材 A 项图片,然后说出图片中呈现的服装类词汇。
2 、教师示范: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服装涂上相应的颜色,如: I like red. I want to colour this skirt red.
3 、说一说
( 1 )师生示范:教师和一名学生各自展示自己涂过色的教材页。教师指其中一服装说: Look at my shorts. They are white. 接着询问该名学生: Do you like my shorts? 并引导其回答说: I like your shorts.
( 2 )结对活动:两人活动,根据示范相互介绍服装,并表达对别人服装的赞赏。
( 3 )小组件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服装及颜色。
三、拓展
B . Letters in life
1 .复习活动
教师向学生展示含有 A-U 的生活图片,带领学生复习之前所学的字母。
2. 学习字母
( 1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或教学挂图,呈现 DVD 的图片。教师说: This is a DVD. What letters can you see? 引导学生回答: I can see a big letter V. 教师播放录音或者带学生读该字母。
( 2 )教师出示更多的含有字母 V 的图片,请学生找出该字母。教师的语言可以是: Can you find these pictures?
( 3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字母 W 、 X 、 Y 、 Z 的教学。
3 、朗读字母
学生朗读 B 项下面的 26 个字母,关注字母 V-Z 在字母表中的位置。
4 、唱字母歌
在学完 26 个字母后,教师播放字母歌让学生欣赏并尝试跟唱。
附:板书设计
Unit 6 Lesson 3
Look at my shirt. It’s blue.
V W X Y Z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借助图片和动画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尝试表演。
教学重点:
能听懂故事的意思,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能跟读课文句子。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1 、说唱活动:说唱第一课 A 项歌谣,复习本单元词汇。
2 、听一听,做一做
教师发指令: Show me your yellow socks. 请穿有 “ yellow socks ”的学生迅速起立。之后也可以请一名学生发指令,其他学生听指令做出反应。
3 、在复习词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 What do you like? 或: Do you like ...? 引导学生尝试回答: I like my green skirt. 等。
二、新课呈现
(一)呈现故事
1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预测故事内容。
2 、学生看图片,听教师讲故事或是听故事录音,边听边验证之前的预测。
(二)听故事录音,给图片排序
1 、教师利用课件或为学生准备好故事的图片,请学生整体听故事的录音,并给故事图片排序。
2 、学生再听一遍录音,核对答案。
(三)详细讲解故事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颜色,并询问: Does she like the rainbow? 请学生关注学生说的话: Beautiful.
2 、教师请学生尝试说出图片中女孩穿戴的帽子的名称及其颜色。教师问: What does she wear? A hat, a red hat. Does she like her red hat? 请学生关注女孩的语言: I like my red hat.
3 、用以上方法完成图三 ~ 图六的讲解。
4 、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女孩身上服装的颜色,并和窗外的彩虹进行对比,以体会女孩喜悦的心情,同时说出: I am beautiful, too 。
(四)再次熟悉故事
1 、学生打开课本整体浏览故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故事。
2 、教师逐图播放故事的录音,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重复听到的句子。教师请部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3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
(五)表演故事
1 、教师做示范,表演故事的其中一幅图片。
2 、教师请班上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分别表演故事中穿衣服的情节。
3 、学生在小组内排练并表演故事。
4 、请部分学生道讲台前展示。
附:板书设计:
Unit 6 Story Time
Beautiful
I like 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