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2020-20201年七年级(下)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试卷A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如图,直线
,
被直线
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
与
平行的是
A.
B.
C.
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B.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垂直、平行
C.
过两条直线
,
外一点
,画直线
,使
,且
D.
过直线
外一点
画
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
3.
如图,用尺规作出
,所画痕迹
是
A.
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的弧
B.
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弧
C.
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的弧
D.
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的弧
4.
已知线段
,分别以点
,
为圆心,以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则
的形状是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5.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
不是同位角
B.
和
是同位角
C.
和
是内错角
D.
和
是同旁内角
6.
如图,
与
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8.
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
,则
A.
B.
C.
D.
9.
如图,直线
,,
分别是
,
的平分线,那么
与
之间的大小关系一定为
A.
互余
B.
相等
C.
互补
D.
不等
10.
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
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
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
的度数是
A.
B.
C.
D.
11.
如图,,,垂足分别为
,,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
A.
条
B.
条
C.
条
D.
条
12.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画
条直线,若只考虑小于
的角,那么可以形成角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
如图,已知直线
,
相交于点
,若
,则
的度数是
?.
14.
小泽在课桌上摆放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得到
?
?,依据是
?.
15.
三线八角
(1)同位角:
与
,
与
,
与
?,
与
?.
(2)内错角:
与
?,
与
.
(3)同旁内角:
与
,
与
?.
16.
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
已知:直线
及其外一点
.
求作:
的平行线,使它经过点
.
小菲用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板完成了该题的作图,作法如下:
如图,
()用第一块三角板的一条边贴住直线
,第二块三角板的一条边紧靠第一块三角板;
()将第二块三角板沿第一块三角板移动,使其另一边经过点
,沿这边作出直线
.
所以,直线
即为所求.
老师说:“小菲的作法正确.”
请回答:小菲的作图依据是
?.
17.
已知直线
,一块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若
,则
?.
18.
在同一平面内,直线
与
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
与
没有公共点,则
与
?.
()
与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
与
?.
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60分)
19.
(6分)已知:
和
.
求作:,使
.
20.
(8分)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已知:直线
和
外一点
.
求作:一条经过点
的直线
,使
.
21.
(10分)如图,点
是
的边
上的一点.
(1)过点
画
的垂线,交
于点
,
(2)过点
画
的垂线,垂足为
,
(3)线段
的长度是点
到
?
的距离,线段
?
是点
到直
线
的距离.
(4)因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中,垂线段最短,所以线段
,,
这三条线段大小关系是
?(用“”号连接).
22.
(8分)如图,在方格纸中,有两条线段
,.
()过点
作
的平行线;
()过点
作
的平行线,与()中的平行线交于点
.
23.
(10分)如图,直线
,,
相交于点
,
.
(1)若
,求
的度数;
(2)若
,求
的度数.
24.
(8分)如图,已知
,,垂足分别为点
,点
,且
,试说明
.
25.
(10分)如图,已知
,.点
是射线
上一动点(与点
不重合),,
分别平分
和
,分别交射线
于点
,.
(1)①
的度数是
?;
②
,
?;
(2)求
的度数;
(3)当点
运动时,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
(4)当点
运动到使
时,
的度数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A项可以判定直线
与
平行;
由“同角的补角相等”,结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B项可以判定直线
与
平行;
由“对顶角相等”,结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C项可以判定直线
与
平行;
与
是对顶角,与直线
与
是否平行无关.
2.
A
3.
D
【解析】根据题意,所作出是
,
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
是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的弧.
4.
B
5.
D
【解析】A.
和
是同位角,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B.
和
不是同位角,原说去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C.
和
不是内错角,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D.
和
是同旁内角,原说法正确,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6.
B
【解析】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且这两个角有公共顶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故选B.
7.
A
【解析】()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错误;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错误;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错误;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错误.
8.
C
【解析】
直尺对边互相平行,
,
.
9.
A
10.
A
11.
D
【解析】如图所示:线段
是点
到
的距离,
线段
是点
到
的距离,
线段
是点
到
的距离,
线段
是点
到
的距离,
线段
是点
到
的距离,
故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
条.
12.
C
【解析】
两直线相交于一点,过这一点
个角,
如图,过点
的三条直线
,,,
与
过点
形成
个角,
与
过点
形成
个角,
与
过点
形成
个角,
过点
一共形成
个角.
第二部分
13.
14.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由图可得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5.
,,,
16.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7.
18.
()平行,()相交
第三部分
19.
如图所示,
即为所求.
20.
直线
即为所求.
21.
(1)
如图:
??????(2)
如图:
??????(3)
直线
;
的长
??????(4)
22.
()()如图:
23.
(1)
,
.
,
.
??????(2)
设
,则
,.
据题意,得
.
解得
.
.
24.
,,
,
,
,
,
,
.
25.
(1)
;
??????(2)
,
,
,
,
平分
,
平分
,
,,
,
.
??????(3)
不变,.
,
,,
平分
,
,
.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