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于
A.开国大典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下列人物中,哪一个是视纪律重于生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 )
A.红卫兵 B.邱少云 C.王进喜 D.邓稼先
4.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
A.开国大典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海南岛的解放
5.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
D.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6.以下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发生的几件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③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④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7.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底
8.有学者感慨到:“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站起来”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
C.抗美援朝胜利 D.地主阶级被消灭
9.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0.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战役的结束 B.新中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为了( )
A.夺取抗战的胜利 B.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C.筹建新中国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12.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扎根农村干革命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D.破虏丹心昭日月,抗日碧血壮山河
13.烟标也能反映特定的时代信息。如下所示烟标突出反映的时代大事是
A.研制“两弹一星” B.人民解放战争
C.实施“一五”计划 D.抗美援朝战争
14.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战争 C.社会主义改造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5.下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的战士是 ( )
A.邱少云 B.雷锋 C.黄继光 D.邓稼先
16.《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
A.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7.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人物哪些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刘胡兰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开国典礼上54门礼炮28响,这28响象征着
A.中国人民解放军28个方阵接受检阅
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C.28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
D.有28个民族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
19.“祖国已无恙,英雄请回家。”2019年清明前夕,漂泊60余年的10位烈士从朝鲜回归故土。历史不能忘记,正是他们的英勇牺牲行为
A.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使中国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首胜
D.为国家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0.自1950年冬起,我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到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到285.2公斤,这表明
A.土地改革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B.生产关系变革推动生产力发展
C.我国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D.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新生政权
21.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各项属于观点的是
A.颁布《土地改革法》
B.西藏和平解放
C.国共两党,和则利,分则弊
D.1949年新政协在北平召开了
22.1949年,某村152户,2511亩土地,其中11户就占了1000多面土地。这11户人家最可能是( )
①贫农 ②地主 ③富农 ④雇农
A.①② B.③① C.②③ D.①④
23.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新中国成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4.下列语句不属于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的是
A.保家卫国我光荣
B.浮夸共产大泛滥
C.分产到户富裕路
D.集体农业合作好
二、简答题
25.民主化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檐曝杂记》
材料二:“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1735-1795在位)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材料五: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军需房”指清朝的哪个政治机构?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英王的权力有何不同?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内容应出自英国的什么文件?(3分)
⑶据材料四判断,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探索主要是学习西方的什么?(1分
⑷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文献的性质。(1分)
⑸试依据上述五则材料,分析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1分)
26.反对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战争真爱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奋起抵抗。义和团本为民间秘密组织,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义和团奋起抵抗,沉重的打击了列强的势力。义和团运动具有哪一性质?这一运动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是捍卫和平的正义之举。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入朝作战,其目的是什么?这次入朝作战涌现出哪些宝贵的精神?
(3)反对侵略,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发展,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信念。面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在重庆成立了哪一组织?该组织的成立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哪些贡献?
三、论述题
27.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不断侵略我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根据下面表格中的史实,阐述中国人民的“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提示:结合表格所示的史实和所学的知识,围绕“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这一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200字。)
四、综合题
28.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1949年10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大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站起来,废除不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粗暴践踏人权的封建农奴制度,推翻了封建农奴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摧毁了封建领主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是阶级关系及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极大的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某法令(节选)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是建国之初的什么重大军事行动?这一军事行动的采取在当时有什么重大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这一法令的名称。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C 6.B 7.D 8.A 9.C 10.C 11.C 12.C 13.D 14.A 15.C 16.C 17.C 18.B 19.D 20.B 21.C 22.C 23.B 24.C
25.⑴军机处(1分);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1分)
⑵君主专制(或皇权专制,1分);君主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1分);《权利法案》(1分)
⑶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1分)
⑷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分)
⑸从专制走向民主。(1分)
26.(1)反帝爱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3)中共中央南方局;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成立,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大局,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战民主,争取抗战胜利。
27.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救国之路的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开始进行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兴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在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中国人民进行了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辛亥革命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探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开启了中国的强国之路;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等。
28.(1)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闭结。
(2)抗美援朝。
影响: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