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课件 3.2.力的存在(2课时)(课件 13+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课件 3.2.力的存在(2课时)(课件 13+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17 19:37:32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2)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情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生活中的体验概括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3)举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力的存在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从而亲近科学、喜欢科学。
(2)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第一课时
2、认识“力”:
结论:
物体
作用
物体
图3-17
图3-18
图3-19


轮椅
压路机

路面
磁铁

螺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讨论:(1)每一个力都涉及几个物体?
(2)力一定要互相接触才能产生吗?请举例说明。
1.一个物体是不能产生力的作用的;
两个
2.产生力的作用时物体并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所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吗?如把一本书放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有没有使桌子发生形变呢?
实验方法:微小放大法
静止变为运动
运动变为静止
运动方向改变
飞来的足球被守门员接住
运动员将标枪投出
扣过来的排球被挡了回去
这两辆小车运动状态
是否发生改变?你的
判断依据是什么?
一手拿着绿球不动,另一手拿着红球去挤压绿球,两球的形状发生的变化是:

两球都被压扁了
这个现象说明了:

红球对绿球施加力的作用时,也
同样受到绿球对它的力的作用。
小结:
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解释现象:
(1)
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
前进,为什么?
因为划水时,

施加向后的力,由于
,同时水对人也施加
向前的力,所以人就能前进。
(2)
地空导弹的推进力来自哪里?
因为导弹向下喷燃气时,导弹对燃气施加

,由于

同时燃气对导弹也施加了
,所以导弹
向前飞行。
(3)汽车撞柱子上,为什么反而自己受损?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向后的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向前的力
汽车撞柱子上时,汽车对柱子施加了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柱子对汽车也施加了力,所以汽车自己受损
说一说鱿鱼是如何向前运动的?
人用力划浆,浆对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浆同时也受到水对它的向前的力,正是这个力使船向前进。
  火箭向下喷燃气,给燃气一个向下的力,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燃气就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使火箭上升。
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运动状态
改变速度大小
改变运动方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总结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有没有大小呢?
目标检测
1、力能改变物体的
,力能改变物体的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手击打排球时感到疼痛,是因为手
对球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

的作用力。
3、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急刹车从运动变为静止
C、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落
D、石块在空中越落越快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人推墙,同时墙对人也有推力
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足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铁块放在桌面上,发生形变的只有桌面
5、用拴有细绳的水桶从井中提水,手感到一个向下力的作用,这
个力的是由什么物体施加的(
)
A、地球
B、水
C、手
D、绳
形状
运动状态
相互


C
D
D
作业
作业本3.2(一)
KSTX
3.2(一)(共13张PPT)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大小和力的单位是牛顿
2、定性了解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的原理制成的.
3、知道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
4、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体会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②通过实际测量,学会测量力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与测量,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测量工具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和实验,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第二课时
1.力的国际单位:牛顿(牛)
符号:N
约1牛
拉开约20牛
成年男子最大握力约560牛
2、感受力的大小
初中生的体重约
500牛
1、力的测量工具是
实验室常用的测力工具是
活动二、学会力的测量
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弹簧秤)
面板
弹簧
指针
拉杆
称钩
吊环
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图3-37实验)
(1)用手拉弹簧:
弹簧长度变化:
手有什么感觉?
伸长
弹簧反抗拉伸的力
弹簧反抗拉伸的力越大
弹簧恢复原来的形状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大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体的这种性质
弹性——
弹力——
(2)将弹簧拉得更长:
手的感觉有何变化?
(3)撤去拉力,弹簧的长度将发生什么变化?
总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拉伸的作用,这个力叫弹力。
2.形式:主要有推、拉、提、压
1.产生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1.4N
读数是多少?
?调零
测量前,先观察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处。
?明确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③要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
④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垂直。
0-5牛
0.2牛
最好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挂钩,防止弹簧指针卡在外壳上。
4、实验:
用手拉弹簧测力计,感受1牛和5牛的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对钩码的拉力。
用弹簧测力计对文具盒或课本的拉力。
科学探究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2
4
6
8
10
弹簧的长度/cm
10
11
12
13
14
15
弹簧伸长的长度/cm
12
14
17
19
7
9
0
1
2
3
4
5
结论: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有一个原长为10厘米的弹簧,现用不同的力拉时,它的长度为下表所示
,请思考得出一些结论:
目标检测
1、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最小刻度是
牛,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是
牛。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使用前必
须先检查
是否对准
;为了不
使弹簧测力计受损,被测的力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

3、在右图弹簧测力计的面板上,标出用
4.2
牛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秤钩时指针
所对的位置。
0-4
0.2
1.8
指针
零刻度
量程
4、关于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拉弹簧的力只能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
B、测量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C、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D、拉弹簧的力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5、弹簧测力计测量前指针指针在
0.2牛的位置,
某同学未调零直接测量力的大小,数值为4.8
牛。力的真实值是(
)
A、0.2N
B、4.6N
C、4.8牛
D、5N
A
B
作业
作业本3.2(二)
KSTX
3.2(二)T1,4,5,6,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