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中山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1-18 14: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山市高一年级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共 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校、年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并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试室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和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蜚声(fēi) 聒噪(guō) 喑哑(ān) 相濡以沫(rú)
B.戏谑 (xuè) 坍圮 (pǐ) 剽窃(piāo) 滂沱大雨(pāng)
C.肖像(xiào) 熨帖(yùn) 倔强(jué) 亘古不变 (gèn)
D.呜咽(yàn) 鞭笞(chī) 亵渎(xiè) 分道扬镳(biāo)
2、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承蒙读者 ,我一定会努力创作,用最好的作品回报大家。
②到孙中山故居游玩的朋友都要通过一道用铁栏杆来 秩序的大门。
③这家上市公司违规暗中操纵股价的行为被 出来后,迅速引起轩然大波。
A.错爱 维护 揭示 B.偏爱 维持 揭示
C.错爱 维持 揭露 D.偏爱 维护 揭露
3、下列语段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记得地震当天我赶到灾区时,所到之处都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充满惊恐、悲痛的气氛。地震后第12天,我就说:“过三年再来,一个新的汶川会拔地而起。”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广大建设者顽强拼搏,灾区面貌发生了白云苍狗般的变化,用大家的话来讲,是脱胎换骨的巨变。
A.残垣断壁 B.满目疮痍 C.白云苍狗 D.脱胎换骨
4、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整个广东1236个镇承接新农保工作,需在镇、县一级增加社保工作人员约2400人,每年运行维护费用约1.5亿左右。
B.韩国政府昨日通过了国家体育促进法的修正法案,提高了对操纵体育比赛的惩罚力度
C.宋元是山水画经典作品迭出的时期,自然也是山水画大师接踵而出。
D.英拉对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遇害感到悲痛,表示泰国政府一定会查明案情,将凶手绳之以法。
二、本大题8小题,共28分。
(一)阅读《项脊轩志》选段,完成5-6题。(4分)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吾妻来归 嫁过来
B.吾妻归宁 回娘家
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修葺
D.其制稍异于前 制度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后六年 其制稍异于前
B.余既为此志 为赋以吊屈原
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乃不知有汉
D.然自后余多在外 何为其然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崇明老人记 (清)陆陇其
崇明县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卜居于县治之西,列肆共五间:伯开花布店,仲开布庄,叔开腌腊,季开南北杂货。四铺并列,其中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如早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早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昭穆坐定,以次称觞献寿。率以为常。
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表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洵不诬也。因援笔记之,以告世之为人子者。
(原文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鬻子以自给 鬻:卖。
B.方得侍奉颜色 颜色:脸色,面容,这里代指老人。
C.乃以一餐为率 率:标准。
D.洵不诬也 洵:大概。
8、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因援笔记之 或因寄所托
B.卜居于县治之西 为出入之所
C.四子尽为富家奴 以告世之为人子者
D.以次称觞献寿 乃以一餐为率
9、用/给下列文字断句(3分)
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表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
10、翻译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第1句2分,第2句3分,共5分)
(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
(2)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译文: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1)请简析诗中的瀑布形象。(3分)
(2)有人说本诗富有哲理,请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3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3小题作答,多选则按前3小题计分,每空1分,共6分)
(1) ,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离骚》)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归园田居》)
(3)使负栋之柱, , ,多于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
(4) ,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三、本大题5小题,共16分。
(一)阅读秦牧《菱角的喜剧》选段,完成13——15题。(8分)
菱角有无角、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如果加上个别变异者,说不定偶然还有几个一个角和五个角的。但即使如此,“菱角家族”还应该算是最简单不过的。生物学书籍告诉我们,像蝗虫、蝴蝶……这一类昆虫,都各各有两千种左右。区别于其它的生物,它们有许多的“同”,因此它们构成一个家族,然而在“同”中它们又有许多的“异”。在不知道底细的人看来,它们都“差不多”,但是在专门研究它们的人的眼睛下,它们却原来有这么多的不同。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串于一切事物之间。
是不是只有生物界有这种情形呢?不!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搞化学的人告诉我们,碳水化合物有几千种。搞物理的人告诉我们,同一种元素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有千奇百怪的形态。医生会告诉我们,人的体质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有些患“过敏症”的人喝一杯咖啡就要死要活,有些人装一肚子咖啡却仍旧可以酣然大睡。有些人牙齿不够一般人的二十八枚,个别的人却可以长出三十六枚……。我的天!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原是这样无往不在的。
面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的聪明人并不会茫然失措。因为它们既然有一般性,那就有规律可寻。掌握了一般性之后,再努力去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就可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了。
我们寻常所说的“认识事物深刻”,事实上就是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再高度掌握它的复杂性之谓。有一次我在田里跟一群农民一起劳动。突然天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大多数的农民都说一定要下大雨了,但有一个农民笑嘻嘻说绝对没有雨。过不了一会,果然又是丽日当空,一点雨意也没有了。大家问那农民这是什么道理。他说那个时候吹那种风就不会有雨,而且昆虫的活动他看来也没有异样。其他的农民只掌握一个“黑云”的条件,这农民却掌握了“黑云、风势、昆虫动态”等等条件,他除一般性之外更掌握了特殊性、复杂性,因此他胜利了。
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常常是我们做事摔筋斗的原因。有些好种子,对甲地是良种,但是在乙地的土壤、风力等等条件下,却变成劣种。有些地方山洞可以养猪,但另一些地方山洞养猪却总是失败,原因是泥质、湿度等等不同的缘故。不掌握具体条件,就一定要倒霉。这真是灵验极了的事情。
广泛地吸取古今中外人们艰苦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学理论、学文化),深入实践、多方听取意见,肯定自己有所不知随时随处努力求知,不止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掌握它的特殊性……,这一切是多么重要呵!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真像是讲究“君臣佐使”的中药方似的,抽出一味就不成其为好药了。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这“捞什子”——简单绝对化的思想方法,常常把人害得好苦呵!
13.“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真像是讲究‘君臣佐使’的中药方似的,抽出一味就不成其为好药了”这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答:
14、从节选部分来看,如何理解文章标题《菱角的喜剧》的含义?(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7题。(10分)
城里的月光把你照亮 
李 晓
(1)在我家楼下街对面,有一家乡下夫妻经营的夜市小卖铺。
(2)他们的女儿,今年刚刚考上重点大学。夫妻俩便把农田交给亲戚耕种,在城里租了房,靠经营这街边小摊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3)同他们渐渐熟了,每次去小吃摊,那男的只要有空,便会开一瓶啤酒,同我喝上一杯,亲热地聊上几句家常话。从他的话语里,我能感受到,一个乡下人步履蹒跚地来到城里,通过自己的辛劳谋得衣食后的幸福和满足。特别是谈到他们争气的女儿,两口子荡漾出开怀的笑。有一次我在他们的笑声中抬起头,突然发现,两口子的夫妻相竟越来越重叠吻合了。
(4)每当这个城市在深夜里响起一片呼噜声时,我就会想起他们才收拾好摊子,挑起担担儿,在昏黄的街灯下,踏着歪歪斜斜的影子,一身疲惫地回到他们那蜗牛般小小的家。在深夜,有时候我因为写作晚睡,我会习惯性地推窗,伸出头去看街对面一片小小的灯火,心窝子里就会浸透一片湿润。多好的一对夫妻啊,他们还常常从乡下给我捎回一个长得憨憨的冬瓜、一块熏得油亮的腊肉、几节沾着泥土的藕,这些乡间的食物总会让我把故乡一次一次迁移到心里,在城里不再会有一颗漂泊的心。
(5)去年中秋之夜,当城里上空朦胧的月光轻洒在这小吃摊上时,小偷突然闯进了他们的家,夫妻俩辛辛苦苦攒下的一万三千块钱被小偷一卷而走了。当他们挑着担子在那个中秋的凌晨回到家,男人去抽屉里找牙膏时,才发现抽屉里的钱一下就没了影儿。
(6)中秋过后,我从外地出差归来,才知道了这件事。我坐在他们的小吃摊上时,夫妻俩几乎是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件事情,要知道,那是他们熬更守夜的收入啊。那男的轻轻呷了一口酒对我说,哎,说不定他家里也是要急用没办法,是他的老母亲生病需要钱吗。他说这话的时候,像是在自言自语。那女的对我说,只要女儿考上大学,天大的事,睡一觉就好了。一说完,她咧嘴一笑。那天夜晚,我一直陪伴着他们聊天到收摊,直到看着他们夫妻俩挑着担子消失在小巷的尽头。此时已是子夜,月已踱至西天,这一片月光,突然把我一直灰暗的心空照亮。
(7)回到家,我打开电脑,在窗前的月光中静静地听许美静《城里的月光》:“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子夜轻飘的歌声中,我眼前的月光中腾起一片白雾。
(8)在一双磨炼得很世俗的眼睛里,这样的一片月光常常被我们怀疑,忽视,看出破绽。然而,这一对在城里如蚁生活的夫妻,他们一直生活在美好的月光下,即使天空中没有月光,那月光也会流淌在他们世俗的生活中,把世俗的生活照亮,把他们那不易被察觉的平淡幸福和小小梦想照亮了。 (选自《中山日报》2011年9月10日)
15、文章第(4)段刻画了这对夫妻怎样的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分析下列两句中关于月光描写的作用。(4分)
(1)去年中秋之夜,当城里上空朦胧的月光轻洒在这小吃摊上时,小偷突然闯进了他们的家。
(2)此时已是子夜,月已踱至西天,这一片月光,突然把我一直灰暗的心空照亮。
17、从全文来看,本文标题中的“月光”有什么象征意味?(4分)
四、本大题2小题,共8分。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如梦想、人生等),另写两个句子,与所给示例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3分)
示例:理想,不付诸行动,是一团缥缈的雾;
答: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说有父子俩在街上买了一头毛驴,回家路上遇见了一个跛子,跛子说:“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了上去,自己跟着走。不久,被一个老头子看见了,便说:“ ”
老人听了就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这时又被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看见了,便说:“ ”于是老人就把儿子拉上驴背,一同骑着走,这时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一头毛驴,哪能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真是太狠心了。”父子俩认为老人言之有理,于是都下来抬着毛驴走,过一座桥时,连人带驴一起掉到河里淹死了。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得上下文顺畅连贯。(2分)
(2)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3分)
五、本大题1小题,共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改变标题。
中山市高一年级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简析]B。(A喑哑yīn,C熨帖yù,D呜咽yè)
2、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简析] C。(错爱:谦词,用于感谢对方爱护;偏爱:在几个当中特别喜欢其中一个。维护:强调保护;维持:注意与后面词语的搭配。揭露:强调暴露;揭示:使人看见原来不太容易看出的事物)
3、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简析] C。指白云一会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可用翻天覆地等成语。
4、本题考查考生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简析] D。(A约1.5亿左右,重复赘余;B提高…力度,搭配不当;C“是”后残缺宾语)
5、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简析] D。规模,形制。
6、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简析]B。作,写。(A代词,这;代词,它的。C副词,于是;副词,竟然。D连词,但是;代词,这样)
7、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简析]D。洵:确实,的确。
8、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简析]A,连词,于是;介词,就着、依靠。(B,助词,的。C,动词,做,当。D,介词,按照,凭借)
9、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参考答案] 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表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 (错两处扣1分,共3分)
10、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参考答案](1)庭院中种有枇杷树,是我妻子死去那年亲手种下的,现在已经高高耸立,像伞一样。(手植:亲手种植,1分。亭亭如盖:像伞一样高高耸立,1分,共2分)
(2)等到四个儿子长大,都能自己独立,各人自己赎身结婚成家,于是大家又居住在一起共同扶养父母亲。(咸:都,1分。同居:一起居住,1分,文意1分,共3分)
附录译文
崇明县有一位姓吴的老人,已经99岁了,他的妻子也已97岁。老人生了4个儿子,年轻时家里穷,把这些儿子卖了后才能养活自己,于是4个儿子都成了富户家里的奴隶,等到四个儿子长大,都能独立了,各人就都自己赎身娶妻成家,于是一大家人又共同扶养父母亲了。
他们住在县城西边,有五间门店,大儿子开花布店,二儿子开布庄,三儿子开腌腊店,四儿子开杂货店,四个店铺并排,中间留出一间,作为一家人出入的地方。四子扶养父母,百般孝道。开始准备每家过一个月,按顺序轮转,他的媳妇们说:“父母都老了,如果一个月一家的话,那么要过三个月后,我们才能侍奉老人,太久了。”准备每天去一家,再按顺序轮流,媳妇们又说:“父母年纪大了,如果一天去一家,要过三天才能侍奉老人,也还是太长了。”于是以一餐为标准,如果早餐在大儿子家,那么午餐在二儿子家,晚餐就在三儿子家,明天早餐就在四儿子家,这样轮流。如果碰上逢五或十,四个儿子就在中堂聚餐,父母朝南坐,东边是四个儿子和孙子们,西边是媳妇和孙媳妇们。都按辈分坐好,按照次序斟酒祝寿,大概都是这样的。
老人夫妇到现在都没有什么病患,他们的大儿子都77岁了,其他的几个儿子也头发斑白了,孙子和曾孙子加起来有20多人。崇明总兵刘兆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他们的门口,说“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于是我提笔记了下来,以便告诫那些身为晚辈的人。
1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及思想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参考答案](1)、咏物诗。诗中描写的瀑布不辞劳苦,一路流出崇山峻岭,并勇敢地冲破溪涧的阻挠,最终奔向大海,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第1问1分,第2问2分,共3分)
  (2)、哲理:1、艰难曲折的生活和道路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和品格。2、人要着眼长远,要有凌云壮志,不必拘于眼前的处境和得失。3、具有高远志向的人,决不会满足于现状,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必定要继续努力,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分析略。(哲理只要有其一即给2分,分析1分,共3分)
12、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
[参考答案](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3)、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4)、驾一叶之扁舟,渺沧海之一粟(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字漏字多字的不给分)
13、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参考答案] 比喻论证。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配伍的基本原则,指组成药剂的药物可按其在药剂中的作用分为君、臣、佐、使四种。作者在这里使用这个比喻论证是想证明任何事物都有一般性,同时也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样性,就像中药的这些药物一样,抽去一味药,其药性和作用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理,认识事物也要注意其复杂性、多样性,绝对不能简单化、绝对化。(第1问1分,第2问2分,共3分)
14、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关键词语、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参考答案]选文从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菱角去观察思考,得出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的哲理结论,标题《菱角的喜剧》包含有出乎意料之意,也有从日常生活经验归纳得出一个较为重大的生活哲理而喜出望外之意。(要有对“喜剧”内涵的深入理解和分析,3分)
15、本题考查考生把握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参考答案]勤劳、善良、热情、慷慨等。(共2分)
16、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参考答案]第1句中月光的特点是朦胧,这既为后面写小偷偷钱的情节作了铺垫,也暗示象征了夫妻二人将会遭受到生活的打击和磨难。
第2句月光的特点是明亮,强调了这对夫妻对待生活磨难的态度给予了我莫大的启示和鼓励。(每句2分,共4分)
17、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关键词语,把握文章要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参考答案]象征着那对夫妻所拥有的勤劳、淳朴、宽容、热情、乐观、知足、坚持不懈等品质和精神。(答到那对夫妻所拥有的品质和精神才给分,4点以上给4分,共4分)
18、本题考查考生仿写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 人生,不经历奋斗,是一张空白的纸;梦想,不联系现实,是一种虚幻的痛。
生活,不遭遇坎坷,是一朵娇嫩的花;爱情,不经历风雨,是一场平凡的戏。
(注意形式上的相似和比喻修辞,格调要积极昂扬。2句3分)
19、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以及理解文段寓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参考答案](1)三句话为: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年轻的骑驴,让年老的跟着走,太不像话;做父亲的骑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每句1分,共3分)
(2)启示1:当各种各样的要求同时出现时,我们决不能盲从,要三思而行,不要人云亦云,遇事没有主见。
启示2:每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由他们各自不同情况、不同经历和不同处境所决定的。(答1点即可,共2分)
20、写作(40分)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
①对自身生活的反思能力、对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
④调动语言、知识和生活积累的能力。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析,重复的不计;不足被除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⑤不足300字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⑥违背文体要求写诗歌的,不超过2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