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量一量、算一算
三角形的形状
角1
角2
角3
内角和
锐角三角形
43?°
68°
67°
178°
锐角三角形
82°
39°
60°
181°
钝角三角形
126°
30°
24°
180
直角三角形
90°
44°
45°
179°
我的发现:
帕斯卡:法国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为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早在300年前这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
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当时才12岁
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
2
=180°
1
2
3
4
∠1+∠2=
90°
∠1+∠2
+
∠3+∠4=
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4=
90°
帕斯卡的研究方法
360°
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1
3
2
4
10
巩固练习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0,∠3=250
,
求∠2的度数。
1
2
3
我三边都相等
我是等腰三角形,顶角是96度
我有一个锐角是40度
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40°
60°
180°-
120
°=60°
180°-
(40
°+60°)
=80°
120°
这个角是多少度?
80°
1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7页例6
三角形的内角和
说
课
节
环
一、教材解读
二、教学方法
三、教学准备
四、基本理念
五、课程设计
教材解读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定位
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安排了量一量、算一算和剪一剪、拼一拼等实验操作活动,意图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发现并形成结论。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特性和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等相关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他们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意图不在于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在于让学生通过验证,学会完全归纳法的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标
位
目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不仅加深了对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及三角形的理解,而且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结果,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1、通过撕拼、折叠、测量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2、索发现的过程中,经历“猜想一验证一归纳一运用”,积累数学研究的基本经验,感受完全归纳法的思想,并能用积累的方法解决更多的几何知识。
3、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细心验证的数学思维。
定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
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重点
难点
教法:趣味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动手实践法、自主探究法
学
教
法
与
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三角形若干
学具:三角形若干
准
备
学
教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引课直奔主题,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引发学生猜想,并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撕一撕、拼一拼等活动得出本节课的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得到结论的过程,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引发猜想
通过复习上节课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哪几类,从而引入学习新课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课程设计
二、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通过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来引发学生的猜想,让学生猜想一下,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通过用量角器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并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因为误差的原因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
课程设计
二、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数学讲究严谨性,为了得到准确的值,学生用拼、折等多种方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课程设计
三、练习巩固
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紧紧围绕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进行,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运用
三角形的内角和
90°+45°+45°=180°
90°+30°+60°=180°
猜想
180°
验证
量
撕拼
折拼——平角
结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180°-140°-25°
=40°-25°
=15°
板
书
设
计
1、注重知识形成到过程,体验数学学习之美。
新课程将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着重放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并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技巧。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猜想一验证一归纳一运用”为主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知不觉”学习到新的知识。在学生猜测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激发求知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最后达成共识。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学习之快乐。
本节课我力图引导每一位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启发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把问题简单化,不仅让大家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还要大家体验到自主探究的甘苦,领略到动手成功的幸福,从而让学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爱学数学。
亮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