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方帽子店 课件(36张 )

文档属性

名称 26方帽子店 课件(36张 )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7 16:0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方帽子店
部编三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八单元
一、新课导入
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我们戴的帽子各种各样,但有一点相同,就是都是圆形的。有一件事情就特别奇怪了,有一家店只做方帽子,从没有做过其他形状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作者简介
施雁冰,上海人。中共党员。1983年创办儿童故事刊物《故事大王》。作品有:童话集《不要脚的朋友》,短篇小说集《外国蜡烛和镀金戒指》等。
二、课文朗读
认真听范读,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难理解的句子。
三、学习生字



橱窗
改变
香蕉
扣上
嚷嚷
圆筒
古董
chú
jiāo
kòu
tǒng
dǒng
rāng
gǎi
一溜烟
liù




rāng
rǎng
(嚷嚷)
(叫嚷)
造句:“我要,我要!”儿子嚷( )嚷着。“赶紧回家!”他对着儿子嚷( )道。
rāng
rǎng




liū
liù
(溜走)
(一溜烟)
造句:当他发现钱包丢了的时候,小偷早就一溜( )烟似的溜( )走了。
liū
liù




加一加:
木+厨=橱
组词:橱柜 橱窗
比一比:
嚷—壤
组词:
艹+重=董
组词:古董 董事

嚷嚷 叫嚷
土壤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橱窗: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样品,形状像橱而较浅。本课指用来展示帽子的玻璃窗。




造句:商店的橱窗里陈列着许多漂亮的装饰品。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造句:国庆假期期间,八达岭长城到处人山人海,都是来旅游的。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造句:纸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字。
一溜烟:形容跑得快。
造句:刚解散,那个男孩一溜烟似的跑了。
古董: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本课指过时的方帽子。
造句:文中的方帽子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古董。
四、整体感知
认真读课文,思考: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共21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划分段落如下: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方帽子和方帽子店的情况。
第二部分(5-16自然段):方帽子不舒服,孩子们创造出 各式各样的帽子。
第三部分(17-21自然段):方帽子店被新式帽子店打垮,方帽子成为古董。
五、品读课文
自由地朗读第1-4自然段,想一想:
戴着方帽子舒服吗?是什么感觉?
这家帽子店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
他们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
? 问他们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说明方帽子由来已久,人们都已经习惯了。
说明一直都做方帽子,
从未改变。
方帽子的世界
做帽子的人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戴着方帽子的人在马路上走着。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方帽子的缺点
人们全都戴着不舒服的方帽子。
自由地朗读第5-16自然段,思考:小孩子们是怎样创新的?
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他们想,圆圆的头为什么戴方帽子呢?圆的不行吗?
写出孩子们的疑问,创新就是从疑问开始的。
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孩子们喜欢新鲜的玩意儿,为下文对帽子的创新埋下了伏笔。
墨守成规的大人是如此固执,不思变通。
“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一个小孩子说。
“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另一个小孩子接着说。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圆帽子比做碗,更形象地写出圆帽子的形状。
仿写比喻句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仿写
1.池塘边的柳树像打扮美丽的新娘子。
2.我像小蜜蜂从花丛中采蜜一样从书中获取知识。
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写出戴方帽子的人很多。
圆帽子的出现很新奇,令人吃惊。
“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 ?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
一溜烟似的跑了。
两个词写出方帽子店主人对儿子戴圆帽子的事情很生气,对圆帽子很排斥。面对新鲜事物,店主人惊慌失措并拒绝接受。
语言描写,体现了店主人对圆帽子的厌恶。
孩子们喜欢上了圆帽子。
形容跑得很快。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
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勇于创新,把方帽子变成了各种各样舒服的帽子,新奇的想法得以实现。
朗读第17-21自然段,想一想,方帽子是如何变成古董的?
?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句式完全相同,但两家店各自的坚持与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
两家店相互较真。
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在对比后还是走进方帽子店。表明新式帽子被人们接受、认可。
路上的行人已经变了样子,夏天戴着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着圆筒形的呢绒帽……
方帽子店的主人气得几乎昏过去!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表明方帽子店的主人对新事物依然不肯接受。
创新代替守旧。新帽子开始流行,方帽子变成古董。
时代在发展,我们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
六、结构梳理
方帽子店
方帽子
又奇怪又不舒服
圆帽子(其他式样)
又漂亮又舒服
不因循守旧,
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接受新事物。
七、拓展延伸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颁布新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面貌焕然一新。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创新推动历史前步
八、当堂检测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不能因循守旧。
2.想象一下,人们在两家帽子店徘徊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要不我们试试新帽子吧!新帽子样式多,看起来很舒服呢!”另一个人说。
“我们一直都是戴方帽子的呀!可是方帽子戴着很不舒服。”一个人说。
九、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